摘 要:實驗中激光以接近90度的角掠入射到液體表面波,在屏上觀察到了清晰的不對稱衍射條紋,并首次發(fā)現(xiàn)正級條紋遠多于負級條紋。液體由樣品池側壁的出水閥門勻速流出,采集不同流量時的衍射圖樣,通過計算機軟件掃描,得到相應的衍射條紋角寬度。發(fā)現(xiàn)隨著流量的變化,衍射角寬度不發(fā)生變化,實驗與理論相符。并根據(jù)角寬度計算出液體表面波波長。
關鍵詞:液體表面波;掠入射;衍射;非對稱性
引言
自從激光被應用到液體表面波的檢測以后,受到了很多學者的關注,激光對液體表面波的檢測實現(xiàn)了實時、無損檢測。1979年,Weisbuch等人首次應用光學方法分析了液體表面波[1],此研究為以后液體表面波的光學檢測建立了基礎。我們研究團隊采用干涉法[2,3]和衍射法[4,5]研究了液體表面波的相關特性,并研究了液體表面波振幅隨激發(fā)深度的變化規(guī)律[6]。本文通過樣品液體的勻速流出,研究衍射圖樣變化規(guī)律。
1 實驗裝置
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液體盛滿樣品池,在樣品池的側面設置一微小的通口,使得液體勻速、微量輸出,在樣品池外部放置量杯,收集并測量流出的液體。液體表面放置一個可上下左右移動的液體表面波激發(fā)器,激發(fā)器與函數(shù)信號發(fā)生器連接,函數(shù)信號發(fā)生器輸出一定頻率、功率的交流信號,驅動激發(fā)器工作產生液體表面波。He-Ne激光器發(fā)出的激光波經反射鏡反射,再經過光闌以接近90度的入射角掠入射到液體表面,在入射點處發(fā)生衍射,在遠場的觀察屏上觀察到衍射圖樣,利用CCD對衍射圖樣采集,利用計算機軟件對衍射圖樣掃描,得到衍射圖樣的光強分布。由光強分布圖可進一步分析液體表面波特性。
2 實驗現(xiàn)象及結果
在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中進行實驗,液體的晃動會影響實驗圖像的采集,因此,待樣品池中的液面平靜后,調整激光的入射角度,由于入射角的大小影響衍射條紋的分布,選擇合適的入射角,在觀察屏上觀察到清晰、分布明顯的衍射圖樣。本實驗中,激光入射角為1.56rad,很接近90度,為了使樣品池壁不影響光束路線,液體應盛滿樣品池。用CCD采集圖樣時,調節(jié)CCD的焦距等參數(shù)以及到觀察屏之間的距離,得到理想的衍射圖樣。本實驗中,函數(shù)信號發(fā)生器輸出頻率為150Hz的正弦交流信號驅動激發(fā)器,產生液體表面波。打開閥門,使液體以3ml/min的速度勻速流出,并用量筒收集流出的液體,發(fā)現(xiàn)觀察屏上衍射圖樣隨著液體的流出而變化。液體每流出5ml用CCD采集一次衍射圖樣,直到衍射圖樣沒有明顯變化時停止采集。圖2為液體流出5ml-45ml每隔5ml采集到的液體表面波衍射圖樣。由圖可以看出,衍射條紋呈明顯的不對稱性,從上往下定義為衍射正級、負級,正級的衍射條紋數(shù)明顯多于負級條紋數(shù)。隨著樣品池中流出的液體增多,衍射圖樣的衍射級數(shù)逐漸減少,但衍射條紋與零級條紋的距離幾乎沒有變化。
利用計算機軟件對圖2中的衍射圖樣沿正、負級所在方向(即圖片的豎直方向)掃描,得到衍射條紋光強與條紋位置之間的關系圖。圖3是液體流量分別為5ml、25ml、45ml對應的光強分布圖。衍射光強分布圖中光強值最大的位置對應零級衍射條紋,零級光強的左邊為衍射正級,右邊為衍射負級。由光強分布圖可以看出,隨著樣品池中液體的減少,衍射級數(shù)逐漸減少。
由圖3的光強分布圖讀出每一級衍射條紋對應的位置,并計算出每級衍射條紋與零級條紋之間的距離,如表1所示。表1中?漬j表示第j級衍射條紋與0級衍射條紋之間的距離,單位為像素。由表1可以得出,隨著液體水量的微量減少,衍射級數(shù)依次減少,但每級衍射條紋與零級衍射條紋之間的距離在誤差范圍內沒有發(fā)生變化。
3 理論分析
對于實驗中低振幅的液體表面波運動,可近似用正弦函數(shù)表示,即:
式中,y為液體質點振動方向的縱坐標,x為波的傳播方向上的橫坐標,h為液體表面波振幅,ω為角頻率,為波矢量。
當激光掠入射到液體表面時,液體表面波可近似為位相型光柵,原理如圖4所示,則液體表面波的位相方程可表示為:
式中:Λ為液體表面波波長,?茲為激光入射角,?漬為激光衍射角。
則+j級和-j級的光柵方程分別為:
由(5)、(6)公式可以看出,+j級的衍射條紋與零級條紋之間的角寬度不相等,且相同級次負級角寬度大于正級角寬度(即?漬-j>?漬+j)。由實驗的衍射圖樣可以看出衍射條紋相對零級不對稱,且正級條紋寬度大于負級條紋寬度,實驗與理論相符。公式(5)、(6)中±j級衍射條紋與零級條紋之間的角寬度與激光波長?姿、入射角?茲、液體表面波波長有關。實驗中激光波長?姿不變,樣品水量減少時,入射角?茲不變,因此,衍射條紋角寬度只與表面波波長Λ有關。實驗中,測得像素與長度單位之間的關系為:1像素=0.0194mm,將實驗數(shù)據(jù)帶入公式(5)或(6)中,算出液體表面波波長為3.23mm。
4 結束語
當激光以接近90度的入射角掠入射到液體表面波時,觀察到明顯的不對稱衍射圖樣。利用計算機軟件掃描得到衍射光強與條紋位置關系的圖樣,發(fā)現(xiàn)隨著液體的減少,衍射級數(shù)減少,衍射條紋位置沒有變化,即:衍射角寬度沒有變化,與理論相符。并利用角寬度計算出了液體表面波波長Λ。
參考文獻
[1]WEISBUCH G,GARBAY F. Light scattering by surface tension waves[J].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1979,47(4):355-356.
[2]苗潤才,時堅,趙曉鳳.干涉法測量低頻表面波的衰減系數(shù)[J].光 子學報,2005,34(3):381-385.
[3]苗潤才,趙曉鳳,時堅.低頻液體表面波的激光干涉測量[J].中國激光,2004,31(6):752-755.
[4]苗潤才,李芳菊,董軍,等.低頻聲表面波對細激光束的衍射效應[J].光子學報,2007,36(5):877-879.
[5]苗潤才,羅道斌,朱峰,等.低頻液體表面波激光衍射條紋的特征[J].光子學報,2007,36(11):2134-2137.
[6]苗潤才,李能能,高美玲,等.液體表面波振幅與激發(fā)深度的關系[J].光子學報,2011,40(6):828-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