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驍
五歲前,我家住舊口,對面是聶媽媽一家。直到今天,媽媽還常提起她:“能碰上這樣的鄰居,我真好福氣!那時候,我們都放了一把備用鑰匙在對方家里,跟自家人一樣親!”媽媽說的這些我都不大記得了,印象最深的是到她家串門兒。
那時,我家還買不起冰箱,聶媽媽家的冰箱就成了我的“百寶箱”,里面的寶貝多著哩:棒棒冰、雪糕、冰淇淋,還有我最愛的果凍布丁。每天,我都要到聶媽媽家去串門,有時,一天要跑好幾趟。到后來,只要我在家,她就把大門打開。冰箱里各色各味的果凍布丁也從沒斷過:香橙味、菠蘿味、水蜜桃味、草莓味……那份冰爽、酸甜,至今還留在我的記憶里。
后來,我家搬到了沙洋,好福氣也跟著搬來了。上周六,媽媽把棉被拿到樓下曬。等她聽到雨點聲,慌忙跑下樓時,卻看到對面樓上的賀奶奶吃力地抱著我家的棉被往回走。媽媽趕緊上前接過棉被:“怎么好意思勞煩您呢?謝謝,謝謝??!”“謝什么?。∥疫€以為你上街了!”她們正說著,一樓的王奶奶也走了過來:“賀奶奶,您還曬了什么?我也來搭把手。您身子虛,只管喊一聲!”原來,她誤會了,以為是我媽媽幫著賀奶奶收棉被。等媽媽解釋清楚了,三個人都笑了,親親熱熱又說了好一陣子話。
前幾天,媽媽忘了買鹽,等炒菜時才想起。我下樓去買,不巧,鹽賣完了。我正著急,對門劉媽媽下班經(jīng)過這兒,知道后,牽起我就走:“我家還有好幾包,你拿一包回去!”我有些不好意思:“您說我媽媽這記性,上次燒魚她忘了買姜,不也是到您家拿的?”“別這么說你媽,她不是工作忙嗎?再說,你們也常幫助我們??!能幫上這點兒小忙,劉媽媽還高興哩……”“遠(yuǎn)親不如近鄰”,真是這樣,劉媽媽和胡伯伯的女兒彥君姐姐每次從香港回來,還有逢年過節(jié)時,總不忘給我捎回大堆好吃的;胡伯伯每次釣魚回來,總不忘和我們一起分享“戰(zhàn)利品”……
從小到大,從舊口到沙洋,我家的“好福氣”就從未走遠(yuǎn)!我怎么舍得讓它走遠(yuǎn)呢?我會好好地把它復(fù)制、粘貼,再復(fù)制、再粘貼……
點金石
小作者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從文題入手,按照先分后總的結(jié)構(gòu)布局謀篇,選擇精當(dāng)?shù)牟牧蟻砝C“我”家好有福氣。一系列溫馨的鄰里小故事,驗證了那句俗語:“遠(yuǎn)親不如近鄰?!苯Y(jié)尾總結(jié)全文,從“我會好好地把它復(fù)制、粘貼,再復(fù)制、再粘貼……”可以看出小作者對鄰居給予的幫助倍加珍惜,進(jìn)而間接地體現(xiàn)了“我”家的確有好福氣。(姜廣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