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語
經(jīng)典記憶
打開記憶的風帆,很多人、很多事都會不由自主地浮現(xiàn)在眼前,有一段難以忘卻的記憶慢慢地成為我生命的回放中經(jīng)常演播的經(jīng)典,讓我一次又一次地吸吮著其中的能量,不斷地滋養(yǎng)自己,打造自己,讓自己成為自己。
今年立秋的這一天,再一次回到了那個讓自己走出童年、走過田間地頭、走出最美青春的美麗故鄉(xiāng)。每一次回故鄉(xiāng),總會與一些同學好友一起到一個綠樹成蔭,周邊長滿了郁郁蔥蔥的莊稼,依依稀稀還可以看到一些斷垣殘痕的農(nóng)家田園里相聚,在那里挖掘埋藏著我們最美的青春、最好的年華、最為純真的故事。得知我要回去,逾九十七歲的祖母已經(jīng)一步一步走到村口,早早地在村口眺望我的歸來。九十七歲的祖母身子骨依然硬朗、思維十分清晰,撫著我一頭的長發(fā),雖然她不忍心說我,但我知道她一直固執(zhí)地認為我應(yīng)該把頭發(fā)剪短一些,要不還不得熱壞?她為我拭去額頭的汗珠,還要張羅著為我弄吃的。祖母雖然年事已高,但每次都會與我們一起到那個讓我們回顧過去、回味青春的老地方。他老人家說:這里也有我??!歲月只是偶爾靜好,人生仿佛永遠都在奔跑。這塊在我們的記憶中永遠也抹不去的地方是我們在恢復高考以后讀高中的地方,這里原本是“人民公社”廢棄了的農(nóng)牧場,接到入學通知到校后,校長、老師和同學們一起把牛棚馬圈改造成男生、女生宿舍,把會議室等大一些的房間改造成教室,我們公認的年輕漂亮的美女化學老師就住在只能放一張床的水泵房。大家一邊改造學校,一邊開課學習,有時就在露天上課學習。冬天的寒冷,夏日的炎熱被大家學習文化、掌握知識的激情所淹沒。從校長、老師、到學生,沒有人逃課、沒有人躲著不想干活、沒人埋怨自己的學校條件不好,大家的心向往著美好的明天,向往著心中的遠方,覺得一切都是美好的。在這個地方兩年的學習生活造就了我們這些人堅韌不拔的品格,艱苦樸素的作風、樂觀向上的姿態(tài),讓我們一生受益無窮。之后的日子里,我們從這里考上了夢寐以求的高等學府,被分配到全國各地。到今天幾乎所有人都成了社會上頗具實力的中堅力量,其中有知名的藝術(shù)家、企業(yè)家、教授專家和職位較高的領(lǐng)導干部,幾經(jīng)風雨沒有人因為自身的原因落馬失魄。不變的是經(jīng)常有人回到這里悄悄地栽幾棵樹,或是三三兩兩在這里聊會天,吸會兒氧。每次回來,即使回來的人里邊沒有我,祖母就像我們上學時去學校給我們送吃的一樣與大家一塊到這個地方來,她總是一再強調(diào):你們在外邊不容易,干什么都得當心??!要好好地做事情,不能出事情?。〉鹊?。祖母這個跨世紀的老人讓我的童年充滿了陽光、希望和真愛,她就像我們上學時承載我們的那塊貧瘠而肥沃的黃土地一樣,總是在我們困惑、猶豫和為難的時候給我們以正能量,讓我們勇往直前不斷地實現(xiàn)心中的目標。她身體的硬朗、思想的陽光、心地的善良、生活的筒樸都是我的福份,也是我們這一群從黃土地里走出去的伙伴們做人做事的根本。
很難忘卻這些過去的記憶,因為這些記憶,會跟著我們的人生,一生一世,成為經(jīng)典、成為傳奇。在老地方滋生的款款記憶,說起來不一定輝煌,不一定嫵媚,不一定有多好聽,但是記憶里的淳樸,記憶里那種特別的營養(yǎng)澆筑了我們骨子里的品格。我以為:這就是記憶中的經(jīng)典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