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旺
華為在全球五大智能手機品牌中位列第3名,繼續(xù)引領國內自主品牌手機搶占海外市場
中國海關數(shù)據(jù)顯示,2016年1~6月,我國手機出口總量和總值均出現(xiàn)明顯回落。其中,出口量為5.8億部,同比下降1%;出口平均價格約為79.6美元/部,同比下降13.9%;受出口平均價格回落影響,出口額大幅下降14.4%,為462.5億美元。
全球市場需求放緩,出口增長壓力加大
根據(jù)市場研究機構IDC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2016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分別為3.343億部和3.433億部,同比增幅分別為0.2%和0.3%,接近于零的增幅說明全球智能手機需求正在見頂。就2016年的增幅,該機構預測值從年初的5.7%下調至3.1%,數(shù)量為14.8億部。
智能手機普及率提升致市場需求降溫是主要原因。根據(jù)皮尤研究中心全球抽樣計算,西歐、北美等主要發(fā)達地區(qū)智能手機普及率普遍達到70%的較高水平,其中最高的為韓國,達到88%;非洲、東南亞等地區(qū)較低,普及率僅有20%,甚至更低,但對市場拉動作用較弱。
作為全球手機重要的生產(chǎn)出口基地,我國手機出口伴隨著全球市場需求降溫而呈現(xiàn)明顯的增長壓力,出口量增幅從2000年的50%逐步回落至2014年的10%左右,2015年更是回落到2.39%的10余年最低水平。
出口表現(xiàn):華為領銜國內品牌搶占市場
2016年1~6月,我國手機出口延續(xù)2015年年底的增幅回落態(tài)勢,自2015年12月起,出口額出現(xiàn)連續(xù)7個月的同比下降。這也是我國手機出口10余年同比回落持續(xù)月份的最長紀錄。
重點市場出口普遍下滑,“一帶一路”國家增幅明顯
1~6月,我國手機對全球重點市場的出口均表現(xiàn)不佳。從國別和地區(qū)來看,中國香港地區(qū)依然是內地手機出口重要的轉口港。1~6月,我國手機出口量的58%通過香港地區(qū)轉口,即3.4億部,出口額比重為32%。
美國仍是我國手機出口第一大目標市場。1~6月,我國手機對美國出口量值均下滑嚴重,出口量降幅達17.2%,出口額降幅達29%,分別為468.1萬部和85.3億美元。
日本取代韓國成為我國手機出口的第二大目標市場。1~6月,我國手機對日本出口量值均有所增長,出口量增幅達3.5%,出口額增幅達11.7%,分別為1167萬部和31.1億美元。此外,我國對日本出口手機的平均價格為全球最高,達到266.6美元,同比增長7.9%。
我國手機對韓國出口下滑嚴重,量值均大幅萎縮。1~6月,我國僅向韓國出口手機2468萬部,同比下降47.5%;出口額為28.7億美元,同比下降46.2%。
在前十大重點目標市場中,我國手機對美國、韓國、荷蘭、阿聯(lián)酋和新加坡的出口量均同比下降,對日本、德國、英國和俄羅斯的出口量則同比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1-6月,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如俄羅斯、捷克、緬甸、越南、印尼和沙特等國家和地區(qū)的手機出口量同比增長,且幅度較大。其中,對捷克出口手機141萬部,同比增長36.2%,出口額為3.3億美元,同比增長85%;對沙特出口手機120萬部,同比增長48.6%,出口額為2.2億美元,同比增長43.5%;對俄羅斯出口手機633萬部,同比增長28.1%,出口額為6.1億美元,同比增長62.4%。
國際訂單轉移初具規(guī)模
訂單轉移對于我國手機出口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畢竟2/3的出口量是通過加工貿易完成的。
1~5月,美國自越南進口手機數(shù)量達到780萬部,同比增長76.5%,自中國進口量則下降14.29%。盡管中國以75.7%進口比重依然占據(jù)第1位,但較2014年82%的比重已有持續(xù)的明顯降低。同時,美國自越南進口手機258美元/部的平均單價,明顯高于自中國進口176美元/部的平均單價。另一重要市場韓國,1.6月自越南進口手機從2015年同期的2.9萬部增加到74.8萬部,同比增長24倍,從中國進口量則同比下降36%。
平均出口價格連續(xù)9個月下降
1~6月,我國出口手機的平均價格為79.6美元,同比下降13.9%,2015年10月至今,呈現(xiàn)連續(xù)9個月的同比下降態(tài)勢。這對全年手機出口額的增長將帶來明顯的壓力。
導致我國手機出口價格下降的原因如下。首先,自2014年以來,全球手機市場從功能型手機到智能手機的轉換基本完成,智能手機普及率提升帶給總體平均價格較大的下降壓力。從滲透率來看,智能手機在美國、歐洲和日韓等發(fā)達地區(qū)市場趨于飽和,用戶增速明顯放緩,而普及率較低的印度、俄羅斯和巴西等新興國家市場,由于受消費水平限制,低端、低價智能手機為市場主流,因此智能手機總體價格仍將明顯回落。其次,隨著智能手機軟硬件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生產(chǎn)成本大大降低,再加上手機廠商不斷增多,手機硬件過剩和同質化競爭已是常態(tài),導致手機價格處于階段性瓶頸期。最后,三星等外資品牌的訂單向越南和韓國本土轉移也是突出原因。
華為引領本土自主品牌突破
2016年1~6月,我國共有1049家企業(yè)出口手機,比2015年同期的965家增加84家。其中,出口額排名前3位的企業(yè)與2015年同期沒有變化。蘋果代工大廠——鴻富錦精密電子(鄭州)有限公司以87.4億美元的出口額仍列首位,但比2015年同期下滑15.9%,與蘋果第二季度出貨量同比下降15%的態(tài)勢基本匹配。昌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惠州三星電子有限公司分列第2位、第3位。
國產(chǎn)手機異軍突起,華為、OPPO和Vivo站上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前5名(見表)。其中,華為站穩(wěn)中國手機出口品牌龍頭,2016年出口量值均增幅顯著。中國海關數(shù)據(jù)顯示,2016年1~6月,華為出口額為28.8億美元,增幅達57.1%。華為終端(東莞)有限公司出口額為19.5億美元,同比增長1.7倍。
全年出口或將迎來首次負增長
2016年,全球經(jīng)濟形勢依然不明朗,智能手機普及率的提升將使需求增長繼續(xù)降溫,加之潛在需求較大的新興市場受本國貨幣貶值和消費能力限制,需求增長也不樂觀。這將使我國手機出口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
綜合預測,2016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增幅將降至個位數(shù)或持平水平。作為我國出口額最大的單一類商品,我國手機出口將承受明顯的增長壓力,預計全年手機出口量值將出現(xiàn)10余年來的首次年度負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