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波偉 張 毅
1. 天津工業(yè)大學紡織學院,天津 300387;2. 天津工業(yè)大學先進紡織復合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天津 300387
?
幾種緯編增強材料拉伸性能探討
吳波偉1,2張 毅1,2
1. 天津工業(yè)大學紡織學院,天津 300387;2. 天津工業(yè)大學先進紡織復合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天津 300387
在相同材料及編織工藝的情況下,用龍星電腦橫機編織四種不同組織結構的緯編針織物,分別對其縱橫向進行拉伸性能測試,探討其作為增強體的承載能力及紗線在織物中的強力貢獻率。結果表明:在研究范圍內,四種組織結構織物作為增強材料的優(yōu)劣次序為雙羅紋空氣層組織、羅紋空氣層組織、間隔組織、雙反面組織;增強材料中沿縱橫向受力的紗線越多,其強力越大,但并非呈線性關系;用無捻滌綸長絲編織的增強材料結構中,紗線的強力貢獻率相對較低。
緯編,增強材料,拉伸性能,應力,貢獻率
近年來,產業(yè)用紡織品在整個紡織行業(yè)中所占的比重不斷上升,其中紡織復合材料增強體占相當?shù)谋戎豙1-2]。緯編針織物[3-4]具有良好的成型性和延展性,可編織三維全成型產品,具有較好的抗沖擊耐疲勞性和高能量吸收性,而且生產效率較高。因此,以其做增強體的緯編針織增強復合材料已廣泛用于軍工、汽車、航天、航海、交通、建筑及醫(yī)療等領域[5-8]。紡織復合材料增強體主要起承載作用。本文主要對由雙反面組織、羅紋空氣層組織、雙羅紋空氣層組織和間隔組織編織的四種緯編針織物的拉伸性能進行研究,探討它們作為增強體的承載能力及紗線在織物中的強力貢獻率。
1.1 試樣編織
本文所探討的雙反面組織、羅紋空氣層組織、雙羅紋空氣層組織及間隔組織織物均用江蘇金龍公司的LXC-252SCV型12針龍星電腦橫機編織而成。編織時所用原料為海鹽海利環(huán)保纖維有限公司生產的半消光再生無捻低彈滌綸長絲(FDY),規(guī)格為R 33.33 tex(300 D)/96 f, 強力為9.78 N,并全根數(shù)為3根(無加捻),編織度目為85,上下羅拉拉力均為8,機速為30。圖1和圖2分別為四種組織的編織圖和實物圖。
(a) 雙反面組織
(b) 羅紋空氣層組織
(c) 雙羅紋空氣層組織
(d) 間隔組織
(a) 雙反面組織 (b) 羅紋空氣層組織
(c) 雙羅紋空氣層組織 (d) 間隔組織
四種組織織物的部分參數(shù)見表1。
表1 四種組織織物的部分參數(shù)
1.2 試樣拉伸試驗
試樣的拉伸試驗按照GB/T 3923.1—2013《紡織品 織物拉伸性能 第1部分:斷裂強力和斷裂伸長率的測定(條樣法)》中的試驗方法進行。試樣尺寸為50 cm×150 cm,試樣在環(huán)境溫度為20 ℃、相對濕度為(65±3)%的標準大氣條件下平衡4 h,然后在YG026D型多功能電子織物強力機上,分別沿四種組織織物的橫向和縱向進行拉伸測試,試樣夾間距為100 mm,加載速度為100mm/min。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由于針織材料的特點,裁剪的試樣邊緣的線圈易脫散,故在試樣縱、橫向的邊緣均勻地涂抹聚氨酯樹脂并烘干,以防止試樣邊緣線圈脫散對測試結果帶來的影響。
2.1 拉伸斷裂分析
應用Origin軟件得出四種組織織物的縱橫向應力差和斷裂伸長率差,如圖3所示。
圖3 四種組織織物的縱橫向應力差和斷裂伸長率差
由圖3中四種組織織物的縱橫向應力差可以看出,羅紋空氣層組織和雙羅紋空氣層組織織物的縱橫向應力差較小,雙反面組織和間隔組織織物的縱橫向應力差較大??椢锏目v橫向應力差異主要是由兩個方向的紗線受力斷裂方式不一樣而形成的,縱向主要承載的是線圈間的鉤結強力,而橫向主要承載的是紗線的拉伸斷裂強力。
由四種組織織物的縱橫向斷裂伸長率差可以看出,雙羅紋空氣層組織織物的縱橫向斷裂伸長率差最小。造成織物的縱橫向斷裂伸長率差異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織物的彈性、線圈密度和線圈長度。
針織復合材料的增強體應選彈性小、應力大且各方向的彈性和應力差異都小的織物為佳。因此,在相同條件下,綜合四種組織的緯編針織物用作增強材料的性能,其優(yōu)劣依次為雙羅紋空氣層組織織物、羅紋空氣層組織織物、間隔組織織物、雙反面組織織物。
2.2 織物中紗線承載能力分析
為了更好地觀察不同組織的緯編針織物中紗線的利用情況,對四種織物分別做縱向和橫向紗線受力分析。
若各種組織織物的每一橫行中實際受力紗線根數(shù)為m,每一縱列中實際鉤結線圈個數(shù)為n,則根據(jù)織物的橫密w和縱密c,可計算出試樣給定長度(5 cm) 內橫向實際受力紗線根數(shù)M與縱向實際鉤結線圈個數(shù)N:
M=mc
N=nw
應該說明的是,四種組織織物的縱向實際鉤結線圈個數(shù)如圖4所示,可以看出,在縱向受力拉伸時,雙反面組織織物中實際線圈鉤結個數(shù)與單面線圈個數(shù)相同,故n=1;羅紋空氣層組織為雙層組織,織物中實際線圈鉤結個數(shù)為單面線圈個數(shù)的2倍,故n=2;雙羅紋空氣層組織為雙層組織,且按1隔1編織,織物中實際線圈鉤結個數(shù)也為單面線圈個數(shù)的2倍,故n=2;間隔組織織物中的連接紗按1隔1襯墊方式織入,相當于在受力點上增強1根紗線,相當于增加了1倍的單面線圈個數(shù),故n=3。
四種組織織物的橫向受力紗線根數(shù)由圖1可知,雙反面組織[圖1(a)]的一個完全組織可以看作由2根紗線在正反面各編織一行線圈,故m=2;羅紋空氣層組織[圖1(b)]的一個完全組織可以近
(a) 雙反面組織 (b) 羅紋空氣層組織
(c) 雙羅紋空氣層組織 (d) 間隔組織
似地看作由3根紗線沿橫向彎曲并相互圈套成兩行線圈,但受力時,由于2根單面編織的紗線較短,1根兩面編織的紗線較長,故橫向受力的主要是2根單面編織紗線,m=1;雙羅紋空氣層組織[圖1(c)]的一個完全組織可以近似地看作由4根紗線沿橫向彎曲并相互圈套而成,在每一面都形成兩個橫行,但兩面編織的紗線按1隔1編織,用紗量和單面全編織的用紗量近似相等,故m≈2;間隔組織[圖1(d)]的一個完全組織可以近似地看作由4根紗線沿橫向彎曲并相互圈套而成,由于連接兩面的紗線按1隔1集圈,用紗量近似等于單面全編織的用紗量,故m=3。 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2。
表2 四種組織織物的縱橫向實際受力紗線數(shù)
從理論上講,織物的縱橫向受力紗線越多,其縱橫向的強力越高,表2中的數(shù)據(jù)驗證了表1中的強力排序,但增加的幅度并非呈線性關系,這是因為在不同的針織結構中,紗線的強力貢獻率不一樣。為了進行對比分析,測試了紗線的實際拉伸斷裂強力(29.18 N)和鉤結強力(60.33 N),以分析織物中的紗線強力貢獻率。根據(jù)表1和表2中的數(shù)據(jù),理論上可計算出增強材料中縱橫向單根紗線實際承受的拉伸力,從而計算出各組織織物中紗線的強力貢獻率。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3。
表3 四種組織織物的紗線實際強力與貢獻率
由表3可知,四種用于針織復合材料增強體的組織,其織物中的紗線強力貢獻率普遍較低,為30%~40%,僅羅紋空氣層組織織物橫向的紗線強力貢獻率達64.15%。這主要是由織物在受力拉伸時紗線的斷裂不同時性所造成的。若織物經(jīng)過后整理,使織物中的線圈分布均勻,則其紗線強力貢獻率必然增大。
(1) 在研究范圍內,四種組織織物作為增強材料的優(yōu)劣依次為雙羅紋空氣層組織織物、羅紋空氣層組織織物、間隔組織織物、雙反面組織織物。
(2) 四種組織形成的增強材料中,縱橫向受力紗線越多,其強力越大,但并非呈線性關系。
(3) 用無捻滌綸長絲編織的增強結構中,紗線強力貢獻率普遍較低,在30%~40%左右,僅羅紋空氣層組織織物橫向的紗線強力貢獻率達64.15%。
[1] 陶麗軍, 林鳳玲, 殷肖海, 等. 緯編針織增強復合材料的制備與研究[J]. 武漢科技學院學報, 2010, 23(4):4-7.
[2] WU W L, HAMADA H, MAEKAWA Z. Computer simulation of the deformation of weft-knitted fabric for composite materials[J]. Text. Inst., 1994, 85(2):198-214.
[3] 戴青春,胡紅. 緯編針織增強復合材料的拉伸性能[J].紡織學報, 2008, 29(1):58-61.
[4] 馬丕波,朱運甲,高雅,等. 針織結構復合材料的應用與發(fā)展[J]. 玻璃纖維, 2014(1):5-10.
[5] LEONG K H, RAMAKRISHNA S, HUANG Z M, et al. The potential of knitting for engineering composites—A review[J]. Composites: Part A, 2000,31(3):197-220.
[6] SAVCI, CURISKIS J I, PAILTHORPE M T. A study of the deformation of weft-knit performs for advanced composite structures. Part 2: The resultant composite[J]. 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0, 60(10):1943-1951.
[7] 羅以喜. 建筑用針織結構復合材料展望[J]. 江蘇絲綢, 2006(4):27-29.
[8] 王勃, 俊萬振, 江林穎, 等.維綸緯編針織增強體的設計與性能測試[J]. 紡織學報, 2001, 22(5):289-290.
Discussion on tensile properties of several kinds of weft knitted reinforced material
WuBowei1, 2,ZhangYi1, 2
1. School of Textile,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China;2. 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Textile Composites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Tianjin 300378, China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ame materials and knitting process, four weft knitted fabrics of different structures were knitted by using Long Xing computer knitting machines. Tensile tests along the said fabrics’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 were carried out respectively, and their carrying capacity as reinforcement and the yarn strength contribution rate in fabric were also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in the study area, priorities of four structures as reinforcement were double Milano rib, Milano rib, interval structures, purl stitch; the more yarn to force along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 of reinforced materials led the higher strength of fabric, but not linear; as to the reinforced material knitted with non-twist polyester filament yarn, the yarn strength contribution rate was relatively low.
weft knitting, reinforced material, tensile property, stress, contribution rate
2015-9-15
吳波偉,男,1989年生,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紡織材料與紡織品設計
張毅,E-mail: tianjinzhangyi@126.com
TS186.2
A
1004-7093(2016)06-0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