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力立 曹 禹 張怡穎 尤逸帆 陳振平 王洪彬
(華北理工大學中醫(yī)學院2013級本科生,河北 唐山 063000)
?
中藥熏敷治療大學生視疲勞的療效觀察※
朱力立 曹 禹 張怡穎 尤逸帆1陳振平2王洪彬△
(華北理工大學中醫(yī)學院2013級本科生,河北 唐山 063000)
目的 觀察中藥熏敷治療視疲勞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61例大學生視疲勞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32例(后退出3例)采用杞菊地黃湯加味熏敷,對照組29例(后退出1例)采用黑豆汁熏敷,共治療10 d。觀察2組治療前后視疲勞評分,統(tǒng)計2組體質分布情況。結果 氣虛質、濕熱質、陰虛質為大學生視疲勞的易患體質。治療組總有效率89.66%,對照組總有效率82.14%,2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治療后視疲勞評分較治療前均明顯下降(P<0.01),2組治療后視疲勞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中藥熏敷療法可顯著改善視疲勞。
視疲勞;中藥外敷
視疲勞是由于長時間用眼不當導致視力下降、眼脹、干澀、流淚、眼眶痠痛等癥狀,嚴重時會出現(xiàn)全身不適的一種綜合征。視疲勞在大學生中廣泛存在,影響其身體健康和學習生活。臨床治療主要包括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藥物治療主要有七葉洋地黃雙苷滴眼液、人工淚液等;非藥物治療主要指一些物理治療,如霧視法、遠眺法和眼保健操等[1]。2015-09-10—2015-09-23,我們采用杞菊地黃湯加味熏敷治療視疲勞患者32例,并與黑豆粉熏敷治療29例對照觀察,結果如下。
1.1 病例選擇
1.1.1 診斷標準 在明確視疲勞病因的前提下,用眼后出現(xiàn)下述癥狀:①視覺障礙:不耐久視、暫時性視物模糊;②眼部不適:眼部干澀、燒灼感、發(fā)癢、脹痛、流淚;③全身癥狀:頭痛、頭暈、記憶力減退、失眠。具備①②條癥狀中3個及以上[2],且視疲勞評分[3]3分以上者,即可診斷為視疲勞。
1.1.2 納入標準 ①符合視疲勞的診斷標準;②無眼部器質性疾病病史;③簽署知情同意書。同時符合上述3條者予以納入。
1.1.3 排除標準 ①正在進行針對視疲勞的藥物或其他系統(tǒng)治療者;②未按規(guī)定用藥,不能完成治療者;③資料不全者。
1.2 一般資料 全部61例均為我校在校大學生視疲勞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32例(退出3例),男14例,女15例;年齡20~23歲,平均(21.17±0.93)歲;體質量指數(BMI)(21.12±2.91)。對照組29例(退出1例),男12例,女16例;年齡19~23歲,平均(20.93±0.81)歲;BMI(21.29±3.11)。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療方法
1.3.1 治療組 予杞菊地黃湯加味熏敷。藥物組成:枸杞子、菊花、熟地黃、山藥、茯苓、牡丹皮、澤瀉、葛根、川芎、當歸、菟絲子等。上藥1∶1等量研末,一次將5 g藥粉放入200 mL藥杯,倒入180 mL 100 ℃熱水,攪拌均勻,待手觸杯壁感覺微燙時,眼睛湊近藥杯上方,蒸汽熏眼5 min。而后平躺在治療床上,輕閉雙眼,將一塊浸透藥汁的紗布敷于眼上,遮蓋眼部及周圍穴位,20 min后摘去紗布,擦凈藥汁及殘渣。
1.3.2 對照組 選取黑豆打成粉,熏敷方法同治療組。
1.3.3 療程 2組均每日熏敷1次,10 d為1個療程,治療1個療程后觀察療效。
1.4 觀察指標
1.4.1 中醫(yī)體質判定 參照《中醫(yī)體質分類與判定》[4],先計算各亞量表的原始分數,再換算為轉化分。原始分=各個條目的分值相加,轉化分=[(原始分-條目數)/(條目數×4)]×100。平和質轉化分≥60分,且其他8種偏頗體質轉化分均>30分判定為平和質;偏頗體質轉化分>40分判定為偏頗體質;2種或2種以上偏頗體質轉化分≥40分判定為兼夾體質。
1.4.2 視疲勞評分 眼痛、眼干、眼脹、異物感、畏光流淚、近距離閱讀模糊或重影,6項癥狀根據患者主訴按無、輕、中、重分別記為0、1、2、3分,6項癥狀評分總和為視疲勞評分[3]。
1.5 療效標準 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5]擬訂。痊愈:視覺障礙、眼部不適及全身癥狀全部消失;顯效:視覺障礙、全身癥狀基本消失,眼偶有不適,但經過休息后能夠恢復;有效:視覺障礙、眼部不適及全身癥狀有所改善,休息后不能緩解;無效:視覺障礙、眼部不適及全身癥狀無明顯好轉或加重。
2.1 病例情況 治療過程中共退出4例,其中治療組3例,對照組1例。共有57例完成試驗。
2.2 2組體質類型分布及視疲勞評分情況 見表1。
表1 2組體質類型分布及視疲勞評分情況
與平和質比較,*P<0.05
由表1可見,視疲勞患者體質分布以氣虛質、濕熱質、陰虛質為主,其中血瘀質的視疲勞評分高于平和質,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116,P=0.045)。
2.3 2組兼夾體質類型分布及視疲勞評分情況 見表2。
表2 2組兼夾體質類型分布及視疲勞評分情況
由表2可見,單一體質者占43.86%,兼夾體質者占56.14%,二者視疲勞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1.357,P=0.180)。
2.4 2組療效比較 見表3。
表3 2組療效比較 例
由表3可見,2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189,P=0.664),2組療效相當。
2.5 2組治療前后視疲勞評分比較 見表4。
由表4可見,2組治療后視疲勞評分較治療前均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治療后組間視疲勞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4 2組治療前后視疲勞評分比較 分,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視疲勞古代稱為“肝勞”,《備急千金要方》指出:“其讀書、博弈等過度患目者,名曰肝勞。”其發(fā)生與用目不當,持續(xù)注視近物,用眼睛過度勞累導致肝腎陰虛、氣滯血瘀等有關[6]。大學生人群長期伏案學習,加之過度使用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用眼太過,損傷陰血,同時缺乏體育鍛煉,嗜食辛辣油膩之品等,導致氣虛質、濕熱質、陰虛質,這3種體質為大學生視疲勞的易患體質。氣虛質元氣不足,氣不行血,易視物疲乏;濕熱質濕熱內蘊,易有眼睛紅赤;陰虛質陰液虧少,易目干澀,視物花[7]。血瘀質視疲勞癥狀評分明顯高于平和質(P<0.05),這主要是由于血瘀質血行不暢,瘀血阻絡,視網膜、視神經等部位的小血管血供不足,眼睛得不到充足的營養(yǎng)[8]。
本研究采用隨機對照的方法觀察中藥杞菊地黃湯加味和黑豆汁熏敷治療視疲勞的療效,結果顯示二者均能明顯改善視疲勞。杞菊地黃湯滋腎養(yǎng)肝,滋陰明目[9],藥物-體質、藥物-證候相符,同時杞菊地黃湯對光感受器細胞有保護作用[10]。黑豆味甘,性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胡蘿卜素、微量元素等營養(yǎng)物質[11],《本草綱目》載“黑大豆明目鎮(zhèn)心,溫補”,具有補腎解毒明目作用。同時,熏敷療法能擴張眼周局部組織毛細血管,增加血液供應,加強眼肌的調節(jié)功能,緩解眼肌的過度緊張,并可通過經絡循行,調動全身氣血上注于目,使雙目得到濡養(yǎng)[12]。因此,本研究采用的治療方法對視疲勞均有顯著緩解作用。此外,前期研究還發(fā)現(xiàn)中藥熏敷對不同體質患者的視疲勞癥狀有顯著改善,其中陽虛質、陰虛質、氣虛質、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氣郁質、平和質治療后有明顯改善,而特稟質治療后無明顯改善[13]。因此,中醫(yī)體質不僅與視疲勞的發(fā)生、病情輕重密切相關,還對療效有一定影響。
綜上所述,杞菊地黃湯與黑豆汁熏敷均可顯著改善視疲勞的癥狀,臨床應加以推廣應用。當然,本試驗尚存在一些不足,如本研究只對視疲勞的即時效應進行了觀察,而未對遠期療效進行評價。我們將進一步擴大樣本量,加強遠期療效隨訪,對不同中藥熏敷的療效與不同體質視疲勞患者的關系進行更加系統(tǒng)全面的觀察,為辨體質治療視疲勞奠定基礎。
[1] 江臻穎,瞿小妹,黎曉新,等.七葉洋地黃雙苷滴眼液治療屈光性視疲勞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臨床研究[J].中華眼科雜志,2010,46(12):1099-1103.
[2] 中華醫(yī)學會眼科學分會眼視光學組.視疲勞診療專家共識(2014年)[J].中華眼視光學與視覺科學雜志,2014,16(7):385-387.
[3] M Scheiman,S Cotter,M Rouse,et al.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base-in prism reading glasses versus placebo reading glasses for symptomatic convergence insufficiency in children[J].Br J Ophthal,2005,89(10):1318-1323.
[4] 中華中醫(yī)藥學會.中醫(yī)體質分類與判定[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9:1-3.
[5]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01.
[6] 周麗,胡慧.視疲勞綜合征的中醫(yī)藥研究[J].山東中醫(yī)雜志,2006,25(12):807-809.
[7] 王琦.9種基本中醫(yī)體質類型的分類及其診斷表述依據[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5,28(4):1-8.
[8] 張銘連,王浩,龐朝善.龐氏中醫(yī)眼科學術思想的傳承和創(chuàng)新[J].中國中醫(yī)眼科雜志,2014,24(5):363-365.
[9] 武愛軍.杞菊地黃濃縮丸治療視疲勞的臨床研究[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20(33):4235-4236.
[10] 陳金卯,楊錦南,林少春,等.杞菊地黃湯改善實驗性大鼠視網膜變性的作用觀察[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1,17(23):109-112.
[11] 洪迪清,王世清.黑豆的研究進展[J].中國藥業(yè),2008,17(10):80.
[12] 吳丹巍,金茹娜,竺月妹.眼部中藥薰蒸穴位按摩防治視頻終端視疲勞[J].中國中醫(yī)眼科雜志,2010,20(3):150-153.
[13] 朱力立,張怡穎,曹禹,等.大學生視疲勞中藥熏敷療效與中醫(yī)體質相關性研究[J].中醫(yī)外治雜志,2016,25(2):3-5.
(本文編輯:李珊珊)
10.3969/j.issn.1002-2619.2016.09.010
※ 項目來源:華北理工大學2015年度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編號:X2015203);華北理工大學培育基金項目(編號:GP201512)
朱力立(1995—),男,本科在讀。研究方向:中醫(yī)臨床。
R774.05;R244.9
A
1002-2619(2016)09-1320-03
2016-05-25)
△ 通訊作者:華北理工大學中醫(yī)學院針灸推拿教研室,河北 唐山 063000
1 華北理工大學中醫(yī)學院2012級本科生,河北 唐山 063000
2 華北理工大學管理學院2013級本科生,河北 唐山 0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