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親密關(guān)系中,還有高壓控制?是的,正如你所想,它指的是一方(同性或異性)以愛為名,通過語言和行為上的技巧(伎倆)來支配對方。它的傷害往往是心理和情緒上的,通常比較微妙,所以很多被害者都不曾自覺:“我居然已經(jīng)被套上了無形的枷鎖?”
測試:
下面的類似場景,你經(jīng)歷過嗎?
場景1.
你說:“晚上有個同學從國外回來,我們很久沒見了,想聚會一下。”
某人說:“幾點鐘?這么晚!孩子晚上非要你陪著才睡的。算了,就不要去了吧?”這話成功地讓以家庭為重的你決定放棄聚會。
你質(zhì)疑:“你自己參加同學會總是很積極,怎么我就不能出去呢?”
某人說:“沒有啊,是你自己不想去了。你去啊,你去好了?!?/p>
場景2.
你想外出應酬一下。
某人說:“你們那幾個朋友都沒什么禮數(shù),那個某某某,剛認識我就在我面前說你的壞話,你不知道吧?”
某人還會說:“到外面陪人吃飯很累,我其實不喜歡。其實你也不喜歡?!?/p>
場景3.
你說:“我為什么非得要聽你的?”
某人說:“這不是聽誰的。難道我們不應該向著共同的目標(其實是他定的)去做嗎?”
場景4.
你們在決定旅游地點、外出就餐地點、買房買車等事項的過程中,你是否發(fā)現(xiàn),只要是你提出的觀點和建議,某人的第一反應都是反對?!接下來,某人堅持己見,直到成功地說服你接受他/她的想法。
場景5.
你說:“一說請阿姨做保潔,你就很不高興,生怕我家務活兒干得少了?!?/p>
某人說:“我明明不是這個意思,你總是把別人往壞處想,你這個人就是負面情緒太重了?!?/p>
場景6.
兩個人吵架的時候,某人經(jīng)常會這樣指責你:“我對你比對我自己還好。你的同學、同事,哪個你沒抱怨過,在家又老抱怨我,你的世界里就沒有好人!這說明你有問題,你怎么不反思一下你自己的問題?我這么說,可不是攻擊你,是為你好……”
場景7.
你說:“為什么我非得圍著孩子團團轉(zhuǎn)?我也想有點自己的空間?!?/p>
某人說:“孩子當然重要了。你看看人家某某的媽媽(或爸爸)多上心,你老是在家看手機,寧可自己玩,你應該給孩子做個好榜樣……”
場景8.
你說:“我想出去工作/我想兼職一份工作?!?/p>
某人說:“你做的這種又沒有多少意思,還不如多休息休息,多陪陪孩子?!?/p>
結(jié)果:
實施控制的人,在外人面前并不顯現(xiàn),主要是控制伴侶和孩子等,以便在關(guān)系中獲得權(quán)力等利益。
以上8個場景,代表了不同類型的高壓控制,其中1~2為A型,3~4為B型,5~6為C型,7~8為D型。如果你從未經(jīng)歷任何一個場景,說明你獨立而自由;也或許你覺得這些場景眼熟,還可能經(jīng)歷了不只一種。
解析:
A型是“孤立”控制,他的話有挑唆、挑撥之嫌,他使你逐漸疏遠可能給你幫助的親人和朋友,控制著你接觸到的人、去的地方和參與的活動,你也會逐漸習慣向他請示。
B型是“情緒后果”控制,他總是強調(diào)雙方應該互相尊重和體諒,要同舟共濟。起初這樣的約定必定讓你非常期待這段關(guān)系,但在后續(xù)的生活中,這變成了對你單方面的要求;當他有違約定時,他絕不會承認,若你揪著不放,那是你“太斤斤計較”、“太敏感”了。
C型是“貶低”控制,他的話聽起來非常有道理,實則在貶斥你“不成熟”、“不切實際”和“考慮不周”等,如果你質(zhì)疑他的用意、指責他言語刻薄,他會控訴你“不識好人心”,在污蔑他。
D型可以說是“脅迫”控制,他的回應其實答非所問,用工作或孩子的需要、道德感來促使你就范。一旦你拒絕,他便停止對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協(xié)助,比如故意不改變一些生活壞習慣,膈應你。
高壓控制的施暴者往往很有人際交往的手腕,會綜合運用多種類型的手段,讓你覺得只有他是始終陪伴、愛護你的,你有義務順從他,讓他滿意。當你在“愛的煙幕”遮掩下認可他的觀點和價值觀(對你的貶低和道德綁架),你將逐漸瓦解自我價值和自尊感,懷疑自己、他人和世界,原本樂觀自信的你可能會變得交際笨拙、對外界失去安全感,從而更依賴他。而且你會覺得,不如聽從他,省事省心。
忠告:
1. 奔向自由意味著失去庇護。
2. 或許他是愛你的,但對他來說,對你的控制感肯定比愛你更重要。
現(xiàn)在你有了選擇的機會:滿足他,還是滿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