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莉
四月初,我把媽媽從家鄉(xiāng)小城接到上海來小住。周末帶她在公園里逛逛,請了先生當御用攝影師,想給她多拍些照片留念。但是媽媽卻不領情,很拒絕的樣子,說她現在老了不好看了,既然照片拍出來難看,那不如不拍。我說拍照是為留著紀念呀,不是為了好看,等你回去后,我們想你的時候就可以看看照片。我拉著她拍了好幾張,但是面對鏡頭時,媽媽的表情很不自然,幾乎沒有什么笑容。從前那個面對鏡頭自信自如的媽媽去哪兒了?
還有,媽媽是從什么時候開始不喜歡拍照的呢?
其實我們一直聽我爸說,我媽年輕的時候可是個大美女,方圓五公里都有名。十八歲的姑娘,扎著兩根粗粗的麻花辮,眼睛大得跟小燕子趙薇似的,第一次出現在我爸面前,立即深深吸引了我爸的目光。有照片為證,但那個年代留下的照片大多是黑白照片,如果有彩照的話,也是染色上去的。我看過媽媽青春時期的一些老照片,確實又瘦又美,五官立體、笑容清新,一看就是個天然美女,不像現在的錐子臉美女們,整得像一個模子刻出來似的。
童年時的記憶里,媽媽很愛美,喜歡請裁縫來家里做衣服,喜歡去照相館照相。我前幾天翻箱倒柜地把老照片全部搗鼓出來,發(fā)現自己出生一百天的那張照片最不像我,這是個白胖子,抿著嘴唇,口水亮晶晶拖在胸前,神氣活現地打量著這個世界,好像在說:我來了,哇,這里有這么多好吃的!還有一張周歲時的照片,扎著沖天辮,抬頭望天,莫非是等著天上掉餡餅?而那個最早以吃貨的姿態(tài)出現在世人面前的白胖子,如今為了保持苗條身材,哪怕美食當前,也不敢貪嘴,寧可餓成黑黑瘦瘦也絕不要白白胖胖。
小時候,覺得照相是件很隆重的事。媽媽如果說要帶我們照相去,那天簡直是過節(jié)啊。小臉洗洗干凈,換上最漂亮的衣服,麻花辮子梳了又梳,還有幾根頭發(fā)老翹著不聽話?抹點水再梳唄,直梳得油光水滑才出門去。雄赳赳氣昂昂地走在大路上,遇到隔壁的王大媽:“小麗這是上哪兒去呀,穿得這樣標致?”“照相去!”就是這么傲嬌。到了照相館,神氣活現的樣子立馬不見,變得拘謹而呆板,覺得照相是很神秘的事,在攝影師“笑一個、笑一個”的叫聲中,稀里糊涂地完成了人生拍照之大事件。也許是把照相當成一次隆重的儀式,等到照片沖洗出來,才發(fā)現當時的笑容那么僵硬、表情多么奇怪。
一年當中總有那么幾次媽媽會帶我和妹妹去照相館拍照留念。在照相館先挨個單拍,再合影,等拿到照片時會反反復復看好幾天。真的很感謝那時候愛照相的媽媽,使得我和妹妹的童年留下許多珍貴的記憶。而我最喜歡的一張老照片是我和爸媽的合影,抱我在懷的媽媽笑容溫婉、眼神寧靜,爸爸站在身后嘴角微微上揚,充滿幸福的感覺,那時還沒有妹妹。我父母二十八歲才得我,在那個年代已經是晚育了,所以,他們的喜悅發(fā)自心底。后來又有了我妹,據我媽說我爸當時還有點小失望,他想要一兒一女成為“好”字,然而并沒有實現。
人生哪有處處圓滿呢。
我結婚的時候,我媽還蠻苗條時尚的。同事來家里道賀,看到五十多歲的我媽,大大稱道,說我媽好美,而我長得根本不及我媽。我想是的,因為那時的媽媽還穿著黑色連衣裙,腰肢纖細。雖歷經滄桑,眼角有了魚尾紋,但在照片里依然笑容燦爛,她一定是在為大女兒找到自己的幸福而由衷地高興。我們后來曾給她拍過很多照片,已經是彩色的了,那個時候的媽媽還是蠻喜歡拍照的。
后來,歲月漸漸老去,媽媽的白頭發(fā)越來越多,皺紋也越來越密,身材也開始走樣。她對照片里的自己也越來越不滿意,總是懷疑我們的拍照水平,說是沒把她拍好。她慢慢開始變得不喜歡拍照了。美女總是非常在意自己的老。我看陳丹燕的《金枝玉葉》里寫道,上海灘的一些名媛們在四十歲之前非常樂于拍照,等到過了四十歲生日,就不再拍照,因為不好看了。
其實人人都怕老,但是人又是向老而生的,我想對媽媽說的是,您雖然老了,不上相了,但是我會努力把您拍得美一點、年輕一點,我還要把照片都沖洗出來,這樣可以保存得更長久,在以后每一個想念的日子,伸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