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禮華
寶寶愛抓耳朵,背后有你可能不知道的秘密!
是否患有中耳炎
一些病毒與細菌常常隱藏在我們的體內或體表,當寶寶身體抵抗力下降時,它們會進入中耳引起感染。這時耳朵難受不舒服,寶寶就會揪耳朵打耳朵。
為什么寶寶容易患中耳炎呢?
它與孩子耳部的解剖生理密切相關。我們的身體里有一根細細的小管連接耳朵與鼻咽部,叫做“咽鼓管”,嬰幼兒時期,咽鼓管的發(fā)育不完善,形狀又短又直,管腔相對較寬,咽鼓管的一端即鼻咽部開口處就幾乎與鼻底相平,由于咽鼓管的這一特點,鼻咽部的細菌、病毒及痰液等很容易沿著咽鼓管進入中耳,特別是嬰兒呼吸道感染,更容易引起中耳炎,因此中耳炎發(fā)病率較高,許多寶寶都有過中耳炎的經歷,當寶寶摳耳朵時首先要排查中耳炎。
耳道里是否有“耵聹”
有些時候寶寶喜歡摳耳朵,可能是耵聹晃動引起嗡嗡的響聲、或者耵聹堵塞后產生耳悶、聽力異常等現(xiàn)象。
“耵聹”是怎樣煉成的?
耵聹俗稱耳屎,每個寶寶耳朵里或多或少都有耳屎,它是由耳道耵聹腺分泌的淡黃色東西,大多數(shù)呈薄片狀,少數(shù)如粘稠的油脂,俗稱“糖耳屎”。平時這些耵聹在耳道內,粘附外來灰塵,并滋潤保護耳朵皮膚。正常情況下耵聹借打哈欠、吃東西等下頜運動自行排出。有些孩子可能出現(xiàn)耵聹逐漸凝聚成團阻塞外耳道的現(xiàn)象,稱耵聹栓塞,俗稱“鐵耳屎”。
發(fā)現(xiàn)耳屎堵塞孩子耳朵怎么辦?
當寶寶常常揪耳朵時,家長可用小電筒觀察是否有耳屎阻塞。若流出來的糖耳屎,用棉棒輕輕擦干凈就行了,薄片狀的耳垢不必理它。用棉簽掏耳朵,很容易將耳屎推到里面去,甚至還可能傷害鼓膜。鐵耳屎還是找醫(yī)生幫忙取為好,一般需要軟化的滴耳液和專用的工具,耳屎取出問題就解決了,不需要使用藥物。
是否過敏引起了濕疹
寶寶的皮膚嬌嫩,抵御外界刺激的能力很弱。若寶寶經常揪耳朵,媽媽要看看寶寶是不是有這些情況:耳朵皮膚稍稍發(fā)紅,部分地方有潮濕感,有些還黏黏糊糊的,一些寶寶的耳朵孔里可能有淡黃色液體流出,估計孩子是皮膚過敏患濕疹了。皮膚一般癢感明顯,因此小兒會搔抓耳部,有些寶寶的濕疹會擴展到臉頰部、頭皮及驅干皮膚,影響睡眠和食欲。
耳朵長濕疹怎么護理?
建議媽媽給寶寶買棉質衣服,它刺激小,吸汗能力強,適合寶寶嬌嫩的肌膚。過敏體質的寶寶食物應清淡而富有營養(yǎng),不吃或少吃油膩食物。注意保持房間的清潔,房間角落、床下這些容易積灰塵的地方要打掃干凈。帶寶寶出門玩時,盡量遠離花叢,少接觸貓咪、狗狗等小動物。
異物進入引起不適
有時候寶寶喜歡揪耳朵,可能寶寶是吐奶后的奶漬、哭鬧后的淚水、洗澡洗頭的水流入耳道內;有時候寶寶出牙會有耳朵的輕度不適感;有時候可能是好動的寶寶對自己身體的探索與體驗;個別情況是小昆蟲飛到耳朵里等等。
如何緩解寶寶耳朵的不適感?
對因處理
中耳炎:
盡快到醫(yī)院看醫(yī)生,早期用藥,消炎止痛,耳朵不舒服的癥狀很快就會消失。
耵聹:
前面我們說過了耳垢的形成,一般而言不必理它,多數(shù)會自己出來的,只有“鐵耳屎”要滴入軟化液,使用專用的工具把耳垢取出來,揪耳朵的問題就解決了。
耳朵癢:
過敏體質或有過敏性家族史者,要避免各種外界刺激,如熱水燙洗,搔抓,日曬等,日常使用中性皮膚清潔品,經常使用嬰兒適合的保濕潤膚液,減輕皮膚癢等不適感。如皮膚過敏引起了濕疹,及時抹擦寶寶濕疹膏即可。
預防做好日常護理
1、衣著寬松,以棉質品為好。平常避免頭部皮膚暴露在冷風或強烈日曬下,天氣熱或活動后,孩子頭部容易流汗,及時抹干汗水,避免汗?jié)n刺激耳朵皮膚。
2、平衡飲食:選擇孩子容易消化的食物,最好是母乳喂養(yǎng)。添加輔食應逐漸增加品種,先試一種,待3-5日嬰兒適應后,再添加另一種。量由少到多,由淡到濃。過敏體質寶寶避免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
3、勤洗澡、剪指甲:孩子新陳代謝旺盛,出汗多,寶寶皮膚皺褶處如耳根部、頸脖、腋窩、腿根部容易積垢,洗澡不僅清潔皮膚,還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提高寶寶的環(huán)境適應能力。剪短指甲可避免寶寶搔抓皮膚導致感染。以養(yǎng)治未病,因此我們平時一定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健康,每天晚上不妨多泡泡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