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祝+朱慶豐
摘 要:雙語教學是提升高等教育質(zhì)量,促進高等教育國際化、培養(yǎng)高素質(zhì)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生物學發(fā)展迅速,使用雙語教學是地方院校提高生物教學質(zhì)量,與國際接軌的重要方法之一。該文以安慶師范學院為例,對分子生物學和基因工程兩門專業(yè)課采用雙語教學,針對教學實踐以及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為開展生物學雙語教學提供了理論基礎。
關(guān)鍵詞:地方高等院校;生物學;雙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6)20-0106-02
The Practice of Bilingual Teaching of Biology in Local Colleges
Huang Zhu et al.
(Anqing Normal University,Anqing 246133,China)
Abstract:Bilingual teachi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thods in improving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promoting 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training high-quality talents. Biology has developed rapidly,and bilingual teachi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to improve biological teaching quality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in local colleges. Anqing normal university is taken as an example in the paper,we used bilingual teaching in molecular biology and genetic engineering two specialized course,and discusse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ilingual teaching of biology.
Key words:Local colleges;Biology;Bilingual teaching
我國的雙語教學主要是指學校中全部或部分采用外語(英語)傳授非語言學科的教學[1],它是當前教學改革的重點和熱點,有利于高等教育與國際接軌,培養(yǎng)出高素質(zhì)的復合型人才。教育部高教司在2001年4號文件中強調(diào):本科教育要創(chuàng)造條件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公共課和專業(yè)課教學,尤其是對于生物技術(shù)、信息技術(shù)等專業(yè)更要先行一步。地方高等院校為適應高等教育的國際化趨勢,在生物學教學方面進行了一定的嘗試。本文就安慶師范學院在生物學上實行雙語教學的實踐和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
1 生物學雙語教學的必要性
生物學如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等學科發(fā)展日新月異,不斷有新成果、新發(fā)現(xiàn)涌現(xiàn),而這些新的成就大多以英文發(fā)表,許多英文新名詞還沒有相對統(tǒng)一的中文詞匯對應。不同的學者翻譯這些英文新名詞也不盡相同,用中文交流會產(chǎn)生歧義。英文名詞翻譯成中文詞匯再交流,也延遲了知識的傳播速度,不能緊跟最新的前沿報道[2]。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雙語教學比單獨中文講述更有優(yōu)勢,尤其在前沿領域。高校雙語教學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外語應用能力,便于學習英文文獻和資料;另一方面有利于將作者的原意傳達給學生,讓學生及時了解專業(yè)的最新發(fā)展動態(tài),提高課程教學的國際化水平。
2 生物學雙語教學探索
2.1 教學對象 針對安慶師范學院學生的英語水平整體不高的現(xiàn)狀,選擇生命科學學院英語基礎相對較好的大四學生進行雙語教學。按教學計劃在第七學期開設了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等學科雙語教學。
2.2 教材和參考書 在教材選擇上,使用國內(nèi)外獲得廣泛好評的原文教材。分子生物學教材采用《Instant Notes in Molecular Biology》,同時參考《Gene IV》(Benjamin Lewin)編寫的原版教材,并將朱玉賢教授主編的《現(xiàn)代分子生物學》作為輔助閱讀教材[3,4]?;蚬こ探滩牟捎肈esmond S.T.Nicholl編寫的《An Introduction to Genetic Engineering》,同時將郭江峰、于威編寫的《基因工程》作為輔助閱讀材料。
2.3 教學方法 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理論課分別有51個學時。要在有限的時間里完成教學任務,又要讓學生掌握住重點,理解難點,同時還要求提高學生的專業(yè)英語水平,就必須提高教學質(zhì)量,精選授課內(nèi)容,在教學方法上采用靈活多變的方式。在雙語教學的實踐中,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在初級階段,學生可能不太適應雙語教學,應重點講授專業(yè)名詞,重要概念等,讓學生熟悉和掌握專業(yè)術(shù)語。課堂上使用英文電子課件,初期以中文講述為主,較簡單的內(nèi)容用英文講授,后來隨著學生對雙語教學的適應,英文詞匯的增加,逐漸增加英文授課的比例。每章內(nèi)容結(jié)束,用英文做簡單的總結(jié)。在授課過程中對于學生不容易理解的內(nèi)容,可以先用英語講解,再使用漢語翻譯,其他盡可能多的使用英語。此外,課堂上要留出一定的交流時間,英文提問,鼓勵學生用英文回答。并且根據(jù)學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不斷調(diào)整授課方法,不論使用哪種方式,都必須考慮到學生的的學習效果,否則違背了雙語教學的初衷。
3 雙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建議
3.1 提高教師的綜合能力 雙語教學中對教師素質(zhì)的要求很高,不僅要掌握專業(yè)知識,緊跟動態(tài)變化,還要求能熟練的用英語表達出來,這就要求教師有較強的聽、說、讀、寫的英語水平。然而達到這些標準的教師并不多,特別是地方高等院校。盡管近些年引進不少博士,但在課堂上用英語流利的表達還是有較大的困難。針對如何提高教師雙語教學的能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1)對進行雙語教學的教師培訓,有條件的送到國外訪學或進修,提高專業(yè)知識的英語應用水平;(2)課前做好備課工作,參考外校雙語教學的方法和經(jīng)驗,選擇合適的教材以及參考資料,精心選擇教學內(nèi)容,熟記授課內(nèi)容,多練習,能用英語熟練表達出來;(3)積極主動的學習新的概念,新的理論、新的技術(shù)等,只有保持繼續(xù)學習的能力,才能提高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jié)構(gòu)和能力結(jié)構(gòu)。
3.2 提高雙語教學中學生的素質(zhì) 學生是教學中的主體,雙語教學中學生的英語水平和學習態(tài)度也起著關(guān)鍵的因素,目前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問題:一是學生英語水平不高。地方院校生源錄取批次較低,學生普遍英語水平差、底子薄[5],盡管經(jīng)過幾年的大學學習,不少學生已經(jīng)通過四、六級了,但是英文聽、說、讀、寫的能力還有待提高。二是學生自信心不足。一些學生認為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課程內(nèi)容多,難理解。再加上新知識、新觀念不斷涌現(xiàn),中文都難以聽懂,何況用英語授課。這樣一些想法嚴重影響學生自信心。三是缺少英語練習的環(huán)境。英語環(huán)境的缺乏是目前中國語言教學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盡管有一些學生積極主動的聽雙語授課,享受雙語教學帶來的提高,但課后缺乏英語交流和練習,因此,英語溝通能力較差,雙語教學效果不理想。四是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不高。有的學生進入地方院校后,覺得與自己理想中的大學有差距,加上生物行業(yè)就業(yè)的前景并不景氣,導致其對生物專業(yè)不感興趣,畢業(yè)后也不準備從事生物專業(yè),學習態(tài)度消極懈怠,造成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不高。針對以上這些問題,筆者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學生的素質(zhì):(1)創(chuàng)造良好的雙語學習環(huán)境。學生進行雙語學習的目的是能夠運用英語交流專業(yè)知識,一方面提高英語應運能力,一方面增強自身的專業(yè)能力。因此,學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多組織各種英文交流的活動,如英語角,專業(yè)英語知識競賽等,讓學生有進行英文交流的環(huán)境,鞏固和提高英文水平。(2)提高學生雙語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在雙語教學中,針對學生的挫敗感和失落感,教師要進行正確的、積極的引導,給予學生肯定和自信,鼓勵其多努力,提高成績。針對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的學生,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強調(diào)專業(yè)技能在未來就業(yè)中的重要性,同時建立公正公平的教學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給予壓力,促進其主動的學習。(3)增強練習。俗話說勤能補拙,學生想要在雙語學習中提高成績,不僅需要預習教材,還需要復習鞏固課上的內(nèi)容。教師也應該在課堂上給予一定的時間予以討論和交流,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鞏固教學成果。
4 結(jié)語
雙語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在本校的開展時間還不長,它的實行對教師和學生都是一種挑戰(zhàn),不僅需要合適的教材、教學方法,還對教師和學生的素質(zh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雙語教學的開展有利于提高師生的外語水平和應用能力,擴大學生的專業(yè)層面視野,搭建學生與國際接軌的橋梁,促進高等教育國際化。雙語教學任重而道遠,雖然實行過程中有一些困難,但要堅持不懈,積極開展教學研究和教學實踐,才能推動雙語教學的順利進行,取得優(yōu)異的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1]王斌華.雙語教育與雙語教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黃升謀,林淦.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方法探討[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06(Z2):153-155.
[3]高愛保.“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在晉中學院的實踐[J].科教導刊,2015(6):128-129.
[4]張海軍,耿雪俠,李俊,等.淺談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J].安徽農(nóng)學通報(下半月刊),2009,15(12):205-206.
[5]王沛政,趙旭,黎明.提高地方本科院校生物科學專業(yè)雙語教學效果探討[J].瓊州學院學報,2013,20(2):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