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木
還有不到兩周就期末考試了,大家開始準備突擊學習以應付期末。
寢室的小A說:看來明天得去自習了,怎么說這次也得拿個獎學金。
第二天小A特意起了個大早去自習,一天在宿舍都沒見著,隔壁的游戲隊友來來回回一天找了小A好幾次打算開黑打游戲,終于在傍晚等到了飯后回來休息的小A。
“來開黑,等你一天了?!标犛颜f。
“算了吧,一會兒還得去自習。”
“喲,還上自習啊,現(xiàn)在要去當學霸了,不和我們玩了是吧,你看我們都沒上自習,你急啥,來嗨來嗨,就打一把,不差這一會兒?!标犛颜f著就去幫小A打開了電腦。
結果很容易猜得到,游戲取代了晚上的自習。
其實,剛上大學的小A也經(jīng)常自習運動,可慢慢他發(fā)現(xiàn),期末考試突擊一下就可以考個還不錯的成績,運動遠不如在宿舍訂外賣打游戲舒服得多。
而有時當他準備學習,準備運動而朋友卻在睡覺游戲的時候,總有人酸酸地嘲諷,說他不合群,就這樣,小A慢慢進入另一個群體。
其實不只小A,大學里,類似的人還有很多。
曾經(jīng)整天跑出去打球的人變得成天待在床上看電影打游戲日夜顛倒;曾經(jīng)喜歡整潔的人后來床桌充滿垃圾,臟衣服堆成堆。
他們大多數(shù)都是身邊有一些“相似”的朋友,“相似”的他們在一起并不會覺得有什么不妥。
如果不會幡然醒悟,大概就這樣混沌地度過了大學吧。
有的人,高考失利進入不理想的學校,入學時決心發(fā)奮圖強改變自我,卻逐漸不再堅持努力自甘墮落,到頭來一無所獲。
有的人,告訴自己要堅定信心,不受周圍環(huán)境影響,卻因別人嘲諷他不合群而逐漸與他之前所唾棄的人同流。因為我們總會有這樣一種感覺:人是在被動的適應周邊的環(huán)境,很多人由于內心想要獲得群體的認同感和接納,會不由自主的降低自身的標準來適應群體的環(huán)境。
那么,是不是就要脫離群體?是不是就要你做一個孤獨的人?
是,又不是。
每個人身為獨一無二的個體,孤獨,其實是一種常態(tài),我們要學會獨處。而不合群,不是說讓你桀驁不馴,不是說讓你去做一個性格孤僻的人。
只是你一定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該做什么,有自己的思想,尋找適合自己的圈子,而不是由于別人的看法,或幾句話,輕易合群。
你喜歡學習,有人說大家都在玩你去學習裝什么,你就不學了嗎?當然不,按你想的去學?。?/p>
你喜歡背著包走天下,有人說你花錢找罪受,你就因為這就放棄美妙的景色嗎?當然不,按你想的去走??!
不要怕因為不合群會被排斥,會沒有朋友。當你滑雪更棒,當運動使你身材矯健,當你知識積累豐富,當你走過很多地方……
你以為會排斥你的人,可能會向你請教如何滑雪,如何保持身材;會向你請教他們不知道的知識;會詢問你旅游的攻略。
而在你豐富自我的同時,你也會遇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尋找到真正屬于你的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