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武,鄭元亮,鄭 印,左長喜
(1大石橋市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遼寧 營口 115100;2大石橋市富元種子有限公司,遼寧 營口 115113;3大石橋市石佛鎮(zhèn)農業(yè)技術推廣服務站,遼寧 營口 115118)
富元粳3號是大石橋市富元種子有限公司于1999年以沈農988為母本、以水稻新品系營04k8為父本進行人工雜交,采用系譜法育成的水稻新品種。2009~2011年連續(xù)3 a參加品比試驗,2012年參加省預備試驗,2013~2014年參加省區(qū)域試驗,2014年進入生產試驗,2013~2014年在沈陽、遼陽、海城、盤錦、營口等稻區(qū)多點試驗表現(xiàn)穩(wěn)產、高產,2015年又在以上地區(qū)及河北省多點示范推廣并表現(xiàn)高產。2015年通過遼寧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在營口地區(qū)生育期158 d,屬于中晚熟品種,一般在4月上旬播種,5月中下旬插秧,8月上旬出穗,9月末成熟。
苗期葉色濃綠,葉片直立,株型緊湊,分蘗力強,株高103 cm,主莖16片葉,半緊湊、半直立穗型,穗長16.9 cm,穗粒數(shù)136.0粒/穗,無芒。
苗期根系發(fā)達,葉色濃綠,生長健壯,耐鹽堿,耐肥抗倒性強,抗寒性強;生育后期活稈成熟,不早衰。經沈陽農業(yè)大學稻瘟病課題組2013~2014年連續(xù)2 a接種鑒定,對稻瘟病綜合評價為抗。紋枯病較輕,稻曲病少發(fā)生。
經農業(yè)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杭州)測定,糙米率83.3%、精米率75.3%、整精米率64.9%、粒長5.0 mm、籽粒長寬比1.9、堊白粒率13.0%、堊白度1.7%、透明度1級、堿消值7.0級、膠稠度65.0 mm、直鏈淀粉含量16.0%、蛋白質含量8.5%,綜合評定為米質優(yōu)。
2009年品比試驗產量696.0 kg/667 m2,比對照品種遼粳9號增產10.3%;2010年品比試驗產量682.3 kg/667 m2,比對照品種遼粳9號增產9.7%;2011年品比試驗產量671.2 kg/667 m2,比對照品種遼粳9號增產9.5%。3 a平均產量683.2 kg/667 m2,比對照品種遼粳 9號增產9.8%。
2012年省預備試驗平均產量597.0 kg/667 m2,比對照品種遼粳9號增產17.7%。
2013~2014年 2 a省區(qū)域試驗平均產量669.8 kg/667 m2,比對照品種遼粳 9號增產5.8%。
2014年省生產試驗產量688.6 kg/667 m2,比對照品種遼粳9號增產5.3%。
2014年生產示范,在營口稻區(qū)生產示范近10.7 hm2, 平均產量 750.3 kg/667 m2;2015 年在河北、盤錦、營口等稻區(qū)多點生產示范,平均產量750 kg/667 m2左右。
富元粳3號屬大穗型中晚熟品種,分蘗力強,產量構成因素合理,豐產性好,綜合性狀好,因此,在栽培技術管理上必須適時抓早,爭取有效穗數(shù),提高結實率,增加千粒重,良種良法相配套。
當外溫穩(wěn)定通過5℃時(遼南稻區(qū)約在4月上旬)開始播種,稀播培育壯秧,手插旱育苗播干種200 g/m2、機插旱育苗播干種60 g/m2,同時做好種子消毒,用好水稻壯秧劑、調制劑和苗床除草劑??茖W確定插秧時的秧齡期和葉片數(shù),手插秧齡期應在40 d左右,葉片數(shù)4.5片左右;機插秧齡期應在 30~35 d,葉片數(shù) 3.2~3.5 片。
當外溫穩(wěn)定通過15℃時 (遼南稻區(qū)約在5月中旬)開始插秧,一般肥地早插,株行距30.0 cm×16.6 cm,3~4苗/穴;薄地晚插, 株行距 30.0 cm×13.3 cm,4~5 苗/穴。
總施氮肥量 (以硫酸銨計算)85 kg/667 m2,插前底肥施氮量占總量的35%~40%,并施磷酸二銨 15.0~17.5 kg/667 m2或過磷酸鈣 55~60 kg/667 m2;返青肥施硫酸銨 15 kg/667 m2、鉀肥 15 kg/667 m2;第一次分蘗肥施尿素10 kg/667 m2、硫酸鋅 1.5~2.5 kg/667 m2、硅肥 25~30 kg/667 m2,第二次分蘗肥施尿素10 kg/667 m2;穗粒肥施尿素2.5 kg/667 m2左右。
重點對水稻的“三病”、“三蟲”、“三草”加強防治。“三病”即水稻紋枯病、稻瘟病、稻曲??;“三蟲”即稻水象甲、二化螟、稻飛虱;“三草”即稗草、野慈姑、水綿。病蟲防治做好預測預報,抓住防治時期,科學選藥,科學配方,科學施用藥量。草害防治要根據草發(fā)生的時期、特點及水稻生長時期,科學選藥,抓住防治時期,避免、減輕藥對水稻生長發(fā)育的影響。
水稻全生育期實行淺、濕、干間歇灌溉。苗期做到旱育旱管,培育壯秧;返青到分蘗期淺水管理,促進返青和分蘗;分蘗末期適時晾烤田,控制無效分蘗,促進生育轉換,增加有效穗數(shù);分蘗盛期、孕穗期、抽穗開花灌漿期做到保持水層,不能斷水,滿足水稻生理生態(tài)需水;成熟期干濕結合;后期斷水不宜過早(收割前7 d左右)。嚴格控制水質質量標準,苗期氯離子含量不能超0.3‰,返青期不能超0.5‰,分蘗期以后不能超0.6‰。做到水稻生育期間勤換水,杜絕一口水插秧和只灌不排的現(xiàn)象。
根據該品種的生育特點,在水稻出穗后,噴施2~3遍磷酸二氫鉀或其它促早熟激素,以提高結實率,增加千粒重,達到穩(wěn)產高產。
適宜在遼寧省沈陽以南中晚熟稻區(qū)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