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之文
香港“臥底”題材電影《使徒行者》對人物形象的藝術處理
曹之文
電影《使徒行者》劇照
電視劇版《使徒行者》于2014年熱映后便大受關注,打破了港劇網(wǎng)絡播放量和跨平臺收視率雙項紀錄,被譽為香港警匪劇的最后輝煌。《使徒行者》講述了一個警方尋找臥底的傳奇故事,隨著劇情深入,人物身份被一再反轉(zhuǎn),撲朔迷離的角色設置讓影片高潮迭起。今年暑期,電影版《使徒行者》震撼登場,導演設置了兩個全新的男主角——阿藍和少爺,從互相猜忌到惺惺相惜,二人生死相依的兄弟情成為了電影版的最大看點。除了創(chuàng)新地使用雙男主模式外,本片也秉承了電視劇群星薈萃的強大陣容,張家輝、古天樂、吳鎮(zhèn)宇等大牌影星紛紛加盟,讓這部集商業(yè)性與創(chuàng)新性于一身的作品更加值得一看。
雙男主模式在警匪題材影片中并不少見,經(jīng)典作品《毒戰(zhàn)》《無間道》中都或多或少的帶有這種傾向。顯然,警匪題材電影的重點本就是兩種力量的此消彼長,無論是雙雄爭鋒,還是強強對決,這些最為精彩的看點往往都發(fā)生在兩位男性角色間。同時,警察或黑幫團隊內(nèi)部的兄弟情義,也是香港警匪片的不老情懷,在資本交融和北上風潮中,屬于港片的義氣情懷漸漸被沖淡了,《使徒行者》正是希望能夠通過雙男主模式,著力刻畫阿藍(張家輝飾)和少爺(古天樂飾)之間令人感動的兄弟情誼。
阿藍和少爺在性格方面有著很大的相似性,盡管他們分工不同,阿藍是香港大學高材生,智商超群,心思縝密,外表看似儒雅文弱,卻總能在危急關頭冷靜分析,被稱為郭銘集團的“智囊”。少爺勇敢機敏,做事不按常規(guī),總是出其不意地給敵方致命一擊,是一位難得的勇將。他們一文一武,成為黑幫大哥郭銘最為信任的左膀右臂。但一通打給警察署的電話,將二人推上了信任的危機邊緣。兩年前,警方的刑事科總督察康道行遭到暗殺,為了保護五名臥底的身份,相關人員將臥底的資料全部刪除。臥底的身份從此變得撲朔迷離,由于警方已失去備案,任何人都可以冒充臥底。少爺正是在這個時候向警方聯(lián)絡,聲稱自己是臥底,許多有利線索紛紛指向少爺,但警方遲遲不能確定。因為,可靠線報證明阿藍和少爺中有一人是臥底,另一人則是冒充臥底的匪首。阿藍從出道以來一直深受少爺?shù)男湃?,被少爺一步步提拔,最后進入黑幫高層,取代了少爺?shù)牡匚?,阿藍的功高震主,早已在少爺心中埋下不滿,這通電話更加引起猜忌和懷疑,瞬間拆散了曾經(jīng)親密的伙伴。
隨著劇情的逐漸深入,二人在巴西與毒梟進行交易,真正的臥底阿藍發(fā)現(xiàn)少爺在冒充自己,他本有機會在此時就除掉少爺,但是念及多年的友誼,阿藍朝地面開了幾槍,正是這幾槍,組成了一段摩斯電碼,向警方探員Q sir(吳鎮(zhèn)宇飾)傳遞了真臥底的行蹤。被黑幫高層所拋棄的少爺和臥底阿藍逐步建立了統(tǒng)一戰(zhàn)線,面對郭銘所派來的殺手董先生(李光潔飾),二人默契配合,在小酒館中大展身手,暫時打倒了殺手,但出人意料的是,董先生隨后在街道上突然襲擊,阿藍為了保護少爺,在廝打中被卷入車下,與殺手同歸于盡。面對昔日同甘共苦的兄弟,少爺心中百感交集,他真正放下了個人恩怨和名利糾紛,跪在阿藍的遺體旁,深深地磕了幾個頭。華晨宇演唱的插曲隨即響起,空靈而高遠的聲音令人更加感動,這對兄弟曾無數(shù)次一同出生入死,也曾因為身份和名利互相猜忌,但是,面對危機,二人總能齊心協(xié)作,甚至為了保護對方犧牲自己。這樣的兄弟義氣是港片最獨特的情懷。
從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起,經(jīng)過無數(shù)優(yōu)秀香港警匪電影的共同努力,將兄弟情塑造為港片的一塊招牌,《警察故事》《英雄本色》這些膾炙人口的大作,都將跨越血緣的兄弟情擺在第一位。近年來香港警匪片的質(zhì)量開始下滑,許多作品想要復刻當初的情懷,但紛紛失利。在2013年的《掃毒》獲得成功后,《使徒行者》完美接過了接力棒。影片圍繞著“誰是臥底”的問題展開,但在最后,臥底的身份已經(jīng)不再重要,阿藍和少爺,這對歷經(jīng)磨難的生死兄弟,他們之間的深厚情誼才是真正的無價之寶。
《使徒行者》的主線劇情是圍繞著阿藍和少爺?shù)臓幎氛归_的,為了更加豐富這條劇情線的內(nèi)容,配角們紛壇登場,將臥底的身份串聯(lián)在一起,同時也突出了人物形象反轉(zhuǎn)的意外效果。
釘姐(佘詩曼飾)是本片中最為搶眼的配角,她聰慧可人、鬼馬精靈,不僅串聯(lián)起了臥底身份的線索,還一人承擔起整部影片的笑點??梢哉f,《使徒行者》取得不錯的口碑,釘姐這個角色的加入和佘詩曼的精彩演出功不可沒。釘姐本名丁小嘉,出身于香港社會的最底層,考上警校后任職于康道行手下,長期負責臥底的聯(lián)絡工作。表面上,她只是一個沐足店的老板娘,為人吝嗇,愛財如命到不肯放過任何一個顧客。實際上,她是刑事科安插的五名臥底之一,與聯(lián)絡員Q sir配合,尋找打入郭銘集團內(nèi)部的臥底蹤跡。作為本片最重要的線索人物,是釘姐接到了那個至關重要的電話,她是Q sir的下屬,也是臥底的聯(lián)絡人,溝通了歡喜哥、阿藍和Q sir三方面的勢力。這個形象非常貼近傳統(tǒng)警匪片中的女主人公,八面玲瓏,善于斡旋,能在很短時間內(nèi)成功搜集到各方的信息,同時也擅長搞笑,在危急關頭還能夠講笑話來緩解氣氛,但在戰(zhàn)斗能力方面不如男性角色,關鍵時刻需要他人上演英雄救美。Q sir無疑就充當了這樣一個英雄角色,他與釘姐長期配合執(zhí)行任務,二人日久生情,摩擦出了愛情的火花。Q sir是一個外冷內(nèi)熱的人,表面裝作滿不在乎,實際上對她的一舉一動都無比關心。身中數(shù)槍后,命在旦夕的Q sir微笑著向釘姐提出了分手,而釘姐則堅決的拒絕了他。槍林彈雨的考驗讓這對戀人更加珍惜彼此,即使在生離死別的關口,也不會放棄相守的誓言。在主線的兄弟情中,加入一段短暫而動人的愛情,既為影片增加了看點,也避免了喧賓奪主。
除去阿藍、釘姐外,本片還有一個隱藏最深的臥底,那就是作為反派出場的歡喜哥(許紹雄飾)。他的戲份不多,一共只出場了三次,每次出場都是代表黑幫高層人物前來完成清洗臥底的任務。歡喜哥在黑幫中的地位在阿藍和少爺之上,是最能夠接近郭銘集團核心的人,誰都沒能想到,他竟然是警方安排的最高層臥底。由于從事臥底工作的時間太久,甚至連歡喜哥自己都忘記了身份,他本質(zhì)上是一個非常善良且有愛心的人,即使雙手沾滿了鮮血,做多了殺人越貨的勾當,但當他看到一個可愛的孩子,還是會表現(xiàn)出滿心的歡喜。從他對釘姐的掩護同樣也可以看出歡喜哥本性善良,只是太久的與狼共舞,讓他忘卻了自己的本來面目,在黑幫摸爬滾打多年,幫助郭銘做下許多惡行,最后卻突然身份反轉(zhuǎn),殺死了黑幫頭目。歡喜哥這個角色擁有雙重形象,他究竟代表著正義還是邪惡,是一個難以品評的問題。
小英(張慧雯飾)、董先生等諸多配角盡管出場較少,但仍然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一部雙男主模式的電影,如果僅靠兄弟情誼支撐全片,難免過于單薄,需要在主線劇情之外設立許多的支線情節(jié),以達到豐富內(nèi)涵的目的。這一系列配角的出演,把喜劇元素和更多意外帶入了影片,增加了故事的看點。
近年來,IP改編的熱潮影響了許多地區(qū)的電影市場,香港也不例外。由于前有電視劇版《使徒行者》先入為主,觀眾自然對電影版有所期待,導演保留了電視劇中的一些內(nèi)容,同時在整體上進行再創(chuàng)新,塑造了阿藍、少爺?shù)热碌慕巧?,帶動了影片?nèi)涵的變動。
在電視劇版中,《使徒行者》是一場薛家強、卓凱、釘姐三人聯(lián)袂上演的臥底傳奇,電影版將主角換成了并列的阿藍和少爺,為了尊重原作,將人氣角色釘姐和歡喜哥起死回生,賦予了他們不同的性格,重新安插進電影版。這種做法可以說是一柄雙刃劍。釘姐、歡喜哥的加入,的確很好地豐富了影片的劇情,同時制造了各種看點。但是,將原著人物放入劇情完全不同的電影版中,導致了二者之間的互斥,歡喜哥本身是重要反派之一,卻強行變?yōu)榱俗畲蟮呐P底,反轉(zhuǎn)的程度過大,缺少前戲的鋪墊,在釘姐、阿藍之后,又出現(xiàn)第三個臥底,多數(shù)觀眾表示疑惑和太過突然。在相當有限的片長中,加入了過多的角色,導致本片在人物刻畫方面顯得有些薄弱,很多角色的背景和性格都一帶而過,缺乏鋪陳展開的空間,結(jié)局卻來得過早,削弱了人物間的情感表達。例如小英這個角色,她是Q sir的外甥女,也是阿藍的保鏢。年輕貌美的她對上司暗懷好感,這本可以作為一段獨立的感情戲展開,與釘姐和Q sir之間的愛情相應和,但是,小英從出場到中彈犧牲的時間過于短暫,讓這個角色還沒有在觀眾心中穩(wěn)固便轟然倒塌。就角色形象來說,小英也顯得過于柔弱,與打女應有的英氣形象不符。這兩方面的失誤,導致了小英這個角色塑造得不夠成功,有畫蛇添足之嫌。過多改編角色的加入,獨立在不同的支線上,沒有與兩位男主角形成的主線進行互動,是本片另一個令人遺憾之處。釘姐突然消失、歡喜哥鏟除頭目,這些重要劇情都沒有篇幅用來描寫,同時也與本片兄弟情的主旨缺少關聯(lián),使得配角的功能性被削弱,沒有能夠很好的突出兩位男主人公間的友誼。
與電視劇版相比,電影版《使徒行者》在畫面和場景上自然上升了一個層次,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這部電影中,觀眾不僅能夠看到港片中熟悉的場面,燈紅酒綠的香港夜場、紙醉金迷的澳門賭場,還能一睹真正的巴西風情。攝制組頂住了寨卡的壓力,進入巴西進行實景拍攝,將爆破、槍戰(zhàn)、械斗等一系列驚心動魄的場景真實的呈現(xiàn)給了觀眾,非常值得欽佩。阿藍和少爺前往巴西與當?shù)丶瘓F進行交易的鏡頭在里約熱內(nèi)盧貧民窟拍攝,在槍戰(zhàn)開始前,幾個航拍鏡頭就已經(jīng)充分調(diào)動了觀眾的官能感受。里約獨具特色的街頭涂鴉被融入了這場槍戰(zhàn)戲中,絢麗的色彩展現(xiàn)出拉丁民族的熱情奔放,也增強了視覺沖擊力。場面宏大固然是本片的搶眼看點,但是在場景方面的大量投入,一定程度上沖淡了劇情的敘事功能。
《使徒行者》的劇情本身就非常復雜,雙男主模式的特殊性更需要敘事清晰、節(jié)奏準確,本片在這方面的功力還有所欠缺。電影版存在的這些不足之處,可以作為警匪片IP改編的一些借鑒。
一句簡潔的“做兄弟,在心中”點名了這部影片的主旨,同樣是王牌對王牌,阿藍和少爺之間的兄弟情誼曲折而深刻。眾多配角人物的出場,更是下了一盤驚心動魄的好棋,突出了兩位男主人公的形象。盡管本片還有著許多不成熟之處,但是在商業(yè)化的制作中啟用傳統(tǒng)警匪片的雙男主模式,令人耳目一新,這種嘗試是導演銳意創(chuàng)新的一小步,也是追尋港片情結(jié)的一大步。
曹之文,男,廣東湛江人,廣西大學藝術學院講師,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