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九
在我的采訪生涯中,下過基層,進過廠礦,上過山翻過嶺,去過繁華的大都市,也到過原始而又安靜的無人區(qū)可可西里。在采訪中用鏡頭記錄了許許多多的人、事、物、景。而今年9月參加玉樹州旅游局主辦的“長江尋根溯源之旅玉樹行”讓我的心靈再一次得到升華,祖國的大好河山,深深地震撼著我,令我難以忘懷。
一起尋找世外桃源,一起記錄心靈旅程,這是西寧廣播電視臺《一起去旅游》欄目的口號和宗旨。當(dāng)欄目組接到“長江尋根溯源之旅玉樹行”的外采任務(wù)后,激動之情溢于言表。的確,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流,其風(fēng)景奇秀壯觀、攝人心魄。長江文化又是我國古代文明的源頭之一,尤其今年恰逢習(xí)近平總書記發(fā)表重要講話,保護好三江源,保護好中華水塔,確?!耙唤逅驏|流”。作為一名媒體人,沿長江尋根溯源,既是對生態(tài)文明的向往與敬畏,也是每一個中華兒女對母親河訴說衷腸,祈禱長江之水孕育華夏文明源遠流長的具體表現(xiàn)。
我們行程是從長江入海口啟東市開拔,逆流而上直至長江源頭沱沱河。在入??诓龥坝康拈L江水飛流而下入黃海,這里是長江、黃海、東海三水交匯,奔騰的江水,壯觀的交匯,讓我不禁想起李白的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長江尋根溯源之旅玉樹行”第二站,我們來到了江蘇南京,這是一座溫情的城市,萬里長江奔騰而來,與秦淮河的柔情碰撞出別樣的情懷,當(dāng)然,漫步于南京長江大橋,國人的自豪和榮耀油然而生。 南京長江大橋是長江上第一座由中國自行設(shè)計和建造的雙層式鐵路、公路兩用橋梁,在中國橋梁史乃至世界橋梁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是中國橋梁建設(shè)的重要里程碑,具有極大的經(jīng)濟意義、政治意義和戰(zhàn)略意義。站在橋上欣賞壯美的長江,體驗壯闊山河的大氣,夜幕降臨,花燈齊放,大橋雄姿更加清晰、迷人,“天塹飛虹”的夜景成為南京最美的景色。
“長江尋根溯源之旅玉樹行”第三站,江西九江。這是一個有感動記憶的城市,1998年,九江遭遇長江特大洪水侵襲,三萬多解放軍戰(zhàn)士和九江人民在九江100余公里的長江堤上譜寫了動人的抗洪篇章,洪水未造成九江一人死亡。攝制組一行采訪了一位70多歲的古稀老太,從老人驕傲的回憶中,我們看到了中國力量。當(dāng)然,長江之水可以孕育華夏兒女,也有可能會帶來災(zāi)害,怎樣才能讓人類和自然和諧相處,再一次考驗著我們每一個人。
沿著長江繼續(xù)逆流而上,進入到萬里長江上最為奇秀的一段,那就是三峽。三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山水畫廊,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組成,其間全長193公 里。瞿塘峽以 “雄”著稱,巫峽以“秀”見長,西陵峽則以“險” 聞名。在這里莊嚴(yán)秀麗氣象萬千的長江真是美極了。
夜晚來臨,星光點點,大家紛紛上了船只,當(dāng)我正為夜色降臨而欣賞不到沿途美景而惋惜的時候,黑夜里的長江卻展開另外一種魅力。一會兒這里一星燈火,那兒一簇?zé)艋?,貌似江水在對你眨巴著眼睛。一會兒又會遭遇漆黑一片,但你從船身微微的蕩漾中感到波濤正在翻滾沸騰。走上輪船的最高層觀景甲板,習(xí)習(xí)江風(fēng),上下前后,一片漆黑,而無數(shù)道強烈的探照燈光,從船頂上射向江面,電光閃閃,風(fēng)聲水聲,加上船只的轟鳴聲,使人深深體會到自己和大自然是那樣貼近,就像整個宇宙,都羅列在你的胸前。繼續(xù)前行,雄偉壯觀,聞名中外的長江三峽大壩屹立在我們的眼前。三峽大壩位于西陵峽中段,宜昌市三斗坪,距下游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38公里,是當(dāng)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也是中國首批5A級景區(qū)之一。三峽大壩施工中,創(chuàng)造了多項世界第一,真正實現(xiàn)了中國水利夢,實現(xiàn)了毛主席的“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的理想,如今,三峽大壩具有防洪、發(fā)電、航運等多個功能,是一個多任務(wù)、多功能的綜合性特大型水利樞紐工程,是一項造福國家和人民的民生工程,是世界的奇跡。當(dāng)然了,長江是因為有了山峽才雄壯、優(yōu)美和秀麗,山峽風(fēng)光也是長江風(fēng)光的精華所在,三峽大壩的建成,無疑為萬里長江增色添彩,也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告別長江三峽,“長江尋根溯源之旅玉樹行”進入到重慶地界,因為嘉陵江與長江在此匯合,水汽充沛,空氣潮濕,又因為重慶在四川盆地邊緣,容納了許多水汽,霧都也因此而來。雖然匆匆過客,但依然加入到重慶本地人愜意的生活當(dāng)中,一起品嘗了舌尖上的美食,火辣辣的火鍋,感受到了做重慶人的幸福。
西昌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qū),是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三江匯合地,在這里,“長江尋根溯源之旅玉樹行”得到了最熱情的歡迎,警車開道,歌舞歡迎;在這里,我們途徑了世界上最美的雅西高速,雅西高速公路被國內(nèi)外專家學(xué)者公認(rèn)為國內(nèi)乃至全世界自然環(huán)境最惡劣、工程難度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山區(qū)高速公路之一,真正的逆天工程!行進在逆天高速上,一路上的美景更是逆天,攀山越嶺間云霧繚繞,宛如漫步于云端,自駕于石柱架起的蜿蜒曲折的道路上,好似穿越最神奇的地質(zhì)畫廊。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民,長江之水養(yǎng)育這里的彝族人民熱情好客,淳樸善良,西昌留給我們最最直觀的也就是濃郁的民族風(fēng)情,您看,彝族姑娘的美麗服飾是那樣的迷人,能歌善舞的彝族老少是那樣的奔放。
一路風(fēng)景,一路再見。當(dāng)我們來到位于云南麗江石鼓鎮(zhèn)與香格里拉之間的長江第一灣時,被這里的奇觀深深地震撼。萬里長江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奔騰而下,進入云南與瀾滄江、怒江一起在橫斷山脈的高山深谷中穿行,形成了“三江并流”壯麗景觀,到了香格里拉縣的沙松碧村,突然100多度的急轉(zhuǎn)彎轉(zhuǎn)向東北,長江第一灣也由此而來。這里江水平緩入境,湖中青山映襯江面,美輪美奐,五彩繽紛,景致極為奇特。
風(fēng)從山間徐徐吹來,與白云共舞,與藍天為伴,自駕于山間,跋山涉水,翻山越嶺,穿越一個又一個高山峽谷,只為目的地長江源頭沱沱河。攝制組不少的人在感嘆,最美的風(fēng)光在險途,不經(jīng)風(fēng)雨焉知天外有天,云外有云。從甘孜州的得榮縣往巴塘方向,沿途都是砂石路,高山峽谷的雨說來就來,老天爺?shù)哪樥f變就變,車輪卷著泥漿四處飛濺,自駕越野的感覺就該如此任性不羈。從巴塘沿著金沙江穿越拉哇、葉巴、卡尕、亞力西、卡松多、相果七個大峽谷,翻過海拔4400米以上的拉拉山、蓋玉山兩座大山,經(jīng)過白玉、德格兩縣到達太陽部落石渠。石渠在甘孜州西北部,與青海省玉樹州稱多縣接壤,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這里生活著18個原始游牧部落——太陽部落。玉樹州旅游局主推的七條頂級自駕線路中,長江尋根溯源之旅和康巴風(fēng)情之旅都經(jīng)過石渠,看得出,今后的旅游發(fā)展中,石渠和玉樹有很好的發(fā)展空間和發(fā)展遠景。
“長江尋根溯源之旅玉樹行”最后一站自然是來到玉樹,來到長江的最上游沱沱河。
9月24日新的一天,在玉樹治多縣當(dāng)?shù)夭刈迦嗣褫d歌載舞的熱情歡迎下,正式開始進入長江源頭沱沱河,很期待與冰川雪山以及高海拔的新挑戰(zhàn)。路途中突然遭遇的2016年入秋的第一場瑞雪,帶給我們“長江尋根溯源之旅玉樹行”吉祥和幸運,站在高山之巔,大家一片歡呼,拍雪景的,抓拍鏡頭的,擺POSE的,等等,大家在瑞雪的興奮中不停的忙碌著。車隊繼續(xù)前行,向源頭邁進,但天氣一直不見好轉(zhuǎn),大雪小雪交加,時斷時續(xù),天地總是白茫茫一片。隊長玉樹州旅游局永紅局長說:這樣的話,很多路段會變得很陌生,沼澤地也會陷車,會陷到什么樣子?大家都在猜測,藏族司機成林說肯定“多多有了”。終于走出山谷,車隊行進到平直的寬廣路段,車速差不多能達到每小時五六十公里。這對于早已習(xí)慣每小時十幾二十公里速度前進的我們,簡直稱得上高速公路。天空的顏色隨著大雪停歇忽灰忽白,兩邊的山頭時隱時現(xiàn),周遭的一切都顯得神秘而莊嚴(yán)。在這被渲染成“無人區(qū)”的荒原,不禁有一種夢幻的感覺。隨著中午的到來,我們走完一條小河谷,爬到一個小山頂,進入一片濕地,打頭探路的玉樹本地豐田越野車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地陷住了。天氣再冷一些的話,車子也就沖過去了,但眼下日頭正高,凍硬的沼澤地真真切切的成了一片爛泥灘。大家的心情,一半平靜,一半擔(dān)憂。打千斤頂、抬備用輪胎,撿石頭,系拉繩索,糟糕的是,我們忙活了半天,當(dāng)牧人馬車去拖豐田越野車時,自己也深陷泥潭。一小時,兩小時,三小時,時間過去了,車依舊在沼澤地中深陷著,天也變了,越來越冷,冷得刺骨,一心做救援的藏族青年卻周,鞋子全濕了,褲腳也已經(jīng)濕到膝蓋,凍得通紅的臉龐一直在微笑。老天爺變著花樣,一會兒風(fēng),一會兒雪,一會兒太陽地考驗著我們。這時已經(jīng)到了下午六七點,距天黑還有一兩個小時的樣子。隊長說:“兵分兩路,一半人繼續(xù)救援,一半人擇地勢扎帳篷做飯。”
第二天天剛剛亮,4400米的海拔,加上高海拔地區(qū)的風(fēng)大得讓人頭暈,車隊想趁著早晨沼澤地被凍住的時機,迅速撤離到安全地帶。前面的車安全離開,物資車卻被陷住了,然而,在這片海拔四五千米的荒原,人的力量實在微不足道。如此反復(fù),距離格拉丹東近在咫尺,似乎觸手可及,但怎么也到不了目的地……
“長江尋根溯源之旅玉樹行”結(jié)束了,借用玉樹州旅游局永紅局長一句:“始于向往與期待,止于敬畏與仰望”作為本文結(jié)尾。
(作者系西寧廣播電視臺文化先鋒頻道負責(z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