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雪
(遼寧省建昌縣生態(tài)實驗林場,遼寧 葫蘆島 125300)
側柏容器育苗技術要點
冷雪
(遼寧省建昌縣生態(tài)實驗林場,遼寧 葫蘆島 125300)
側柏是遼西地區(qū)主要造林樹種,壽命長,適應性強,特別耐干旱、耐瘠薄。側柏容器育苗具有節(jié)約種子,管理方便,移植后成活率高的優(yōu)點。
側柏;容器育苗技術
采種的側柏母樹齡以20~50 a為佳,選擇在9—10月成熟的種子,種子千粒質量21.6 g。
交通方便,勞力充足、地勢平坦、排灌方便、肥力較好的沙壤土或輕壤土為宜,苗圃地應該距離林地或者造林地區(qū)比較近,能夠防止因長途運輸導致的苗木死亡和損傷等情況,提高成活率。
3.1 整地
營養(yǎng)土要細且碎,偏酸性,對有機土進行消毒處理,而后將有機肥和復合肥均勻撒在地表,然后機械旋耕,這樣能保證肥力均勻。
3.2 做床
床底要平整,步道高出床面20~25 cm,苗床寬1.0~1.5 m,長度可根據地形而定。苗床間步道寬30~50 cm,要堅實耐踩踏,這樣便于作業(yè)。
苗木培育目標不同,所選擇的容器規(guī)格與種類也存在著差異,首先要考慮苗木的發(fā)育與生長要求,其次是考慮苗木的生產成本。一般情況下選擇規(guī)格為8 cm×12 cm或10 cm×12 cm的塑料薄膜袋。袋底加2~3排小孔。
把發(fā)酵好的營養(yǎng)土用簡易工具裝入容器杯中,土要裝緊裝實,把裝滿土的容器杯整齊地放入苗床內,容器與容器之間要擠緊,防止?jié)菜畷r杯子傾斜。
將種子放入0.5%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2~3 h后撈出,然后放入40 ℃的溫水中浸泡24 h,把漂浮在水面上不飽滿的種子撈出。將浸泡后的種子撈出與等量的細沙攪拌均勻,放入背陰通風處挖的80~100 cm種子槽內貯藏,底部平鋪5 cm細沙,上部再蓋20~30 cm的細沙。
春季播種,4—5月上旬之前,經過處理的種子每667 m2播種10 kg左右,先將裝好土的容器杯灌上水,待水下沉后用小木棍在容器杯中間插一個1~1.5 cm的小坑,每坑播種3~5粒,然后將種子蓋住。
8.1 澆水
側柏苗期水分,應因生長季節(jié)和氣候變化來調節(jié),幼苗期水分消耗較少,但抗旱能力較弱,要量少次多,到速生期,當氣溫升高時澆水量加大,澆透后次數可減少。
8.2 間苗補苗
間苗可選擇陰天或傍晚后進行,每杯保留2~3株苗木,隨間隨補,補苗后及時澆水。
8.3 追肥根據苗木的長勢,不同生長期施以不同的肥料。速生期結合灌溉進行施肥,以氮肥為主,一般全年追施硫酸銨2~3次,每次667m2施硫酸銨4~6kg,后期以鉀肥為主,可促進苗木迅速生長和木質化,提高苗木質量。
8.4 除草
做到“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則,初期苗小采取人工除草,后期采取藥物和人工相結合的方法,化學藥劑采用35%除草醚(乳油)每平方米2 mL,加水稀釋后噴灑,第一次噴藥在播種后,相隔25 d后再噴灑一次,連續(xù)2~3次基本消滅雜草,每667 m2用藥量0.8 kg,當表土板結影響幼苗生長時,要及時疏松表土,松土深度1~2 cm,宜在降雨或澆水后進行,注意不要碰傷苗木根系。
8.5 病蟲害防治
本著“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幼苗出齊后,立即噴灑0.5%~1%的波爾多液,以后每隔7~10 d噴1次,連續(xù)噴3~4次可預防立枯病的發(fā)生。發(fā)生病蟲害時,要及時對癥防治,結合人工與藥物治療,必要時除去病株。
8.6 越冬防寒
入秋后,控制氮肥,增施磷、鉀肥,以提高側柏苗木的木質化程度,提高自身的抗寒能力。入冬寒潮來臨之前,先灌防凍水,噴防凍劑,做好樹體保溫工作,采取覆土、地面覆蓋遮陰材料加以保護。
1005-5215(2016)12-0097-01
2016-10-27
冷雪(1978-),女,遼寧葫蘆島人,大學,助理工程師,現(xiàn)從事林業(yè)財會工作.
S791.38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6.1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