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四川泡菜
我是四川人,從小到大,家里的泡菜就沒有斷過,媽媽做泡菜(我們也叫酸菜)一直味道好棒,記得小時候,因為喜歡家里泡菜的味道,鄰居阿姨還經(jīng)常到我家里來要呢。最近爸爸媽媽過來,又給我做了泡菜水,媽媽一邊拿出原料,我一邊用秤稱量,這樣我也有了泡菜水的配方。 泡好的泡菜,直接吃也不錯,還可以加一些雞精、辣椒油、小蔥等,拌一拌,味道更棒哦。 原料:清水1500毫升,冰糖78克,姜110克,蒜2個,白醋56克 ,鹽140克。
胡蘿卜、紅彩椒、芹菜稈,蒜薹白段,放多放少,依個人喜好。
步驟:1.準(zhǔn)備好需要的蔬菜;2.姜切成厚片;3.將原料全部放入泡菜罐里,攪動一下,使其均勻,冰糖會慢慢融化在水里;4.放入洗干凈的蔬菜,密封即可。
二、五彩菌菇
菌菇類被營養(yǎng)專家稱為“蔬菜牛排”,原因是它們的營養(yǎng)成分介于蔬菜和肉類之間。菇類的蛋白質(zhì)雖然不像肉類那么高,但較蔬菜高出好幾倍,而且一樣低熱量、低脂肪又富含現(xiàn)代人常常攝取不足的膳食纖維,營養(yǎng)非常豐富。烹調(diào)時搭配富含維生素的彩椒,不僅色彩漂亮,而且味道鮮美!
步驟:1.各種菌菇切小片,彩椒切成適量大小的塊,胡蘿卜切小片;2.鍋里倒適量油,放大蒜片炒香;3.放菌菇和胡蘿卜炒軟;4.放入彩椒和鹽,翻炒均勻即可出鍋。
三、 梅菜扣肉
梅菜扣肉,一道無論你是否喜歡吃肥肉,都可以吃上幾口的硬菜,也是春節(jié)餐桌上的常見菜。 它口味咸鮮,肉質(zhì)軟爛,肥而不膩,梅菜香味濃郁。其顏色醬紅鮮亮,湯汁黏稠鮮美,配上一碗米飯,真是極好的。梅菜扣肉的做法很多,而這個方法是用到調(diào)味料最少的。只有常見的醬油、料酒。不加任何鹽(因梅干菜有一定咸味)、味精、雞精。只為保持食材最最原始的味道。
1.準(zhǔn)備食材。五花肉一方塊(選用肉質(zhì)較厚的)、梅菜一小碗(梅干菜要泡足12小時,泡好后反復(fù)清洗多遍,去除梅菜中的細沙礫)、蔥、姜。
2.將五花肉清洗干凈,梅干菜切碎,蔥切成大塊,姜一半切成大塊、一半切成末。
3.湯鍋中加入清水,放入五花肉。煮開后,撇去浮沫。然后往鍋內(nèi)加入少許料酒,把大塊的姜、蔥放進去。小火慢煮30分鐘左右。
4.將煮熟的肉撈出。趁熱給肉的各個面都涂滿醬油,然后靜置幾分鐘。
5.鍋中加入油。油溫六成熱時,將五花肉皮朝下放入鍋內(nèi)。炸好后撈出,用吸油紙吸干表面油分。
6.鍋中留少許底油,放入姜末,煸出香味后,放入梅菜碎末。小火煸炒,加入少許醬油即可。
7.將五花肉切片,皮朝下整齊地擺放在碗中。
8.將炒好的梅干菜碎末均勻地鋪在五花肉上。
9.上火蒸2小時即可。
四、 漢方姜母鴨
據(jù)《中國藥譜》及《漢方藥典》兩書所載,姜母鴨原系一道宮廷御膳,相傳為商代名醫(yī)吳仲所創(chuàng),后來流傳至民間,遂成為一款名菜。熟地、當(dāng)歸補血活血,枸杞子補益肝腎,黨參、黃芪健脾補氣,老鴨可以滋陰降火。因此,姜母鴨妙就妙在氣血雙補的同時,搭配鴨肉的滋陰降火功效,使得此道藥膳滋而不膩,溫而不燥。
原料:老鴨1只;
配料:熟地10克,當(dāng)歸 6克,枸杞子 10克,黨參 10克,炙黃芪 10克,桂皮 3克,老姜 8片,芝麻油、冰糖、 米酒、鹽適量。
步驟:
1.鴨子洗凈切塊。
2.準(zhǔn)備好需要的中藥配料。
3.鴨子焯水備用。
4.鍋里倒入芝麻油,入姜片翻炒出香味。
5.倒入鴨肉,翻炒鴨肉成金黃色。
6.放少許冰糖,倒入米酒,再倒入適量的開水。
7.放入準(zhǔn)備好的中藥料。
8.移至砂鍋中燉煮2小時,至鴨肉軟爛即可。
小竅門:
1.鴨子在炒之前,先用水焯過,不僅可以更好去腥,也使燉出來的湯更清亮干凈。
2.我沒有放鹽,如果要放,可以在鴨子燉1小時后放入。
3.這道湯偏補,對于血脂高、血壓高的人不適合。
五、 照燒黃花魚
照燒,通常是指在燒烤肉、燒魚過程中,外層涂抹大量醬油、糖水、大蒜、姜與清酒。用一碗照燒汁燒一份黃花魚,照燒汁的濃郁醬香,加上黃花魚的鮮嫩美味,吃后定讓您回味無窮!
原料:大黃花魚2條;
配料:大多福喜好醬汁100克,香蔥、海苔絲、炒熟的白芝麻各適量,鹽少許。
1.黃花魚洗凈,去除內(nèi)臟,在魚身兩側(cè)各打一字刀;
2.平底鍋中燒油,油溫八成熱時將黃花魚入鍋煎制,煎制兩面金黃色為好;
3.烹入大多福喜好醬汁100克,再將香蔥入鍋,醬香味道烹出來后,放入少量清水;
4.加入鹽少許,燒至醬汁黏稠后即可裝盤,撒上海苔絲和白芝麻,這道菜就大功告成。
小竅門:
1.煎黃花魚的時候要注意控制火候,最佳狀態(tài)即是表皮金黃,剛剛熟又不至于太老;
2.這款菜的精華就在于醬汁,有了這款醬汁,你就可以在家享受正宗的日式料理了;
3.鹽的用量要掌握好,不宜太多,因為醬汁里面也帶有咸味。
六、 大煮干絲
大煮干絲又稱雞汁煮干絲,是一道既清爽,又有營養(yǎng)的佳肴,其風(fēng)味之美,歷來被推為席上美饌,是淮揚菜系中的看家菜。原料主要為淮揚方干(亦稱百葉),刀工要求極為精細,多種作料的鮮香味經(jīng)過烹調(diào),復(fù)合到豆腐干絲里,吃起來爽口開胃,異常珍美,百食不厭。色彩美觀,干絲鮮嫩綿軟,湯汁鮮醇。
步驟:
1.雞胸肉洗凈,鍋里放清水,加姜片、蔥結(jié)、料酒和雞肉,大火煮25分鐘左右瀝出冷卻(雞湯保留)。
2.雞肉撕成絲,厚百葉、筍、火腿切成絲,
3.厚百葉和筍分別焯水瀝出。
4.雞湯再次燒開,下厚百葉和筍絲煮10分鐘左右,下火腿和蝦仁煮5分鐘,加菜心調(diào)味起鍋。
原料:厚百葉1張,冬筍半個, 火腿30克,雞胸肉1塊,蝦仁6個,菜心4棵。
七、西芹炒百合
西芹有平肝降壓、鎮(zhèn)靜安神、利尿消腫、防癌抗癌等作用;百合性甘微寒,可潤肺止咳、清心安神;枸杞補腎益精、養(yǎng)肝明目。這三樣食材加在一起,共奏滋陰潤肺之功,可謂“黃金搭檔”。
步驟:
1.西芹洗凈,從一端抽掉老筋,切成小片,放沸水中焯1分鐘瀝出。
2.百合掰成小瓣洗凈,放沸水中焯2分鐘瀝出。
3.起油鍋,放入西芹和百合煽炒,加入泡好的枸杞子,調(diào)味起鍋。
八、四喜蒸餃
四喜蒸餃?zhǔn)且坏罎h族傳統(tǒng)點心,據(jù)說還是當(dāng)年乾隆皇帝舉辦千叟宴的一道名點,這款餃子將四種顏色各異的食材包在四只角上,不僅形態(tài)美觀,而且咸鮮可口,春節(jié)擺上餐桌,祝愿親人福壽康寧、四季喜樂!所包四樣食材各地有異,沒有講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這里用了胡蘿卜,芹菜,香菇,蛋皮。
原料:面粉 250克,肉糜200克,胡蘿卜1根,芹菜1把,香菇5朵,雞蛋2個。
配料:蔥、姜、料酒、生抽、鹽、五香粉、淀粉各適量。
步驟:
1.肉糜加姜、蔥、料酒、生抽、鹽、五香粉、水淀粉,拌勻后朝一個方向攪打上勁。
2.雞蛋打散后放平底鍋攤成蛋皮,起鍋攤涼后切成小丁。
3.把食材分別切成小丁。
4.面粉加水和成團,餳30分鐘后搟成餃子皮。
5.取適量肉餡包在餃子皮中。
6.包成四只角,將頂部捏緊,再把每個角捏一下。
7.在四個洞里分別填上胡蘿卜、香菇、芹菜、蛋皮末。
8.依次做好后放蒸籠,開水上鍋,蒸7分鐘左右即可。
小竅門:
1.攤蛋皮時開小火,凝固后就可以翻面,不要攤得太老。
2.餃子皮也可以買現(xiàn)成的,自己搟的更軟。
3.蒸餃子時開水上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