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
這些年,對我堅持做的一些事情,有些人并不理解,也包括身邊的很多人。他們問我:你為什么不讓自己舒服點、開心點,為什么自己跟自己過不去呢?
這就不得不從我的家人講起,我的祖籍是湖南,太爺爺那一代還是非常富有的。之后公私合營,家人被迫遷到江蘇宿遷謀生。我就出生在江蘇宿遷駱馬湖邊上的一個農(nóng)村里,因為父親會開船,就到船廠工作,變成了工人。
那時候父親開船,一個月拿12塊錢養(yǎng)活我們?nèi)摇5谝淮我娡馄诺臅r候,我剛學會走路,從此就跟著外婆長大。
外婆一共有5個孩子,每個孩子又給她生了很多孫子、外孫子,同輩的有十幾個。那時候土地難種,還要交公糧,又沒有其他收入。所以,外婆家很窮。
吃的食物,基本上是紅薯和玉米。除了這些,我們一天三頓還能吃到的食物是醬豆子。不知道為什么,到今天為止,我也沒有吃膩。
我小時候吃了很多魚,經(jīng)常去河里抓魚。還有甲魚、龍蝦等,這是我們最窮的人吃的。父母不讓我們吃螃蟹,因為螃蟹要放太多鹽去煮。鹽是家里唯一必須要買的,5只螃蟹,一大鍋水,就要放一把鹽,這太不劃算了。螃蟹要剁碎了喂鴨子,下了鴨蛋可以賣錢。
至于肉類,一年最多能吃兩次。遇到村里有紅白喜事,去村民家吃頓喜酒,也能吃到肉。因為爸媽在外面開船,所以這種事情一般都由我代表了。這就是我小時候的生活。
接下來是我上學的故事。我們村的長安小學是一所民辦小學,老師全都是我們村里面的人,沒有一個公辦老師。學校只有幾間民房,房子有窗洞和門洞,但從來沒有安過窗戶,也沒有安過門。
我們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老師,是小學二年級畢業(yè)的。小學二年級的數(shù)學老師,是小學三年級畢業(yè)的。我們校長是小學畢業(yè),相當于小學六年級,是我們學校文化水平最高的。
到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校長帶著我們村的會計、村長迎來一個高才生,許諾他再也不用干農(nóng)活了,一年可以給他很多糧食,而其他老師光拿學校發(fā)的這點糧食是活不下去的,還得自己種地。
這位初二輟學的高才生上第一節(jié)課的時候,所有的老師都來聽他講課,向他學習。這位老師給我們上了一節(jié)作文課,要求我們寫一篇400字左右的敘事文。老師改作業(yè)非???,但全班包括我這個班長都是0分。老師說,沒想到我們村的教課水平差到這樣的程度。
老師很嚴肅地問:“知道為什么你們的作文都是零分嗎?”我們沒一個人知道。老師告訴我們,400字左右的意思是,不能左,也不能右,必須是400字。然后說,我壓根兒沒看你們寫什么,我每篇文章都數(shù)了字數(shù),沒有一個是正好400字的,所以你們都是零分。
老師說這樣好了,我給你們寫一篇范文,你們?nèi)勘诚聛?,我預感這篇作文一年之后,你們考初中的時候有可能考到,一旦考到,你們每個人的作文都能得滿分。
背到第三天的時候,我們班一個同學告訴我:“班長班長,不好了,老師的作文有401個字!”我就帶領全班同學數(shù),數(shù)了3遍真的是401個字。我感覺大事不好,問題很嚴重,到時候考到我們不全零分了嗎?于是報告老師。老師看了半天,劃掉了一個“的”字。
這不是笑話,農(nóng)村的孩子在教育資源方面,真的是先天不足。
上初中的時候,我還是挺幸運的,考試基本上保持前幾名。當時全鎮(zhèn)只有一所初中,能收6個班,其中4個班來自鎮(zhèn)上的實驗小學。結(jié)果我們班雖然有60個孩子,但只給了5個名額上初中,其他人只能回家務農(nóng)或者自謀出路了。
現(xiàn)在回老家,有時想跟以前的同學聊聊天,但很多同學故意裝看不到我,他們不是討厭我,而是有一種自卑感。其實,我的大多數(shù)同學并不是不優(yōu)秀,而是沒有機會。
上了高中之后,教育資源越來越好,這是改變我一生命運的時期。比如,有一位齊老師,他是我們?nèi)嗤瑢W公認最正直的老師。他給我們講了很多社會問題,他建議我考人民大學。老實說,在他第一次給我提人民大學的時候,我并不覺得這學校多么好,在我心中最好的學校就是北大、清華、復旦。
齊老師認為所有的學生都跟他一樣,是最正直、善良的人。他說,你考人大,從政去。雖然你改變不了這個社會,但是你回家可以做我們宿遷縣的縣長,在你的權限范圍內(nèi),對宿遷人民好點,為老百姓多做點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