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京生 楊 君 林新偉 王希東 易偉國 張正臣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五二中心醫(yī)院腎內(nèi)科,河南 平頂山 467000)
?
臨 床 研 究
康腎口服液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的臨床研究※
趙京生 楊 君 林新偉 王希東1易偉國 張正臣△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五二中心醫(yī)院腎內(nèi)科,河南 平頂山 467000)
目的 觀察康腎口服液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以下簡稱慢性腎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300例慢性腎炎患者隨機分為3組。治療組100例予康腎口服液10 mL,每日3次口服;對照1組100例予鹽酸貝那普利片10 mg,每日1次口服;對照2組100例予尿毒清顆粒5 g,每日3次沖服。3組治療周期均為2個月。檢測3組治療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Cr)、血尿素氮變化情況(BUN),并統(tǒng)計臨床療效。結(jié)果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7.0%,對照1組為71.0%,對照2組為70.0%;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1組及對照2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1組與對照2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組治療后24 h尿蛋白定量均較本組治療前降低,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治療組低于對照1組及對照2組(P<0.05)。對照2組治療后血BUN及血Cr較本組治療前降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康腎口服液能顯著改善慢性腎炎患者臨床癥狀,降低尿蛋白,療效顯著。
腎炎;中藥療法;口服液
慢性腎小球腎炎(以下簡稱慢性腎炎)是臨床常見的腎臟疾病,以水腫、高血壓、蛋白尿、血尿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其病程較長,臨床表現(xiàn)多樣化,病情遷延不愈,是我國終末期腎病的第一位病因。目前現(xiàn)代醫(yī)學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案,需要尋求更為有效的治療方法。近年來臨床實踐表明,中醫(yī)藥治療慢性腎炎具有較好的療效及較大的潛力和獨特的優(yōu)勢,能夠控制臨床癥狀,延緩腎衰竭[1]。2009-02—2013-10,我們應用康腎口服液治療慢性腎炎100例,并與貝那普利治療100例、尿毒清顆粒治療100例對照觀察,結(jié)果如下。
1.1 病例選擇
1.1.1 診斷標準 依據(jù)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腎病分會《慢性腎小球腎炎的診斷、辨證分型及療效評定》中的診斷標準確診[2]。
1.1.2 納入標準 符合診斷標準者;年齡在18~65歲之間,病程在5年以內(nèi),性別不限;患者知情同意參與本研究,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1.3 排除標準 不符合納入標準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合并惡性高血壓等急性并發(fā)癥者;嚴重肝損害,或腎功能檢查結(jié)果示血肌酐(Cr)>256 μmol/L,或已患有心腦血管疾病者;孤立腎、雙腎動脈狹窄;其他可能引起腎炎、結(jié)締組織病的原發(fā)病等;藥物性腎損害者;不合作者。
1.2 一般資料 全部300例均為我院腎內(nèi)科住院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法分為3組。治療組100例,男78例,女22例;年齡18~60歲,平均(37.5±6.9)歲;病程1.5~4.5年,平均(3.1±1.3)年。對照1組100例,男69例,女31例;年齡20~61歲,平均(36.7±7.8)歲;病程1.8~4.2年,平均(3.3±1.8)年。對照2組100例,男75例,女25例;年齡20~54歲,平均(33.6±5.8)歲;病程1.4~4.8年,平均(3.5±1.4)年。3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療方法 3組均予低鹽、低磷、優(yōu)質(zhì)低蛋白飲食及對癥支持治療。對照1組予鹽酸貝那普利片(洛汀新,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514,10 mg/片)10 mg,每日1次口服。對照2組予尿毒清顆粒(廣州康臣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73256,5 g/袋)5 g,每日3次沖服。治療組予康腎口服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五二中心醫(yī)院生產(chǎn),主要藥物組成為人參、生黃芪、白術(shù)、茯苓、淫羊藿、山藥、地龍、紅花、金櫻子、芡實、甘草, 10 mL/支)10 mL,每日3次口服。3組治療周期均為2個月。治療期間忌食生冷、辛辣及酸腐食物,避免劇烈活動及重體力勞動,謹防淋雨、受涼。所有患者定期隨訪,每2個月電話隨訪1次,每3個月門診隨訪1次。隨訪內(nèi)容包括癥狀、體征,如血壓、水腫等,并檢測比較2組治療治療前、后(治療周期結(jié)束后7 d)24 h尿蛋白定量、Cr、血尿素氮(BUN)變化情況。
1.4 療效標準 完全緩解:癥狀及陽性體征完全消失,尿蛋白及尿紅細胞持續(xù)轉(zhuǎn)陰,24 h尿蛋白定量<200 mg,腎功能恢復或保持正常,持續(xù)3個月以上。基本緩解:癥狀及陽性體征基本消失,尿蛋白及尿紅細胞較治療前減少≥50%,腎功能恢復或保持正常,或Cr較基礎(chǔ)值無變化或升高<50%,持續(xù)3個月以上。有效:癥狀及陽性體征明顯好轉(zhuǎn),尿蛋白及(或)尿紅細胞較治療前減少≥25%,腎功能改善持續(xù)3個月以上,Cr較基礎(chǔ)值升高<100%。無效:臨床癥狀、陽性體征及實驗室檢查無改善[2]。
2.1 3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
表1 3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與對照1、2組比較,*P<0.05
由表1可見,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1組及對照2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1組與對照2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療效相當。
2.2 3組治療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Cr及血BUN水平比較 見表2。
治療組(n=100)治療前治療后對照1組(n=100)治療前治療后對照2組(n=100)治療前治療后24h尿蛋白定量(mg)2320±7301210±350*△2260±6501520±610*2190±7301630±520*血BUN(mmol/L)8.53±2.637.21±2.218.82±3.147.42±2.158.71±2.516.51±2.34*血Cr(μmol/L)154.22±34.73135.14±32.75147.41±42.68136.46±34.82153.14±35.34114.34±29.24*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1組、對照2組比較,△P<0.05
由表2可見,3組治療后24 h尿蛋白定量均較本組治療前降低,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治療組低于對照1組及對照2組(P<0.05),但對照1組與對照2組之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2組治療后血尿素氮及Cr較本組治療前降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隨訪情況 3組患者均接受定期隨訪,平均隨訪時間為(23.01±7.84)個月。隨訪期間未出現(xiàn)死亡及明顯藥物不良反應。
慢性腎炎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由多種病理類型組成的、原發(fā)于腎小球的一組疾病。其病程長,呈緩慢進展。尿常規(guī)檢查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和血尿,可出現(xiàn)程度不同的高血壓和腎功能損害,是世界范圍內(nèi)導致終末期腎病的第2位病因[3],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及生命安全。關(guān)于其發(fā)病機制,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是由機體免疫功能紊亂導致的腎小球炎癥損害反應,多種炎癥細胞(如中性粒細胞)、炎癥介質(zhì)(如補體、細胞因子、活性氧等)及細胞外基質(zhì)(ECM)參與其中,導致腎小球損害不斷進展[4]。以往現(xiàn)代醫(yī)學對慢性腎炎的治療以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劑為主,但長期治療后副作用大,且容易出現(xiàn)反彈。對癥支持聯(lián)合延緩腎功能減退的綜合治療是目前治療的主要策略,其中定期隨訪、合理血壓控制、對24 h尿蛋白定量>1 000 mg者應用血管緊張素轉(zhuǎn)化酶抑制劑(ACEI)被證實確切有效,已在臨床廣為推廣[5]。但 ACEI治療后易合并低血壓[<12.0/8.00 kPa(90/60 mmHg)],導致腎臟血流灌注不足及頑固性咳嗽,從而導致患者停藥[6]。
慢性腎炎屬中醫(yī)學水腫、腰痛、尿血、腎風、虛勞等范疇,病變涉及肺、脾、腎三臟,重在脾、腎。病因病機頗為復雜,其基本病機為本虛標實。本虛主要為肺、脾、腎三臟功能失調(diào)及氣、血、精、陰、陽虧損,標實主要為外感、水濕、瘀血、濕熱、熱毒等。肺、脾、腎功能失調(diào),上不能治節(jié)水源,中不能運化水濕,下不能通利水道,津液代謝紊亂,濕濁無以運行,蘊積體內(nèi),而見水腫;脾腎不足或內(nèi)傷,水精布散功能紊亂,脾不統(tǒng)攝,清氣下陷,腎不藏精,精微下泄,而見蛋白尿、血尿。加之遭受外邪侵襲,臟腑功能進一步損傷,內(nèi)外相合,遷延日久。“其本在腎,其末在肺,其制在脾”。尿毒清顆粒可通腑降濁,健脾利濕,活血化瘀,臨床應用中發(fā)現(xiàn)可降低血Cr、血BUN,穩(wěn)定腎功能,延緩透析時間,降低糖尿病腎病尿蛋白水平,已廣泛用于慢性腎臟疾病早、中、晚期的治療[7]。但部分患者服用尿毒清顆粒后會出現(xiàn)腹瀉,且價格昂貴,主要適用于腎功能不全的患者??的I口服液是以中醫(yī)理論為基礎(chǔ)及現(xiàn)代藥理研究成果為依據(jù)擬定的院內(nèi)協(xié)定處方,具有益氣溫陽、固本澀精、活血通絡之功。方為四君子湯基礎(chǔ)上,君藥人參加黃芪,增補氣之功;臣藥白術(shù)加淫羊藿、金櫻子,強健脾補腎之效;佐藥茯苓加地龍、紅花,作化瘀行水之用。該組方緊扣慢性腎炎發(fā)病的實質(zhì),即正氣不足。正氣的生存無外乎脾、腎、肺三臟。腎為一身之氣之根,先天之本;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固護正氣首從腎脾論治。康腎口服液重用人參、黃芪,以補腎健脾,固本補虛,化瘀行水,切合病機。與名方四君子湯比較,有同“功”異曲之妙。動物實驗研究也顯示[8-13],康腎口服液可明顯減輕腎臟損傷,降低尿蛋白,保護腎功能?,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黃芪可通過提高血漿白蛋白水平、調(diào)節(jié)脂質(zhì)代謝、促進水鈉排泄、調(diào)節(jié)免疫等作用來治療腎病[14]。人參中的有效成分人參皂甙有抗氧化作用,能減輕大鼠原位性腎炎癥狀,明顯降低尿蛋白,改善腎臟病理損害[15]。茯苓具有免疫調(diào)節(jié)的作用,其有效成分茯苓素是新的醛固酮受體拮抗劑,能激活細胞膜上的Na-K-ATP酶,體外可競爭醛固酮受體,體內(nèi)逆轉(zhuǎn)醛固酮效應,有利于利尿消腫,恢復腎功能,消除蛋白尿[16]。淫羊藿可明顯減輕腎臟組織學改變和減少ECM產(chǎn)生,這與其擴張血管、降低血壓而使殘余腎小球內(nèi)壓力降低,減少高灌注、高壓力的危害,增強機體免疫力、保護腎衰竭的免疫功能,延緩腎衰竭的進程,減少ECM在腎臟的分布有關(guān)[17]。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康腎口服液能顯著改善慢性腎炎患者臨床癥狀,在降低尿蛋白方面優(yōu)于貝那普利和尿毒清顆粒;在腎功能改善方面治療效果稍不及尿毒清顆粒,但治療前后未發(fā)現(xiàn)明顯腎功能減退,具有一定穩(wěn)定腎功能的效果,這可能與尿毒清顆粒緩瀉作用導致毒素吸收減少有關(guān)。此外,康腎口服液價格便宜,不良反應少,為中藥治療慢性腎炎開辟了新途徑,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
[1] 孟令棟.慢性腎炎中醫(yī)研究進展[J].湖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4,16(5):112-113.
[2] 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腎病分會.慢性腎小球腎炎的診斷、辨證分型及療效評定[J].上海中醫(yī)藥雜志,2006,40(6):8-9.
[3] Chadben SJ,Atkins RC.Glomerulonephritis[J].Lancet,2005,365(9473):1797-1806.
[4] 周珊珊,張昕賢,王琛.中藥對慢性腎小球腎炎與細胞因子相關(guān)性的研究進展[J].臨床腎臟病雜志,2014,14(10):639-640.
[5] GISEN Group.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effect of ramipril on decline in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and risk of terminal renal failure in proteinuric, non-diabetic nephropathy[J].Lancet,1997,349(9069):1857-1863.
[6] Nakao M,Nomura S,Shimosawa T,et al.Blood pressure biofeedback treatment of white-coat hypertension[J].J Psychosom Res,2000,48(2):161-169.
[7] 丁瑞恒,廖蘊華.尿毒清防治慢性腎功能不全機制研究現(xiàn)狀[J].醫(yī)學綜述,2010,16(10):1530-1532.
[8] 張正臣,趙京生,付軍玲,等.康腎口服液對大鼠膜性腎炎的影響[J].河南中醫(yī)藥學刊,2002,17(1):17-19.
[9] 易偉國,趙京生.康腎口服液對阿霉素致大鼠腎病綜合征模型體重的影響[J].實用醫(yī)藥雜志,2012,29(11):1028.
[10] 趙京生,易偉國,張正臣.康腎口服液對氯化汞致家兔急性腎臟組織形態(tài)的影響[J].中國藥業(yè),2012,21(A02):29-30.
[11] 趙京生,易偉國.自擬康腎口服液對大鼠慶大霉素急性腎損傷模型的影響[J].實用醫(yī)藥雜志,2013,30(8):720-722.
[12] 易偉國,趙京生,張正臣.自擬康腎口服液對水負荷大鼠模型的影響[J].實用醫(yī)藥雜志,2013,30(5):432-434.
[13] 趙京生,易偉國,張正臣,等.康腎口服液對血清尿素氮及肌酐水平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應用藥學,2013,30(11):1187-1189.
[14] 彭衛(wèi)華,曲強.黃芪治療腎臟疾病的現(xiàn)代藥理研究[J].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腎病雜志,2001,2(10):614-616.
[15] 歐陽玉林.人參皂甙對原位性腎炎大鼠的治療作用[J].贛南醫(yī)學院學報,1996,16(4):312-316.
[16] 金琦,曹靜,王淑華.大劑量茯苓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概況[J].浙江中醫(yī)雜志,2003,38(9):410-411.
[17] 劉志龍,彭東軍.淫羊藿的藥理研究進展[J].黑龍江醫(yī)藥,2004,17(1):43-44.
(本文編輯:曹志娟)
10.3969/j.issn.1002-2619.2016.09.009
※ 項目來源:河南省科學技術(shù)廳2009年科技發(fā)展計劃(編號:092102310202)
趙京生(1959—),男,主任醫(yī)師,學士。研究方向:腎炎、腎病綜合征的治療及藥理。
R692.310.531
A
1002-2619(2016)09-1317-04
2014-04-11)
△ 通訊作者: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七一中心醫(yī)院藥劑科,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0
1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七一中心醫(yī)院藥劑科,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