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立帆+孫瑜
[摘 要]現(xiàn)場管理實際上是我們企業(yè)生產經營活動的基礎。同時,它也是企業(yè)整體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也出現(xiàn)了諸多的矛盾和問題。所以,建立良好的質量監(jiān)督體系式關系著建筑施工企業(yè)發(fā)展的命脈,做好現(xiàn)場施工管理是基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分析探討了加強基建工程現(xiàn)場施工管理的幾個環(huán)節(jié)。
[關鍵詞]基建工程 現(xiàn)場施工 管理方法
中圖分類號:TU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25-0194-01
在目前國際國內日益復雜的經濟形勢下,建筑業(yè)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yè),我國正加大基礎建設投入,建筑業(yè)及建筑市場將進一步規(guī)范及發(fā)展。建筑工程項目施工工程技術管理是建筑行業(yè)中一個不易解決好的問題,建筑工程項目從立項、規(guī)劃、設計、施工到竣工驗收,整個流程都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問題都可能影響到施工進度或工程質量,造成無法估量的財產經濟損失。加強工程技術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對于提高企業(yè)的市場競爭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1. 技術管理的基本理論
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管理,是以系統(tǒng)論觀點、科學方法,對施工技術構成要素和活動,進行計劃與決策、組織與指揮、控制與調節(jié)。施工技術構成要素,是各項技術活動賴以進行的技術標準與規(guī)程、技術情報、技術裝備、技術人才及技術責任等。技術活動,是熟悉與會審施工圖紙、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檢驗,直至建筑工程竣工驗收,包括了工程建筑全過程的各項技術工作。
2. 技術管理的意義
(1) 有利于提高企業(yè)的競爭能力、提高經濟效益的關鍵。
通過技術管理,保證施工過程的正常進行,使施工技術不斷進步,保證工程質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逐步改變施工企業(yè)的生產和管理面貌,提高企業(yè)競爭能力。
(2) 有利于結合工程特點和實際施工條件,選用先進合理適用的技術工種和施工方法,將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從根本上保證工程施工質量。
現(xiàn)今的建筑工程施工須具備技術條件和技術裝備,由企業(yè)的技術力量、技術管理水平來支撐和實施。
(3) 有利于達到工程建設預期的質量要求、使用功能要求和降低建筑成本的目標。
建筑類型、樣式繁多,規(guī)模要求各不相同,施工作業(yè)受天氣影響較大,復雜的多工種交叉施工、各項技術綜合應用、工序搭接較多,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加強技術管理,保證施工正常有序地進行。
(4) 有利于施工方案的優(yōu)化和施工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施工效率,加快速度,縮短工期。 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3. 技術管理的任務與作用
3.1 技術管理的主要任務
運用管理職能和科學方法,促進技術工作的開展。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國家的技術政策、法規(guī)和上級建設主管部門的有關技術工作指標的規(guī)定,科學組織各項技術工作,建立良好技術秩序,保證整個施工過程符合技術規(guī)范、規(guī)程的要求,并快速、高質量地全面完成施工任務。
3.2 施工企業(yè)管理中的技術管理作用
(1) 確保正常施工程序進行。
(2) 通過技術管理,不斷提高企業(yè)管理水平和員工技術業(yè)務,做到預見性發(fā)現(xiàn)和處理問題, 把技術和質量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之中,保證工程施工質量。
(3) 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能充分發(fā)揮施工人員及材料、設備的潛力,努力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和提升市場競爭能力。
4. 加強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管理的措施
4.1管理體系的建立
要使工程質量滿足需求,首先要從上至下建立嚴密的技術管理體系,使工程從招投標開始至竣工驗收各個階段實施科學有效的技術管理才能確保工程項目質量。其次應制訂規(guī)章制度,使技術管理工作有據(jù)可依,有章可循,并使各級技術人員各司其責,及時處理施工過程中技術問題以保證項目的過程質量和產品質量。
4.2 工程施工技術管理
施工過程中往往會由于施工方案考慮不周而拖延施工進度,影響施工質量,增加成本。因此,制定和審核施工方案時,必須結合工程實際,從技術、管理、工藝、組織、操作等方面進行全面分析考慮,力求方案技術可行、經濟合理、工藝先進、操作方便。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包括下幾個方面:
(1) 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與實施
施工組織設計是根據(jù)工程需要編制的技術經濟文件,用來指導工程施工全過程,可以在施工方法、人力、材料、機械、資金等方面進行科學合理的規(guī)劃,解決施工中技術難點,使施工在一定資源供應條件下,有組織、有計劃、有秩序地進行。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事先應熟悉已有的技術資料,了解顧客對工程質量、進度等各方面的要求和工程采用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然后針對重點項目編制施工方案,合理部署,統(tǒng)籌規(guī)劃。
(2) 圖紙審查
設計圖紙是工程施工的直接依據(jù)。施工前,應熟悉設計圖紙,了解工程特點和設計意圖、關鍵工程部位的質量要求,避免圖紙的質量隱患。在接到施工圖紙后應經過自審、互審和最后的會審,圖紙審查時,我們要注意施工圖紙本身的符合性,并結合實際情況對設計的合理性提出貼切而有突破性的技術建議,從而降低施工難度,加快工程進度。
(3) 技術階段設計圖轉換
隨著輕質高強材料的采用,建筑工程逐步向大跨度、輕質、高強、環(huán)保方向發(fā)展,很多構筑物采用了全鋼結構。而設計部門提供的圖紙大部分停留在技術階段的設計圖階段,因此需把技術階段的設計圖紙轉換為施工圖后方可施工。設計圖轉換給施工帶來極大的便利,方便施工。
(4) 工程變更
工程項目的實施過程中,經常會碰到業(yè)主要求的變化或現(xiàn)場施工環(huán)境、施工技術的要求的情況而產生的工程變更,工程變更常發(fā)生于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容易引起停工、返工現(xiàn)象,從而影響工程質量和進度,因此對工程變更進行有效控制和管理就顯得十分重要。
4.3 施工人員管理
施工人員作為施工行為的主體,員工素質是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首先應在項目部全體職工中樹立質量意識。其次,應確保項目部施工現(xiàn)場人員和投標文件中保持一致。再次在施工過程中,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最后結合分項工程的技術交底,做好質量教育。
4.4 材料質量控制管理
材料控制主要包括原材料、成品及半成品的控制。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質條件,材料質量是工程質量的基礎,加強材料的質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質量的重要保證。實際工程中,應從以下四個方面控制材料質量:
(1) 材料計劃的編制與執(zhí)行
按要求確定所需材料的品牌、材質、規(guī)格及數(shù)量,組織材料商供貨。
(2) 材料采購
控制材料的采購價格和質量,避免材料訂購不符影響施工進度。
(3) 材料的驗收分類堆放
根據(jù)實際現(xiàn)場情況及進度情況,合理安排材料進場,對材料做進場驗收,抽檢抽樣。
(4) 材料發(fā)放、使用追蹤、清驗
嚴格按照施工進度憑材料出庫單發(fā)放使用,并注意對易燃品采取相應的材料保護措施。
4.5 機械設備管理
施工階段必須綜合考慮施工現(xiàn)場條件、建筑結構形式、施工工藝和方法,經濟合理地選擇機械設備和工具,正確使用、管理和保養(yǎng)好機械設備,從而確保機械設備處于一個最佳使用狀態(tài)。
結語:
總而言之,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管理貫穿于整個建筑工程實施的過程,在工程項目實施中呈現(xiàn)極其重要的地位,我們不僅要努力做好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工作,還要與其它諸方面相輔相成、協(xié)調一致,從而使技術管理工作不斷得到完善和提高,為工程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可靠的技術保障。
參考文獻:
[1]林偉強.探討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的管理[j].四川建材,2008,(5):186-187.
[2]文超.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管理的理論與運用[j].科技信息,2009,(23):321.
[3]任玉杰.論建筑工程項目管理[j].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2009,(23):55-56.
[4]劉輝.如何加強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管理[j].建材與裝飾,2008,4:30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