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鴻
【摘要】在服務型政府構建過程中,由于工作內容、考核方式等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領導干部的行政心理受挫,出現(xiàn)消極態(tài)度和低下工作能力等心理問題。心理資本建設是調節(jié)和消除服務型政府構建中領導干部心理失衡問題的重要方法,通過心理資本建設,能夠促進領導干部以積極行政心態(tài)投身服務型政府的構建中。
【關鍵詞】新公共服務理論 心理變革 心理資本建設
【中圖分類號】D6 【文獻標識碼】A
新公共服務理論從市場經(jīng)濟的視角對行政價值和理念進行重塑,強調民主公共利益和公眾權利,政府不是掌舵者而是服務者;公共利益不是公共管理的副產(chǎn)品而是公共管理的根本目的;新公共服務理論對民主價值作出了全新定位。心理資本是指個體在成長與發(fā)展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積極心理狀態(tài),有利于促進個體不斷提升自我,是重要的競爭優(yōu)勢資源。
心理資本四項核心要素是:自信,即應對挑戰(zhàn)和變化的勇氣與信心;樂觀,即個體的積極信念的思維方式;希望,指個體為實現(xiàn)既定目標而愿意積極努力的動機狀態(tài);韌性,即個體在面對挫折失敗困境能夠迅速恢復積極應對和轉變。行政部門領導干部心理資本主要是指領導干部在工作崗位上和工作當中所展現(xiàn)出的積極健康心態(tài),心理資本已成為超越社會資本和人力資本的關鍵心理要素,是領導干部提升工作績效和加強團隊建設的重要資源。
服務型政府構建中領導干部心理問題
第一,落差心理問題。受傳統(tǒng)“官本位”不良思想侵襲,致使領導干部隊伍中滋生了“官、貪、霸、酸”等不良風氣,這與我國當前服務型政府構建中要求領導干部放下架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要求相違背。從以往的人人敬畏轉變?yōu)榉杖巳耍瑱嗪屠霓D變很容易令領導干部出現(xiàn)嚴重的落差心理,工作效率下降,影響正常運轉。
第二,擔憂心理問題。以往對領導干部的工作績效只要不犯大錯這就是個“鐵飯碗”,工作上出現(xiàn)庸怠懶政。而在服務型政府中實行行政問責制等,徹底打破了以往領導干部敷衍塞責的工作態(tài)度與方式,相應的也增加了領導干部的恐懼緊張感,形成擔憂、焦慮不良心理。
第三,戒備心理。服務型政府構建背景下,政府工作理念和環(huán)境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領導干部的行政心理也有了微妙轉變,一定范圍一定程度競聘制選舉制的出現(xiàn),在政府機構內部出現(xiàn)一些歪曲的競爭心理。領導干部容易出現(xiàn)較強戒備心理,與上下屬之間產(chǎn)生信任危機。
新公共服務視野下領導干部心理資本建設的重要性
從個人層面來看,首先,有利于防治心理問題和緩解不良情緒。在過往傳統(tǒng)的心理研究中,我們的焦點一般是狹隘的心理問題,而個體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是動態(tài)發(fā)展的,這意味著個體具備積極改善心理環(huán)境的能力。2015年我國非正常死亡官員人數(shù)至少達27人。心理資本建設有利于將這些心理問題扼殺在萌芽階段。
第二,積極樂觀的心理資本是提升個人工作效能的重要保障。在傳統(tǒng)消極行政心理狀態(tài)下,領導容易心理疲勞,表現(xiàn)為工作被動、工作效率不高、注意力不集中、易怒失眠等等。只有當領導干部具有積極樂觀的心理資本后才能愉悅地開展工作,從而積極投身于公共服務工作。
從組織層面來看,第一,影響政府形象。領導干部作為推動服務型政府建設最具影響力的“能動單元”,是社會公眾評價政府形象和政府工作質量的首要依據(jù),領導干部的自我管控能力與心理資本是影響社會公眾“公共服務體驗”質量的關鍵因素。
第二,有利于增強下屬信任感。具備良好心理資本的領導相應的具有很強的積極心理構建能力,向下屬展示積極樂觀的一面。領導干部勇于挑戰(zhàn)困難、關心下屬、追求卓越的行為會在無形中感染和鼓舞下屬,令下屬對領導干部產(chǎn)生依賴,從而自愿接受領導干部的言語行為和決策,并自愿付諸努力實現(xiàn)目標。
第三,心理資本是政府創(chuàng)新服務方式的重要動力。領導干部是服務方式創(chuàng)新的主體,持續(xù)保持良好的心理資本能夠為政府創(chuàng)新注入持續(xù)的競爭活力。
領導干部心理資本建設路徑
增強領導干部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是指個體對自身在特定情境下是否具備能力完成某項任務的期望。讓領導干部在實踐中體會成功的喜悅,積累成功的經(jīng)驗,是進行領導干部心理資本建設的最佳途徑。因此要想法設法為領導干部創(chuàng)設觀察與自己背景能力相似者通過持續(xù)努力取得成功的案例,積極引導領導干部身邊的親朋同事對其優(yōu)秀品質進行暗示評價,以提高領導干部自我認知、自我控制和發(fā)展的能力,引導領導干部為實現(xiàn)自我期望提供強大的心理支撐。
建立社會支撐體系塑造平和心態(tài)。領導干部應當主動構建自身的社會心理支撐體系,在工作之余抽出時間加強與親朋好友和上下級之間的溝通,爭取得到相互理解與支持,尤其應當重視家庭在調節(jié)不良行政心理的作用。
構建服務型行政心理激勵模式。顯性激勵主要是指政府部門根據(jù)領導干部的工作績效和工作能力給予恰當?shù)膱蟪辍k[性激勵是指領導干部晉升、社會地位和發(fā)展前景,以及與之相關的薪酬激勵。內在激勵是指領導干部的自我提升與努力。領導干部受到榮譽感和責任意識的驅動,將服務型政府的構建工作看作實現(xiàn)自身價值的必要條件,因此就是會在工作中感到快樂與滿足,進而自發(fā)努力工作。監(jiān)督激勵是結合領導干部工作性質所設定的,甚至可以說是領導干部激勵機制所獨有的,來自于組織內部和組織外部的監(jiān)督是確保領導干部努力工作的重要機制。既能確保領導干部工作效能的提高,也能有效地對領導干部的工作績效進行準確評估,優(yōu)化彌補其它激勵手段的不足,同時還能激發(fā)領導干部的工作積極性。
對領導干部實施目標管理。心理資本建設強調的希望要素就是基于目標、手段和意志相互作用生成的一種動機狀態(tài),包括領導干部達到目標的信念與決心。對領導干部實施目標管理,首先要制定充滿挑戰(zhàn)的目標,再將目標分解為相對容易達成的小目標,并針對小目標制定實施計劃。在努力促成目標達成中應注重引導領導享受其中樂趣,并非僅關注結果。實施目標管理過程中應注意如下問題:第一鼓勵領導干部在困境面前堅持到底,避免半途而廢;第二讓領導干部明白一旦最初設定方法不利于目標達成時,應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進行應對或者適當調整既定目標。
暢通機制,掃除領導干部心理資本建設障礙。首先,暢通領導干部失衡心理防范機制。開展心理健康培訓,幫助領導干部更好地掌握下屬和群眾心理活動規(guī)律,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幫助領導干部全面了解自身特質,形成正確的自我認知,同時對外部環(huán)境做出正確的評價,找準自身的職業(yè)坐標,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與組織需要間的高度契合,進而化解領導干部隊伍中普遍存在的高升遷期望與低升遷概率的矛盾。其次,暢通領導干部失衡心理排查機制。領導干部應掌握心理調適方法,在高強度工作壓力之下,排減負能量,增加負能量滋擾的免疫能力。同時,在組織中應當建立心理咨詢服務機構,通過測評篩查,科學地了解分析領導干部的心理動態(tài)。
最后,暢通領導干部失衡心理干預機制。積極關注領導干部隊伍心理健康狀態(tài),通過心理干預、開設心理交流站等方式,提升其心理資本水平,促使領導干部以積極良好的行政心態(tài)投身于服務型政府的構建中,并在組織內部發(fā)揮表率模范作用,引導其他公務人員積極主動為服務型政府的構建作出貢獻。
(作者單位:中共福州市委黨校)
【參考文獻】
①韓勇:《領導干部心理資本結構的本土化探析和中西對比——以廣西處級領導干部為例》,《領導科學》,2010年第29期。
②王洪春,李德:《轉型期領導干部心理壓力與原理分析》,《理論學習與探索》,2011年第2期。
責編/王坤娜 美編/楊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