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聞天和陳毅在外交部
我回到外交部就聽說陳毅一再提出想做外交工作。但在他的分工中除常務外有政法、文教、科學院和部分國防,卻沒有外交。1955年隨周恩來出席萬隆亞非會議,1956年在黨的八大會上就國際形勢和外交政策作發(fā)言,陳毅要做外交工作的大局就已基本上看定了。但不知由于什么原因,直到1958年2月才宣布他代替周恩來兼任外交部長。
對于陳毅來外交部,張聞天早就料到了,估計他的心情會是復雜的。他固然是個能上能下、不計較名義和地位的人,但是明顯地得不到信任,恐怕總會感到不那么愉快。對于和陳毅相處,我看他也是矛盾的。一方面,他一直聽說陳毅坦率直爽,以為比較容易相處;另一方面,兩人終究沒有共過事,不完全能摸準對方的脾氣。為了確定今后走向,在陳毅上任前他先去摸了一下底,主動找陳懇談。張聞天認為自己應該在工作上“盡量后退一些,請他抓起來”。
張還為部長每天來上班作好準備。辦公廳給新部長收拾了一個全部最大的辦公室,并根據(jù)他的愛好,買了一些古色古香的書柜和一批線裝書。至于張聞天自己,為了讓陳毅更多和更放手地抓工作,減少可能的干擾,在陳毅來后采取了幾項他所說的“盡量后退一些”的措施。一是建議設兩個常務副部長:自己仍然留任,但偏重于形勢和政策的研究。二是從每天上下午上班改為只上午上班。三是成立綜合業(yè)務組。但是后來的事實證明,張聞天對陳毅的思想作風并不了解。陳毅上任后除去頭幾天來部里主持開了幾次會以外,并沒有來外交部上班。
陳毅和張聞天的作風大不相同。張聞天始終保持著知識分子和文化人(是作家而不是詩人)的氣質。陳毅則是將軍(元帥)加詩人,作風顯得粗獷和豪放,工作放手,不拘細節(jié),容易得到干部和群眾的歡迎,但有時在外交場合就顯得不完全適應了。這里順便舉兩個例子。一是1965年9月舉行中外記者招待會的談話。其中提到:讓美國帝國主義、蘇聯(lián)修正主義、日本軍國主義、印度擴張主義一齊都來吧,趁我們這些老家伙還在,干脆打完了再建設。當時可是嚇了外國記者一跳。但據(jù)說得到毛主席的賞識。二是1962年關于老撾問題的日內瓦會議期間,一天印度代表團團長、國防部長梅農來訪。這位老兄有點瘸,拄了個拐棍。陳老總起身接待時開玩笑說,大家在討論解除武裝,你怎么還帶著“武器”(指拐棍)。梅農聽了翻譯,扭頭就走,怎么解釋也消不了氣,弄得很尷尬。陳毅當部長,并不像跟張聞天說的那樣,“部里什么事情都要管”,而是部里的日常工作基本不管。一些重大問題如炮打金門和中美會談,反而是周總理在直接抓。
《年譜》載明他們共事的1958年和1959年,陳毅更多的是對外賓的歡迎歡送、接見陪見、設宴赴宴、參觀訪問,看不到在外交部主持研究形勢、政策和內部業(yè)務的條文。張聞天正好相反,對外活動比較少,而參加有關形勢政策及外交業(yè)務的討論會或找相關人員談話則比較多。這種差別很大的兩種作風和性格,不發(fā)生矛盾和沖突那才怪呢。這就是1959年廬山會議后張聞天所檢討的:“但是后來發(fā)現(xiàn)我后退了,他(指陳毅)對我有不滿,說我遇事推諉。對他的意圖,我一時摸不清楚。”其實,根據(jù)陳毅的性格和作風看,他的“意圖”很清楚,就是只進行些大面上的活動,外交部的一切工作仍照以前那樣由張聞天等幾個副部長和各單位去辦,他主要是承上啟下,對重要文件向上照轉,再大一點的事情自有周總理以至毛主席抓。所以張聞天的“后退”,很快就使矛盾表面化了。
陳毅來部三個多月,外交部召開了務虛會。在討論了一天解放思想和外交躍進之后,陳毅號召大家給部領導提意見。在陳毅的一再要求下,張聞天在十多天后有準備地對總理的領導加以充分肯定后提了三點意見,即:對具體事務和技術性工作抓得多,對形勢政策研究不夠;黨組會開得少了;同部內各級干部聯(lián)系接觸少了。這時,不料陳毅話鋒一轉,批起了張聞天,并且從延安整風講起,第一次公開講出了毛澤東對張聞天“狹、高、空、怯、私”五個字的指責。由于從來沒聽說過,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都感到很吃驚。接著大家對張聞天提了一些意見(因他長期主持常務,人們意見多點也是自然的)。在張聞天第二天被迫作出四點檢討后,事情才告結束。不過從表面上看來,陳毅和張聞天兩個人對這件事好像都沒有怎么在意,一切還是原來的樣子。
(摘自人民日報出版社《從延安一路走來》)
《余秋里回憶錄》記載,長征過草地時,“我們紅二方面軍與紅三十二軍相遇同行。紅三十二軍軍長羅炳輝不知用什么方法捉到幾只田鼠,請我吃了一頓田鼠肉。在我的印象里,那是最好吃的一頓美味佳肴了。在當時的情況下,饑餓死亡,時刻在威脅著每一個人。為了活下去,凡是能吃的東西都吃了。有一次,戰(zhàn)士找到一面破鼓,把鼓面割下來用水煮著吃,又硬、又苦、又澀,真是難以下咽”。
陸定一是無錫人,家鄉(xiāng)口音很重。有一次他在延安作報告,多次談到托洛茨基。
臺下的同志聽完報告,邊出會場邊四處打問:兔子吃雞怎么回事?只聽說過黃鼠狼吃雞,可從來還沒聽說過兔子會吃雞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