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媛
茨坪村往事
●袁 媛
空中有些干燥的氣流牽引著我往日的回憶,我本以為時間長河會慢慢打磨著我僅存20多年的記憶,可當(dāng)再次回到祥云游歷時,仿佛這過往的時間并不具有摧毀性了?;貞洃{著強(qiáng)大的的生命力還是繼續(xù)生活在一種氣味、物體、感覺之上,也許我就在這一天把這現(xiàn)時的感覺作為回憶的支撐物,這些回憶就慢慢蘇醒過來了。是的,車子駛過茨平村時候,那些在祥云近郊的難忘時光就真實地涌上心頭。
爺爺在很小的時候就被給去別人家了,改了名,換了姓,過了幾年在別家的生活,人生如果順理成章的推演,便是別人家的“血脈”。但他毅然決然地找回原來的家,堅定倔強(qiáng)地走爛了僅有的一雙小鞋子。那時候,他就變成了一個勇士,沒有抱怨更沒有哭鬧,死死地跪在殘破狹小的屋里,改回了名,換回了姓,過回本來就屬于自己的生活,哪怕這生活貧苦不堪。因為有眾多的兄妹,也許這就是爺爺母親偷偷含淚割舍的原因。
在后來的日子里,爺爺來到了云南,在部隊工作,駐地就在祥云縣的茨坪村。他和奶奶在這里生活工作了近40年。他是一名普通的駕駛員,平時話不太多,不吸煙不喝酒,個性就像大地一樣的沉穩(wěn),在1979年自衛(wèi)反擊戰(zhàn)運送彈藥時還立過功。
我的奶奶是軍屬,在部隊的軍人服務(wù)社工作。50年代正值計劃經(jīng)濟(jì),部隊的物資供應(yīng)是比地方好的,服務(wù)社每天人來人往絡(luò)繹不絕。她是個非常開朗的人,我也無法詮釋看到她年輕時的照片覺得她是多么的美,甚至到了后來在我眼里她始終散發(fā)著少女般的氣息。她扎梳著一股黑黑的辮子,在紅色緞子的映襯下顯得更有光澤,厚厚的劉海垂在眼眸上,飽滿的鵝蛋臉,自然豐滿的唇,只有笑起來時眼角才出現(xiàn)可以忽略的細(xì)紋。仿佛只有“奶奶”叫出口時,才讓我意識到這個站在我面前姣好的女人其實已經(jīng)和我隔了兩代人。
歲月如梭,它滑過老人們的臉頰時悄無聲息,只留下溝壑的褶皺。年華似水,轉(zhuǎn)眼已是兒孫滿堂時,爺爺習(xí)慣戴頂綠布軍帽,帽子掩藏住了花白的頭發(fā)。其實我們見面的時候并不多,第一次去部隊那年我還是個五歲女童。我蜷縮在車?yán)锖荛L時間,終于到了祥云縣城,部隊離縣城有一段不算長的路程,每天都會有來回的小卡車運輸物資,讓這條通往郊區(qū)的小路顯得不那么孤單。奶奶說等高速公路修好了我們來這就方便了,不用再走那晃得人發(fā)嘔的小路。
那時候正值冬季,平房里有一種難耐粘膩的陰冷,每天清晨,都會有士兵出操,寒冷在這里又似乎被沖淡了。在這里叫醒人的只會是刺眼的朝陽、拉農(nóng)貨的車輪響聲和戰(zhàn)士清晨的哨聲。但意志薄弱的我慵懶地躺在床上,像個冬眠的熊將被子裹得更緊。爺爺和奶奶早已起床,開始一天平靜但忙碌的生活。太陽升得更高,陽光偷偷穿過簾子間的縫隙照在被子上,散出一陣陣淡淡的肥皂香。我極力伸出小手,用指尖輕輕挑開窗簾,陽光剛好刺在我的眼上。倚著窗臺,霧氣逐漸散去,窗外有淡淡的灰塵濺起。晨掃是爺爺每天起床做的第一件事,骯臟和凌亂會被拒絕在屋子外,昨日的浮塵在飄零中又被安置到新的地方。
奶奶總能猜懂我幼年的心思,食物在她手里總可以變得招人喜愛,把鵪鶉蛋做成“小白兔”或是將土豆和上面粉油炸成“螃蟹”,小孩子總會被可愛的事物吸引,我的飯量大大超過從前。她還會給我做很多精巧布飾,我更加覺得她舉手投足都是一種美。沒過幾天我和哥哥快要臨近收假,臨走那天奶奶為我們做了豐盛的晚餐。我從小就是個貪玩的野丫頭,吃飯的時候和哥哥嬉戲打鬧起來,其實這樣的場景在有兩兄妹的家庭是很常見的。晶瑩的米飯一粒粒撒在桌上,正當(dāng)我得意的時候,爺爺把筷子狠狠摔在桌子上,感覺筷子快要摔斷了,哥哥看了我一眼,沒敢把視線移到爺爺?shù)姆较?,匆匆將碗里的飯?;M(jìn)嘴里。我偷偷抬頭看爺爺,他眼神一厲,臉在一瞬間就像個漲紅的蘿卜,有股強(qiáng)烈的憤怒直逼著我,他讓我立刻把飯粒撿起來吃了,我用倔強(qiáng)的眼神看著他,這時的爺爺特別不一樣,我眼里有恐懼的淚水溢出,飯粒嚼起來和小沙子一樣糙口,哽咽時還卡在咽喉里。我也知道我犯下的“罪”是可怕的,我沒有感受過饑餓,沒有和肚子里的蛔蟲斗爭過,爺爺當(dāng)初也是因為饑餓有了和別人不一樣的童年,所以才會怒斥無視它的人,沒有人愿意饑腸轆轆。我狠嘟嘟的小臉也不肯退讓,從出生就喝牛奶長大的我肯定無法看得懂這憤怒又悲涼的情緒。
那晚,我和哥哥準(zhǔn)備搭乘熟人的車子回家了,我們之間沒有交流,無論是眼神的還是言語的,爺爺只是一直往我和哥哥的包里塞滿糕餅。我從車窗探出頭瞻望,爺爺一直往車子駛出的方向快走,步子已經(jīng)蹣跚了許多。其實我已經(jīng)忘記了方才的委屈,但淚水卻沒有聽話地鎖在眼眶,打濕了圍巾。車子駛出了營門,駛過了大橋,即將駛?cè)肓寺L無盡的黑夜中?,F(xiàn)在回憶起來,我的眼睛和當(dāng)時一樣微微酸澀。薄暮中,日將落未落,星星的瞳子漸明漸亮,爺爺?shù)纳碛霸絹碓叫 ?/p>
我和哥哥約定只要假期有空就到爺爺奶奶身邊短住。部隊里有一片廣闊的操場,那里是士兵們訓(xùn)練的地方。操場的草地上還有可見的綠,這是南國冬日不太凋零的美。這里的風(fēng)比別的地方大一些,滑過臉頰時,有一絲絲疼痛感。我的皮膚并不白皙,干燥的空氣奪走臉頰上的水分,形成輕微的龜裂,透出發(fā)炎的紅,不過,這是孩子在寒天常有的樣子。冬日里的天空有別樣的魅力,天高云淡,麗日碧空。草場廣闊得讓人有想舒暢奔跑的欲望,盡管草地沒有盛暑時柔軟和綠茵,但有種空闊的力量讓我不得不喜歡這里。爺爺把我舉得老高,感覺我離天空更近了,我開始羨慕剛從頭頂飛過的小鳥,在自然界還有誰比鳥兒有更高的俯瞰力。如果我是鳥兒我定可以飛上碧藍(lán)的天空,俯瞰著遼遠(yuǎn)安寧的茨坪村大地,可以親吻繞在山巒上那絲帶般的薄云。
我和哥哥使勁在這片領(lǐng)域奔跑,頭發(fā)在眼前胡亂飛舞,涼風(fēng)灌入了領(lǐng)口與體溫形成強(qiáng)烈的碰撞,身體仿佛和風(fēng)一樣輕盈。爺爺一直在后邊跟著我們跑,后來爺爺慢慢停了下來,綠布帽邊漸漸被染濕,彎著身子,喘著粗氣對著我們一直笑,可還是盡力重新挺直身子往我們兄妹的方向跑來,迎風(fēng)的笑靨充滿芬芳,陽光就在頭頂旋轉(zhuǎn)。我并不像爺爺?shù)难澭鼛Щ蚴蛛娡部偙粠г谏磉?,但我知道我享有一份深厚廣闊的愛,到現(xiàn)今都還眷戀那片淡綠的草海。我開始喜歡這個地方,這個不大的部隊營地,這里沒有城市的夜幕,沒有嘶吼惱人的鳴笛,這片飽滿而美麗的福地被我深深地?zé)釔壑?/p>
營區(qū)里,在士兵沒有操課的時候異常的清靜,有著鄉(xiāng)野別致的靜謐。特別是夜晚,都不用借一場雨來享受持續(xù)的寧靜。熄燈哨吹響后,更是如湖水般的深奧和平靜。思念仿佛籠罩了這里,我知道被子里、在臺燈下又有多少家書在筆尖緩緩寫下。思念有時也會和方向連在一起,就像有事無事時戰(zhàn)士倚著頭呆望的方向。每一個異鄉(xiāng)人都在心里暗自成長著堅強(qiáng)的內(nèi)心,也許當(dāng)年跨出家門那一步后,等待下一次跨入那門又是幾年、幾十年,甚至一輩子都沒有再回去了吧。
小蟲鉆出松軟的土壤,看見人來又鉆了回去,躲在土洞里偷窺著勞作的戰(zhàn)士。在離炊事班不遠(yuǎn)處有一大片菜地,前腳掌和后腳跟踩得全是泥水再調(diào)和上家禽的糞便,抽離了在城市浮躁的靈魂,參與到他們的勞作中真的是一件特別快樂的事。大伙一起把土翻平,澆上清甜的水滲透到土壤的每個角落,撒入蔬菜的種子,再翻土壓實,就開始等待土尖里慢慢冒出小苗芽吧。那個等待的過程既煎熬也充滿著樂趣,時不時要催促著爺爺陪我繞很長一段路去菜地看,起床后看,睡前再看,恨不得一晚上這土里就變出個個大、飽滿、新鮮的果實。戰(zhàn)士會拉來新鮮的羊糞,那酸臭的味兒據(jù)說能讓果實更加香甜。
爺爺說以前菜地比現(xiàn)在大很多,吃的菜和肉基本是部隊里自己種養(yǎng)。那時看遍整個村子,營區(qū)的炊煙確實顯得更加豐滿厚實,村民們總會向這個只能站在門口遠(yuǎn)遠(yuǎn)觀望的營門投來向往的目光,希望孩子能來當(dāng)兵,能吃飽,甚至能給家里添一把保溫的水壺,一個不銹鋼的口杯。爺爺當(dāng)年也是一樣的,他說我的祖奶奶收到他寄回那不多的物資和附在里面的書信后,在家里黑烏烏的炕上不知道哭了多少天,她請村里的略懂文化的人寫了回信,信中說祖奶奶拿著那些東西時手是顫抖的,眼里泛著的白霧,站在全村視野最開闊的位置,一直看著望不到邊的遠(yuǎn)方。到了現(xiàn)在村民依然能夠希望孩子來當(dāng)兵,物質(zhì)不再貧乏了,都希望孩子的人生也能有著神圣的使命。到了 90年代,茨坪村的發(fā)展越來越好,菜場的菜農(nóng)都可以向部隊供應(yīng)大部分的食材,給養(yǎng)員更多的職能就只需外出采購。營地周圍有很多零星的小菜場,還有菜農(nóng)爭先恐后地向解放軍增送免費的瓜果蔬菜,有的士兵在外出時候沒有去縣城趕集反而到了更偏僻的鄉(xiāng)村幫忙。
這次來發(fā)現(xiàn)炊事班的菜地仿佛又比以前小了一些,有的變成了空地,每天只管被雨淋被陽曬,后來發(fā)現(xiàn)空地被利用起來,戰(zhàn)士又有了新的單雙杠,還建起了幾排新的平房,家屬家里的炊煙和孩子的哭啼聲讓這里更有家的味道了。
當(dāng)年,爺爺和奶奶在家旁邊盤了一小塊菜地,是個熱鬧的百草園,熱愛生活的兩個老人在那片不大的園子里種植瓜果,花壇里也簇滿草木。在每一朵繁花前駐足,將恬淡的芳馥緊緊攬入懷中,一切歡喜都在花蔭中重逢。每到果實豐收的季節(jié),爺爺便會搭乘擁擠的班車來到我家,送來壓滿果實的籃子,喝過茶水便又起身匆匆離去。每當(dāng)慢慢咀嚼果實時都可以感受到里面埋藏著深厚的甜。
在茨坪村的日子已經(jīng)占去老人們大半的歲月,在退休的歡送儀式上,他們提前打掃好的小屋住了幾十年后還是那么的干凈整潔,廚房墻上的煙灰,臥房門上我淘氣蹭上的腳印,迎風(fēng)下更加干凈素雅的窗簾布,還散發(fā)著剛剛洗后的清香。從青蔥的歲月到兩鬢的花白,看著光榮的牌匾獎?wù)?,老兩口看著這片生活了太久太久的地方,相視而望,熱淚盈眶。
就在退休離開茨坪村的第五年,我剛上初中,那是個秋天,爺爺在家里的樓道上摔了一跤,住進(jìn)了充滿陌生感的醫(yī)院,迷糊中有強(qiáng)烈的不自在。由于撞擊到頭部,出現(xiàn)了腦溢血的癥狀,需要長期住院觀察。我知道消息后,腦子里像突然長出千萬只螞蟻,使得我焦躁不安。在這之前爺爺幾乎沒有生過病。記得那天我去醫(yī)院看望爺爺,安靜的是走廊,病人都很喜歡在陽光下靜靜地坐著,在這里似乎可以把深深塵封的脆弱打開,曬干陰霾繼續(xù)勇敢地感受日月和流年。爺爺微微閉上眼,伴著微涼的秋,憔悴的面容無處停息。
后來的幾天在電話里聽說爺爺可以走到樓下的館子吃飯了,還點了很多平日愛吃的小菜。我很高興,看來這次意外也是場平安的虛驚。可命運很喜歡和人開玩笑,當(dāng)我再一次見到爺爺?shù)臅r候,爺爺?shù)难矍耙咽怯篮愕暮诎?,走的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時光。曾經(jīng),嚴(yán)肅的爺爺、可愛的爺爺只是冰冷地躺在眼前,那種感覺像是針刺穿了心,傷口小得看不見,卻痛進(jìn)心的最深處。在長夜哭泣聲音上,夜空像塊黑色的緞,疼愛我的爺爺真的已經(jīng)離去。
奶奶一次次的嘆息直刺著我們的心。夜涼如水,觸及著疼痛。次日因落淚而濕潤的午后,也只能靜靜地目送爺爺遠(yuǎn)去…
爺爺走后,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似乎也帶走了奶奶的靈魂,她總把過去支離破碎的書信、年久掉色的舊物拿出來看。那段時間她的面頰不再緋紅,像個冷冰冰的雕像。應(yīng)該又想起了過往的歲月,那些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地方。漫長的時間如溫火,才漸漸把奶奶從冰凍的寒天解救出來,現(xiàn)年事已高,也沒有再回原來的部隊看過。
在我的印象中,爺爺長著一張俊秀的臉,眼睛小而有神,眼神中透著質(zhì)樸和純真,而那個樣子的爺爺如今封存在奶奶臥房墻上的相框里。照片經(jīng)過翻洗,有些輕微的褪色更加重了歲月的沉淀,奶奶美麗得像朵含笑出水的蓮,昔日的心底只能編成一首無聲的歌,把他們在茨坪村的時光都定格在了那里。
當(dāng)曾經(jīng)迎風(fēng)的笑靨成為珍貴,我如今也坐在那片十多年前的老地方對著天空安靜地發(fā)呆,仿佛再走幾步不長的路就是十多年前老人們在部隊的那間小平房,我極力地搜集著不舍將其寫下,想把這些點滴匯成悠長的詩,但我明白想把信寄到遙遠(yuǎn)的彼岸是件不可能的事。
編輯手記:
在散文寫作中,事物呈現(xiàn)出的風(fēng)貌總是和記憶有關(guān),散文中的內(nèi)容呈現(xiàn)的是記憶中的某種情緒、情感。因而有人說“散文的本質(zhì)就是記憶被記憶?!庇洃洷挥洃浀倪^程就是想象浸潤的過程,就是“當(dāng)下經(jīng)驗”滲透的過程,這也是散文“真誠性”原則的展現(xiàn)。而作品中的出現(xiàn)的那些物象、意象也是作者心靈、思想的一種展示方式。本期的四篇文章,都是對記憶的追溯描寫,雖然承載的意象各有不同,但都把“故鄉(xiāng)”定為寫作的主角,守望記憶中的故鄉(xiāng)。趙曉梅的《滇西北的記憶》寫得飽滿、真摯,在她對那些客觀的鄉(xiāng)村意象進(jìn)行描繪時,都帶著無限的情感和詩意,每一個物象后都寄托著一個故事、一份內(nèi)心世界的刻畫,眼觀物象,心起微瀾,韻味自然天成,讓所讀之人也不由地透過文字,體驗作者所堅守的那份美好。楊汝驊的《大理往事》和楊紹恭的《夢縈一水清源》的敘述都有一種穩(wěn)穩(wěn)的淡然之氣,語言樸素、語調(diào)安然,他們對生活的理解,對故鄉(xiāng)的理解,一切都自然平靜、質(zhì)樸真實、親切溫馨又充滿希望,品嘗其中的意蘊與韻味,會自覺地融入更深微的思想境界中,讀他們的文章如靜夜煨茶,平靜卻回味無窮。袁媛的《茨坪村往事》回憶兒時在祥云近郊的那段時光,講述爺爺奶奶的故事,細(xì)膩靈動的文字以及打到心坎里的感情表達(dá),讓全篇充盈著濃濃的溫情和想念;尤其難得的是,這篇文章的表達(dá)是很豐厚的,一些環(huán)境的描寫,作者的思考和感悟穿插其中,讓作品有了深度與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