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愛玩
如果你找到了書,大聲喊“我找到書了”,所有參與者都要停止尋找,并一起來閱讀這本書。
入冬以來,越來越多的城市遭受霧霾的侵襲,很多小朋友也被迫待在家里。但天性好動的小朋友哪憋得住呢?怎么辦?
不如就在家里跟娃一起玩尋寶游戲吧。
尋寶,聽起來都讓人充滿好奇與興趣。心動不如馬上行動,現(xiàn)在就來看看我跟女兒的尋寶之旅吧!
這個游戲既能考察孩子對顏色的認知,又能提高孩子的分類及計數(shù)能力。
第一步:需要一些不同顏色的卡紙,以及不同顏色的小玩具(玩偶或樂高積木),卡紙的顏色需要與人偶的顏色能一一對應上。
第二步:把卡紙平鋪在桌子上。
第三步:藏起玩偶。
第四步:對小一點的孩子,找到與卡紙對應的人偶就算完成任務;大一點的孩子可以要求他們找到并說出數(shù)量。
第五步;開始尋寶。
找書是個很棒的主意,能把運動和閱讀完美結合起來,也能讓寶寶在游戲中體驗閱讀的樂趣。
第一步:選書。藏起來的書是能快速讀完的書,否則孩子們的注意力都在尋寶上,而不在讀書上了。
第二步:藏書。
第三步:找書。如果你找到了書,大聲喊“我找到書了”,所有參與者都要停止尋找,并一起來閱讀這本書,大一點的孩子讓他們自己來朗讀。
喜歡刺激嗎?就把書藏得更隱蔽點吧。
找金幣是國外孩子經(jīng)常玩的尋寶游戲,起源于St.Patricks Day(圣帕特里克節(jié)),這是愛爾蘭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傳說愛爾蘭的小精靈們會把金幣藏在彩虹盡頭的黑色罐子里,如果他們被人類抓住的話,會實現(xiàn)人的三個愿望,換取自由。
第一步:需要十個金色游戲幣(金色巧克力或硬幣)、卡紙和一個包。在卡紙上畫上與金幣對應的數(shù)字。
第二步:把金幣藏在家里的各個角落。
第三步:要求孩子把所有的金幣都搜集齊;大一點的孩子,要求把硬幣上的數(shù)字與卡紙上的數(shù)字對應上:想增加難度的話,可以要求用金幣來運算。
第四步:開始尋找幸運金幣吧!
過去的一年我們留下了什么記憶?用照片來保存記憶是個不錯的選擇。
第一步:洗曬照片。找找電腦或手機里的照片庫,看看這個月最值得回憶的事情是什么,找出12件事,每個事件洗曬出3~9張照片,將照片貼在彩色卡紙上,在卡紙背面標上日期。
第二步:藏照片。
第三步:要求孩子把同一事件的照片歸類,并說說當時發(fā)生了什么事;再大點的孩子,可要求他們按時間順序把照片擺放出來。
第四步:把找到的照片做成相冊。
玩膩了紙上迷宮,試著來個居家迷宮吧!走廊、臥室、客廳這些都是很好的關卡設置。
第一步:需要準備彩色膠帶(或彩色繩子)和彩色絨球。
第二步:布置膠帶迷宮,如果家里有走廊最好了,把膠帶貼在兩邊的墻上,像激光迷宮那樣。
第三步:首先要穿越迷宮,不能碰掉膠帶。如果碰掉了膠帶,必須從頭來過。穿越的同時要撿拾絨球,越多越好,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增加難度,按照順序尋寶。
咖啡渣是變廢為寶的好東西,譬如用來DIY化石。一起跟寶寶動手做一個,讓他秒變考古學家。
第一步:準備1杯咖啡渣(或用濃縮咖啡粉)、半杯鹽、4杯沙、1杯面粉、3/4杯的水。
第二步:把所有的干性材料混合在一起,慢慢加水,像和面一樣和勻。
第三步:把咖啡渣面團分成幾等分,每個面團里埋進去一個寶物。愛恐龍的女兒把恐龍放進去,最終她會得到什么寶物呢?
第四步:上烤箱,低溫烘烤面團,注意翻面。然后風干兩天。
第五步:用錘子敲開“化石”,找到寶物。
這個游戲夏天玩起來會更棒!但我還是忍不住想分享出來。
第一步:準備塑料容器,水;塑料動物或恐龍,橡膠球,貝殼,硬幣等(這些用作寶藏,注意別把貴重物品放進去,以免被娃敲壞了);同時還要準備破冰工具:溫水、噴霧瓶、畫筆、鹽、錘子、螺絲刀等。
第二步:要想得到一個均勻分布的寶藏,需要分層加水,當?shù)谝粚觾鼋Y后,再加入更多的水和玩具,直到容器加滿水為止。有可能要花好幾天時間才能布置好。
第三步:把冰塊從容器里取出來,然后分批給孩子工具,考驗他們動手動腦能力的時刻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