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林 劉勇 方韜 劉國華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電子信息學院
?
增益可調射頻寬帶放大器設計
李成林 劉勇 方韜 劉國華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電子信息學院
摘要:本放大器由兩級構成,3個OPA2695級聯(lián)組成的固定增益同相放大器構成前級放大器,對輸入信號做放大處理;后級增益可調電路由乘法器AD835實現(xiàn),通過調整單片機DA輸出控制總增益,最終實現(xiàn)通頻帶為0.3MHz~100MHZ、增益0dB~+60dB可調的射頻寬帶放大器。
關鍵字:射頻放大器 增益可調 寬帶
無線通信的快速發(fā)展,對信息通訊起到了促進作用。射頻寬帶放大器一般應用于廣播、電視、無線通信系統(tǒng)和射頻信號發(fā)生器中,主要特點是在很寬的頻帶范圍內,能夠實現(xiàn)阻抗匹配,增益的起伏變化很小。傳統(tǒng)采用負反饋和集成寬帶可控增益放大器技術方案,由于其內部通常是由固定增益放大器和電阻衰減網絡組成,增益調節(jié)范圍和工作帶寬均受到一定限制。本設計方案通過寬帶乘法器調節(jié)增益,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輸入信號進入前級放大器OPA2695,經過三級連續(xù)放大,最終進入相乘系數(shù)可調的乘法器AD835,通過調整相乘系數(shù)實現(xiàn)增益可調的放大功能。
2.1前級放大器
前級放大器的增益為:系統(tǒng)通頻帶由三級OPA2695、AD835共同決定,由頻率響應公式可知系統(tǒng)增益與頻率的關系為:分別為前三級放大器的增益。為后級乘法器的增益,這個增益是可以通過調整比例電阻和單片機DA輸出來調整的。中響應運放的通頻帶,放大器鏈路中各級放大器的中頻電壓放大倍數(shù)。前級同相放大電路采用雙電源供電。信號輸入端接50Q電阻R1,實現(xiàn)放大器與信號源的阻抗匹配。2和R3確定放大器增益。50Q電阻R4是級間匹配電阻。R5是0Q電阻,起到抑制噪聲和防止放大器自激振蕩的作用。第二級放大器的結構與第一級相似,R6是50Q匹配電阻,增益Av2=20lg(1+R8瓜7),R9是級間匹配電阻,R10是防自激、抑制噪聲的0Q電阻。第三級放大器與前兩級類似,不再贅述。電路中為了有效地防止出現(xiàn)自激現(xiàn)象、保證電源的穩(wěn)定,在前級運算放大器的正負電源引腳上分別加了10燈和100nF的濾波電容,除此之外在正負電源之間跨接了100nF匹配電容C1,起到改善放大器二次諧波輸出的作用。
2.2后級增益可調電路
后級增益可調電路如圖3所示。寬帶乘法器采用AD835芯片,電阻R18和R19確定乘法器的放大倍數(shù),C10為補償電容,C13、C14、C15、C16分別是電源濾波電容。經過前級放大器放大之后的信號從乘法器v1輸入,與單片機輸出的DA電壓x1相乘后,最終從w端輸出。
前級放大器采用兩片0PA2695芯片,OPA2695是電流反饋型放大器,具有帶寬范圍大、轉換速率快、低功耗的特點。在GAIN=+2V/V的情況下,帶寬達到850Ⅻz,在GA烈_+8VⅣ的情況下,帶寬達到450MHz。依據(jù)以往的經驗,最終確定前級放大倍數(shù)Avl=14dB,Av2=26dB,Av3=20dB,總的增益可以達到60dB。電阻R2=56.2Q、R3=-220Q、R7=56.2Q、
R8=1.2kQ、R12=56.2Q、R13=510Q。這樣設計增益可以減少電路的總噪聲,提高電路工作的穩(wěn)定性。后級的AD835乘法器,擁有跨導線性核心,支持三線XYZ線性電壓轉換,并可以驅動負載輸出,帶寬為250MHz,基本功能是W=XY+Z,由實際電路連接,Vout=Vgz*Vin。Vg的電壓變換范圍從.1V到1V,可以實現(xiàn)整體電路從0dB~60dB的增益可調。被前級放大的信號輸入到乘法器的v1端口,單片機控制DA輸出作為相乘的電壓,輸入到乘法器xl端口,用于實現(xiàn)對放大器總增益的線性調節(jié)。電路中R18=97.6Q、R19=300Q、C10=33pF。
測試用的PCB經過仔細的布局,盡量避免各種噪聲干擾,注意單點接地、電源隔離、各模塊之間使用同軸電纜相連等細節(jié)問題,最終自己焊接測試。
4.1測試方法
測試頻帶內增益起伏:調節(jié)增益芝60dB,用高頻函數(shù)發(fā)生器sPl50l給系統(tǒng)輸入信號,用高頻毫伏表SP2271和高頻示波器MSO—x 2022A測量輸出,改變高頻函數(shù)發(fā)生器的信號頻率,用高頻示波器觀察和測量輸出幅度。測試輸入輸出阻抗:輸出端加入負載,測量加入負載后的輸出電壓。
4.2測試結果及分析
通頻帶內增益起伏增益為60dB。當系統(tǒng)在自動控制狀態(tài)時,根據(jù)雨雪傳感器采集的數(shù)據(jù)自動開啟加熱裝置,達到設定溫度時維持此溫度,并可根據(jù)雨雪傳感器采集到的數(shù)據(jù),控制加熱裝置在無雨雪的天氣停止加熱。當系統(tǒng)處于手動狀態(tài)時,手動開啟加熱裝置,當天線溫度達到設定的溫度時,加熱裝置會維持面天線的表面溫度,并提示告知操作員。
面天線除雪裝置的設計和安裝是保障安全播音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無線局信息化建設的一個重要步驟。本文分析了當前面天線除雪技術的不足,研發(fā)了兩種新型除雪方式,并提出了除雪裝置遠程智能控制方案,有望提高衛(wèi)星地球站和基層站的防冰雪災害能力,進一步保證衛(wèi)星廣播電視節(jié)目的安全播出。
參考文獻
[1]秦嚨.陜西衛(wèi)星地球站發(fā)射天線除雪系統(tǒng)實踐方案[J].數(shù)字通信世界,2013(12):87—89.
[2]王軍,陳?。l(wèi)星發(fā)信天線自動除雪裝置[J].內蒙古廣播與電視技術,2011(1):35—37.
[3]張金虎.衛(wèi)星天線的除雪方式探討[J].廣播電視信息,2013(4):72—73.
[4]劉崢.衛(wèi)星通信天線融雪除冰系統(tǒng)[J].數(shù)字通信世界,2013(11):87—89.
[5]陳慷.一種簡易的電熱融雪融冰裝置的應用[J].中國傳媒科技,2013(2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