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英
摘要:目的:為了減少牧畜發(fā)生口蹄疫時的危害與經濟損失,本研究通過對貴州省2010年至2013年對牧畜進行預防接種后與接種前的死亡率進行對比分析,來探討相應的防治措施,提高畜牧業(yè)的生產質量,以確保廣大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方法:隨機選擇貴州省某縣的牧畜作為研究對象,對其畜牧防疫站的基礎記錄資料進行分析研究。并采用統(tǒng)計學方法對對牧畜預防接種后與接種前的存活率進行對比分析。結果:對牧畜進行預防接種后,牧畜的存活率明顯提高,死亡率逐年下降,牧畜發(fā)生口蹄疫現(xiàn)象得到較好的控制。結論:對牧畜進行預防接種,對于防治口蹄疫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因此,政府及相關部門應該建立并健全日常應急管理制度和基層牲畜防疫體系,并依據口蹄疫的流行病學特點,從傳染源、傳播途徑與易感性等三方面制定具體的防治措施。
關鍵詞:貴州;牲畜;口蹄疫;防治措施
口蹄疫(Food And Mouth Disease),簡稱FMD,是一種高度接觸性、熱性而且急性的嚴重傳染病,主要表現(xiàn)為牛、羊、豬等主要家畜或是和其它家養(yǎng)以及野生的偶蹄動物共患的一種嚴重傳染性疾病。其易感動物非常多,其中要以牛最易感,人同樣可以患病。家畜發(fā)生口蹄疫后的臨床特征主要是在其口腔黏膜、乳房皮膚、蹄部等部位和發(fā)生水皰性疹。由于該病傳播速度快而且途徑較多,一旦未控制住疫情,即可造成人類感染以及巨大的經濟損失與政治影響。近些年來,我省曾受到幾次口蹄疫的侵襲,為了減少牧畜發(fā)生口蹄疫時的危害與經濟損失,按照我國《動物防疫法》的要求,對口蹄疫采取了強制免疫。相關部門開始全面連續(xù)地對管轄區(qū)域內的豬、牛、羊等家畜進行口蹄疫疫苗的強制性免疫預防性接種。為了更好地提高畜牧業(yè)的生產質量,保證人民健康,本研究通過對貴州省2010年至2013年對牧畜進行預防接種后與接種前的死亡率進行對比分析,來探討相應的防治措施,現(xiàn)報告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隨機選擇貴州省某縣的牧畜作為研究對象,選擇口蹄疫最易感動物(牛、羊、豬)進行分析,調取該縣2010年至2013年期間畜牧防疫站對牧畜進行預防接種的基礎記錄資料進行分析研究。2010年至2013年期間對牧畜進行預防接種后的家畜存活情況見表一。
2.研究方法。調取該縣2010年至2013年期間牧畜在未進行預防接種或預防接種前的死亡率情況的基礎數據,并采用統(tǒng)計學方法對牧畜預防接種后的死亡率進行對比分析。
3.數據處理。本次數據采用SPSS18.0軟件對本研究的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的分析,防疫后組和防疫前組的檢驗結果對比采用卡方檢驗,當p<0.05時,則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二、結果
經過對基礎數據的研究,得到牧畜2010年至2013年期間在防疫前的死亡率分別為:牛(2.1347%、1.9676%、0.7998%、0.4465%);羊(2.6754%、1.7862%、0.8653%、0.5231%);豬(2.0086%、1.8743%、1.1123%、0.6431%)。然后將該資料數據與防疫接種后的牧畜死亡率進行統(tǒng)計學的卡方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12組數據間的對比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即牛、羊、豬在2010年至2013年期間防疫接種后的死亡率均顯著低于防疫前的死亡率。見表一。
三、討論
1.口蹄疫的流行特點與診斷要點
FMD的病原體是口蹄疫病毒,主要是通過直接和間接接觸來傳播,其傳染源眾多,病豬、病羊、病牛等牲畜的各種組織和排泄物均具有傳染性。流行方式多為蔓延式和周期爆發(fā),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病,以春秋季節(jié)多發(fā);不同年齡的牲畜易感程度有區(qū)別,其中年幼者發(fā)病最為嚴重,且死亡率高。在牲畜的蹄叉、蹄冠、鼻鏡、乳頭等部位出現(xiàn)水泡是口蹄疫的特征性癥狀。其在發(fā)病初期體溫為40-41℃,食量明顯減少且出現(xiàn)跛行。對其進行解剖檢查可以發(fā)現(xiàn)病變部位主要在心臟,并且心包積液和心肌切面可見淡黃色或灰白色斑點或條紋,心包膜有出血斑點。
2.防治措施
表1的結果顯示,牛、羊、豬在2010年至2013年期間防疫接種后的死亡率均顯著低于防疫前的死亡率,提示對牧畜進行預防接種能夠有效地控制口蹄疫疫情,并降低牧畜的死亡率。為了更好提高畜牧業(yè)的生產質量,減少口蹄疫發(fā)生時造成的經濟損失和政治影響,也為了確保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筆者建議:首先,各基層畜牧防疫站應該全面落實我國《動物防疫法》的要求,對口蹄疫采取強制性免疫防疫。其次,應該建立并健全口蹄疫發(fā)生時的一套應急處理方法,以應對突然爆發(fā)的疫情,并加強防疫工作者的知識培訓以及基層防疫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數據網絡完善。最后,省級相關部門應該加大對口蹄疫的防、檢、監(jiān)力度,建立長效防疫機制。不僅是要加快牲畜管理體制改革,而且要強化疫情的日常監(jiān)測,當疫情發(fā)生時,要堅持“早發(fā)現(xiàn)、嚴封鎖、及時捕殺”的原則以控制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