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鋒, 周鴻雁, 郭玉鳳, 王德平, 尹志斌
?
常德市成年人閑暇體育與體育人口現(xiàn)狀研究
劉鋒1, 周鴻雁1, 郭玉鳳1, 王德平2, 尹志斌2
(1. 湖南文理學院體育學院, 湖南常德, 415000; 2. 常德市體育局, 湖南常德, 415000)
為了了解常德市成年人體育鍛煉現(xiàn)狀, 對該市5 049名20~69歲成年人的閑暇活動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 看電視聽廣播、輕家務勞動和體育鍛煉是其閑暇時的主要活動; 健步走、跑步、舞蹈體操類是其主要鍛煉項目; 工作忙、沒興趣和家務忙是其鍛煉的主要障礙; 其體育人口比例為16.3%。與2005年比較, 雖然常德市全民健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 如體育鍛煉在閑暇活動排序中前移3位, 缺乏場地設施從鍛煉障礙排序中后移5位, 體育人口也增長了3.6個百分點, 但與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要求還相差較遠, 常德市群眾體育工作還任重道遠。
閑暇體育; 體育人口; 現(xiàn)狀; 成年人; 常德
閑暇體育指人們在生產和工作之后的業(yè)余時間內從事的體育活動[1]。體育人口指在一定時期, 一定地域內, 經(jīng)常從事身體鍛煉、身體娛樂、接受體育教育、參加運動訓練和競賽, 以及其他與體育事業(yè)有密切關系的、具有統(tǒng)計意義的一種社會群體[2]。一國一地居民的閑暇體育狀況和體育人口在其總人口中的比例、結構和質量是衡量其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和社會體育發(fā)展水平的重要指標, 是制定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與進行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的重要依據(jù), 從而受到體育社會學研究和政府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除常德市20~69歲的成年人閑暇體育和體育人口狀況先后于2005年和2010年2次被研究[3-4]外, 常德市全人口的閑暇體育和體育人口狀況未見報道。本文利用該市2014年國民體質監(jiān)測數(shù)據(jù)對其成年人的閑暇體育和體育人口狀況進行分析, 探討該市成年人體育鍛煉現(xiàn)狀, 旨在為將來動態(tài)研究積累連續(xù)性資料, 也為該市促進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政策實施和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學依據(jù)。
1.1 研究對象
根據(jù)國家國民體質監(jiān)測中心編制的2014年國民體質監(jiān)測工作手冊的要求, 從常德市20~69歲的成年人中隨機抽取樣本。有效樣本共5 049人, 其中: 男性2 844人, 女性2 205人; 城鎮(zhèn)3 170人, 鄉(xiāng)村 1 879人。
1.2 研究方法
問卷調查法: 由統(tǒng)一培訓后的調查人員按2014 年國民體質監(jiān)測工作手冊要求的統(tǒng)一調查問卷對監(jiān)測對象進行問卷調查。
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 數(shù)據(jù)處理由《國民體質監(jiān)測標準》計算機應用系統(tǒng)完成, 而后將其數(shù)據(jù)文件轉換為SPSS數(shù)據(jù)文件由SPSS 18.0完成各種統(tǒng)計分析。
基本分析指標: 計算的指標有不同閑暇活動、鍛煉項目、鍛煉原因、鍛煉障礙、體育人口和準體育人口在受調查者中所占比例(簡稱占比)及其它相對數(shù)指標和平均數(shù)。
樣本統(tǒng)計量比較方法: 相對數(shù)指標的地區(qū)、性別比較用四格表χ2檢驗; 年齡比較用行列表χ2檢驗; 樣本均數(shù)的地區(qū)、性別比較用獨立樣本t檢驗; 年齡比較用F檢驗, 并定≤ 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0.01為差異有極顯著性。
2.1 常德市成年人閑暇活動類別與活動時間
閑暇活動調查結果(表1)顯示: 活動參與率按降序(后同)排列依次為電視廣播(看電視聽廣播)、輕家務勞動、體育鍛煉、書報電腦(看書報用電腦)、散步和下棋打牌(含麻將); 參與者每周參與時間排序依次為電視廣播、書報電腦、下棋打牌、家務勞動、散步和體育鍛煉。結果提示成年人閑暇仍然以靜態(tài)活動為主。2005年成年人閑暇活動做家務、玩棋牌和視聽娛樂的參與率均超過50%, 依次位列前3, 而體育鍛煉參與率僅為23.08%, 排第6 位。因此, 2014年成年人閑暇時靜態(tài)活動減少, 而動態(tài)活動相應增加。這一減一增反映了群眾體育工作的成績。
表1 2014年常德市成年人閑暇活動參與率及參與者每周平均活動時間
閑暇活動參與率的男女差異除廣播電視外均有極顯著性。其中, 下棋打牌、書報電腦、靜態(tài)活動合計及重家務勞動的參與率男性高于女性, 而重家務勞動以外的散步、輕家務勞動、體育鍛煉等動態(tài)活動類的參與率均女性高于男性。各類閑暇活動參與者的周均參與時間男女比較, 除下棋打牌、書報電腦和重家務勞動3項差異無顯著性以外, 其他均有極顯著性。其中, 電視廣播和靜態(tài)活動總時間男性長于女性, 而散步、輕家務勞動、體育鍛煉和動態(tài)活動總時間均女性長于男性。結果提示, 參加閑暇活動的成年女性較成年男性多。
各類閑暇活動參與率的城鄉(xiāng)差異均有極顯著性。其中, 電視廣播、下棋打牌、輕、重家務勞動的參與率鄉(xiāng)村高于城鎮(zhèn), 而書報電腦、散步、體育鍛煉的參與率則城鎮(zhèn)高于鄉(xiāng)村。各類閑暇活動參與者的周均參與時間城鄉(xiāng)比較, 除靜態(tài)活動總時間和下棋打牌、輕家務勞動3項城鄉(xiāng)差異無顯著性以外, 其它各項均有顯著性或極顯著性。其中, 電視廣播、重家務勞動、體育鍛煉鄉(xiāng)村的時間長于城鎮(zhèn), 而動態(tài)活動總時間和書報電腦和散步時間城鎮(zhèn)長于鄉(xiāng)村。這一結果與城鄉(xiāng)居民的生活條件、鍛煉條件與體育鍛煉意識等密切相關。
各類閑暇活動參與率的年齡差異均有顯著性或極顯著性(圖1)。其中, 電視廣播、散步和輕家務勞動的參與率均隨年齡增大而上升, 體育鍛煉參與率先降后升, 重家務勞動參與率在低位變化不大, 唯有書報電腦參與率隨年齡的增大而降低。各類閑暇活動參與者周均參與時間的年齡差異均有顯著性或極顯著性, 但年齡趨勢不盡一致。其中靜態(tài)活動、動態(tài)活動、散步、體育鍛煉和輕家務勞動的周均參與時間大體上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圖2), 但其它活動時間的年齡趨勢不太明顯。這些年齡特點與成年人在不同年齡階段的社會、家庭角色及其生理機能特點有關。
圖1 成年人閑暇活動參與率—年齡曲線
圖2 閑暇活動參與者周均參與時間—年齡曲線
2.2 常德市成年人閑暇鍛煉項目選擇
調查結果顯示: 成年鍛煉者鍛煉項目(首選、次選、三選3項合計, 后同)選擇率排序前5類依次為健步走(52.0%)、跑步(24.0%)、舞操(舞蹈、體操)類(23.9%)、小球(乒乓球、羽毛球、網(wǎng)球等)類(21.7%)、大球(足球、籃球、排球等)類(14.2%); 男性前5類依次為健步走(48.5%)、跑步(32.1%)、小球類(26.4%)、大球類(23.9%)和騎車(12.9%), 女性前5類依次為健步走(56.0%)、舞操類(46.7%)、小球類(16.3%)、跑步(14.8%)和武術類(10.6%); 城鎮(zhèn)前5類依次為健步走(53.9%)、跑步(23.5%)、舞操類(22.4%)、小球類(22.3%)和大球類(15.2%); 鄉(xiāng)村前5類依次為健步走(46.4%)、舞操類(28.3%)、跑步(25.3%)、小球類(20.0%)和大球類(11.4%)。與2005年比較, 排序雖無大的變化, 但舞操類在各類人群, 尤其在鄉(xiāng)村排序中明顯前移。結果提示, 健步走、跑步、舞操類鍛煉項目所要求的場地、技術條件和經(jīng)濟條件不高, 易被接受, 是成年人的主要鍛煉項目。選項的年齡曲線(圖3)大致可分為3類: 一是各年齡組雖有波動, 但選擇率均較高, 如健步走; 二是選擇率隨年齡增大而逐漸降低, 如跑步、大、小球類和騎車; 三是選擇率隨年齡增大而逐漸增大, 如武術類和舞操類(60歲后降低)。年齡特點與人體機能、素質變化的規(guī)律一致。
圖3 成年人閑暇體育鍛煉項目選擇率—年齡曲線
2.3 常德市成年人閑暇鍛煉的原因
調查結果顯示, 成年鍛煉者鍛煉原因排序前5項依次為防病治病(51.3%)、消遣娛樂(44.7%)、減輕壓力(25.3%)、增加體力活動(22.9%)和減肥(18.3%)。其中男性和城鎮(zhèn)成年人前5項排序與此相同, 但女性減肥移至增加體力活動之前居第4, 鄉(xiāng)村成年人增加體力活動移至減輕壓力和減肥之前居第3位。其排序特點反映了女性和鄉(xiāng)村成年人的追求特點, 比較合理。原因選項的年齡曲線(圖4)大致可分為3類: 一是隨年齡增大而占比逐漸增大, 如防病治病; 二是隨年齡增大而占比先降后升, 如消遣娛樂; 三是隨年齡增大而占比逐漸降低, 如減輕壓力、增加體力活動、減肥和健美。年齡曲線的特點與成年人在不同年齡階段的追求一致, 如年齡越大, 健康狀況越差, 通過體育鍛煉來防病治病的目的愈強烈, 而年輕人則消遣娛樂等其他目的更明顯。
圖4 成年人體育鍛煉原因占比—年齡曲線
2.4 常德市成年人閑暇鍛煉的障礙
調查結果顯示, 鍛煉障礙排序前5項依次為工作忙(44.3%)、沒興趣(18.3%)、家務忙(16.1%)、惰性(13.0%)和缺乏場地設施(10.6%)。其中男性為工作忙、沒興趣、惰性、體力工作多和缺乏場地設施, 女性為工作忙、家務忙、沒興趣、惰性和缺乏場地設施; 城鎮(zhèn)為工作忙、沒興趣、惰性、家務忙和缺乏場地設施, 鄉(xiāng)村為工作忙、沒興趣、家務忙、體力工作多和缺乏場地設施。無論城鄉(xiāng)男女, 缺乏知識、缺乏組織的占比均不足10%, 而身體強弱、經(jīng)濟條件、怕嘲笑、受傷等的占比均不足2%。體育鍛煉障礙選項占比的年齡曲線(圖5)大致可分為3類: 一是隨年齡增大曲線先升后降, 如工作忙和家務忙, 工作忙的高峰在35~39歲組, 家務忙的高峰在60~64歲組; 二是隨年齡增大曲線逐漸降低, 如沒興趣和惰性; 三是年齡曲線在不同年齡階段變化不太大, 如缺乏場地設施和體力工作多。鍛煉障礙的排序特點與年齡曲線特點反映了城鄉(xiāng)和男女成年人的身份、工作及其環(huán)境條件的特點。2005年前6 項障礙依次為缺乏場地設施、缺乏時間、沒興趣、惰性、缺乏指導和組織。與其比較, 2014年缺乏場地設施后移至第5, 缺乏指導和組織移出了前6的位置, 這些變化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該市在全民健身工作中的成績。
圖5 成年人體育鍛煉障礙占比—年齡曲線
2.5 2014年常德市成年人體育人口
2.5.1體育人口占比
2014年與2005年對體育人口的定義相同, 即同時符合以下3項條件者才可被判為體育人口: ①每周身體活動頻度3 次(含3 次)以上; ②每次身體活動時間30 min(含30 min)以上; ③每次身體活動強度中等程度(含中等)以上[1, 2, 5]。因此, 二次調查的體育人口實際上是指實質性或直接體育人口, 不含當然體育人口。
調查結果(表2)顯示, 成年人體育人口的占比為16.3%。年齡比較差異有極顯著性, 其中, 30~34歲組占比最低, 60~64歲組最高, 整個年齡曲線基本上呈“√”形(圖6)。性別比較差異有極顯著性, 但差異也因年齡而異, 34歲以下各年齡組男性高于女性, 35歲以上各年齡組女性高于男性。地區(qū)比較, 除20~24歲組外, 其他均城鎮(zhèn)高于鄉(xiāng)村, 且差異有極顯著性, 老年組城鄉(xiāng)差異尤為明顯。
與2005年成年人體育人口占比(13.00%)比較, 2014年上升了3.6個百分點, 2年差異有顯著性。體育人口占比的年齡曲線仍呈“√”形(圖6), 最高值仍然在60~64歲組, 但最低值由2005年的25~29歲后移到30~34歲組, 且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別上升了11和6.3個百分點。結果提示2014年成年人體育鍛煉的熱情有所增強, 但與群眾體育發(fā)達地區(qū)比較還存在較大差距[2]。
表2 2014年常德市成年人體育人口所占比例
2.5.2 準體育人口占比
準體育人口是體育人口和從不參加體育活動的人群之間的中間體, 包括2部分, 即參加體育活動但沒有達到體育人口標準的人群和雖然沒有參加體育活動, 但有強烈意向去參加體育活動的人群[6]。由于國民體質監(jiān)測問卷內容的限制, 本文僅對第1部分人群進行分析。
圖6 2014、2005年體育人口占比年齡曲線
表3 2014年常德市成年人準體育人口調查結果
調查結果(表3)顯示: 成年人準體育人口占其人口的比例為20%, 男性低于女性, 但差異無顯著性; 城鎮(zhèn)高于鄉(xiāng)村, 差異有極顯著性; 年齡組間差異具有極顯著性。年齡曲線基本呈“L”型, 與體育人口占比的年齡曲線呈不典型的“剪刀差”態(tài)勢。主要特點為體育人口占比大的年齡段, 一般準體育人口比例就小, 反之亦然。
成年人體育人口與準體育人口之和占其人口的比例為36.3%。該占比各年齡組依次為42.1%、38.3%、35.0%、34.0%、36.5%、33.3%、33.1%、27.5%、46.9和42.6%。因此, 只要加強群眾體育工作力度, 推動準體育人口向體育人口轉化, 或增加準體育人口的鍛煉次數(shù), 或延長鍛煉時間, 或增大活動強度, 常德市成年人體育人口比例將有較大地提升。
2.5.3成年人體育人口特征分析
體育人口的地區(qū)、性別、學歷、職業(yè)等構成常常反映體育人口的質量, 在體育人口的研究中一般都是應該分析的指標。但本文所依據(jù)的體質監(jiān)測樣本的這些構成與其總體存在一定差異, 如樣本的城鄉(xiāng)之比為1.67∶1, 男女之比為1.29∶1, 這顯然與全人口的相應比例[7-8]存在較大差異, 因此不宜計算這些特征的構成來反映體育人口質量。雖然這類問題在體質研究中普遍存在, 但不少研究者仍然不清楚或不考慮其對研究結果的影響, 還是對體育人口進行這些構成的分析[9-10], 是不恰當?shù)摹R虼? 本文未分析這些構成問題是本研究的缺陷。若以后體質監(jiān)測樣本按總體中地區(qū)、性別、職業(yè)等特征人群的比例分層隨機抽取, 則可改善樣本對總體的代表性, 從而提升研究的科學性。體育人口的鍛煉原因、鍛煉項目和影響因素(障礙)與前述成年人閑暇鍛煉的相應分析結果基本相同, 此不贅述。
常德市2014年成年人閑暇活動較以前有所改變, 看電視聽廣播、輕家務勞動和體育鍛煉是其主要閑暇活動; 健步走、跑步、舞蹈體操類是其鍛煉的主要項目; 防病治病、消遣娛樂和減輕壓力是其鍛煉的主要原因; 工作忙、沒興趣和家務忙是其鍛煉的主要障礙。常德市成年人體育人口較以往有一定增長, 但離全民健身綱要的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 該市群眾體育工作仍然任重道遠。建議以后體質監(jiān)測樣本按比例分層隨機抽取, 以保證樣本對總體的代表性。
[1] 彭克宏. 社會科學大詞典[M]. 北京: 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1989.
[2] 盧元鎮(zhèn). 社會體育導論[M]. 2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3] 劉鋒, 王文初, 蔣祖玉, 等. 常德市成年人體育人口調查研究[J]. 湖南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 19(2): 87-90.
[4] 劉鋒. 2010年常德市成年人體育人口現(xiàn)狀分析[J]. 湖南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 24(1): 78-80, 84.
[5] 仇軍, 高軍. 體育人口概念研究[J]. 體育科學, 1999, 19(2): 11-14.
[6] 龐元寧, 蔡興林. 中國準體育人口的基本特征與發(fā)展研究[J]. 中國體育科技, 2004, 40(3): 45-47.
[7]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tǒng)計局. 2010年第6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shù)據(jù)公報(第一號)[EB/OL]. http://wenku.baidu.com/ view/992c4c7fa 417866fb84a8e0e.html, 2011-04-28.
[8] 常德市統(tǒng)計局. 常德市2010年第6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shù)據(jù)公報[EB/OL]. http://wenku.baidu.com/view/e8d008d1c1 c708a1284a44b9.html, 2011-06-16.
[9] 張志揚. 福建省城鎮(zhèn)體育人口現(xiàn)狀及結構特征研究[J]. 福建師范大學福清分校學報, 2011(2): 73-80.
[10] 蔣宏宇.湖南省城市體育人口結構與分層發(fā)展對策研究[D]. 湘潭: 湖南科技大學, 2010.
(責任編校:劉曉霞)
Research on contemporary situation of adult leisure sports and sports population of Changde City
Liu Feng1, Zhou Hongyan1, Guo Yufeng1, Wang Deping2, Ying Zhibing2
(1.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Changde 415000, China; 2. Sports Bureau of Changde City, Changde 415000, China)
For the purpose of ascertaining the reality of adult sports participation of Changde City, series of questionnaire have been done on 5 049 adults in total aged from 20 to 69. the result reveals: their prevailing leisure activities in their spare time include viewing TV programs, listening to radio, doing light labor-consuming housework and taking part in sports; major sports activities include hiking, running, dancing and rhythmic gymnastics; major obstacles that contain their participation in sports are dedication to jobs, denial to sports and occupation of heavy housework; the margin of sports population is approximately 16.3%. Compared with the index of 2005, though the serial number of sports population raises three and that of deficiency of sports equipment and field drops five; the job of nationwide physical fitness campaign is conducted fruitfully and the percentage of sports population increases 3.6, the task of mass sports activities is still harsh and challenging and the distance to accomplishment of nationwide physical fitness campaign program is still remote.
leisure sports; sports population; contemporary situation; adult; Changde City
10.3969/j.issn.1672–6146.2016.04.019
G 812.4
1672–6146(2016)04–0087–06
劉鋒, 547880397@qq.com。
2016-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