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松
歲月的流逝(shì)總是不知不覺的,可是在流動的生命中,卻有一種永恒的快樂,它能讓心靈寧靜而淡泊(bó),能讓你感受到別樣的人生滋味,能讓你體味到生活的多姿多彩。參加工作20年來,黑河市孫吳縣第一小學教師王立群用生命中滿腔的熱愛、用無法抑(yì)制的熱情,用最樸實無華、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在教育這片神圣的沃土上不懈(xiè)耕(gēng)耘(yún)著。她的人生因心無旁騖(wù)而別樣精彩。
一、初為人師
1997年,20歲的王立群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圓了兒時的夢想。在隨后任教的十幾載光陰中,她始終熱愛自己的工作,熱愛所工作的學校,更愛孩子們,她為太陽底下最神圣的事業(yè)而感到自豪,決心要把自己的青春年華都獻給這份事業(yè)。正像一首歌中唱到“待桃李芬芳,春色滿園,看萬千棟梁柱地擎(qíng)天”那正是她豪邁的誓言,更是她一直追求的信念。正是在這一信念的支撐下,她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默默耕耘、無私奉獻,心無旁騖地從事著教育事業(yè),同時也品嘗到了收獲果實時的甜美。參加工作以來,王立群曾先后被評為省市縣各級“優(yōu)秀輔導員”、 “縣級優(yōu)秀教師”、“孫吳縣十大優(yōu)秀青年”等榮譽稱號。
二、自我鞭(biān)策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王立群對自己更是多了一些要求。從教以來,她始終堅持著對教育教學工作的一絲不茍(gǒu)和刻苦鉆研。由于對教學工作的認真與執(zhí)著,從2004年起曾先后多次被派出學習,積累了大量的學習筆記和心得。她反復鉆研教材,在短短的幾年中先后做了十幾節(jié)市、縣級公開課、示范課,3次參加市級競賽課均獲佳績。她的教學設計及論文分別獲得省、市一、二等獎。更值得人高興的是,當新一輪課程改革在孫吳縣全面展開之際,她有幸成為第一批實驗教師并擔任課改年級組組長。在這一過程中,她閱讀大量的書籍,認真學習了新課標,積累了大量的教學反思,這一切都使她的教育教學工作得以有聲有色地開展。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在孫吳縣課改工作總結會上,她被評為“課改先進個人”,同時,為孫吳縣小學語文教師做了《小學閱讀教學》的專題講座。
三、更上層樓
為了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水平,使自己的教育教學更具科學性、系統(tǒng)性,王立群在2010年起先后參加了六項省、市級科研課題的研究工作。其中,黑龍江省教育學會教育科學重點研究規(guī)劃項目課題《家校教育合作的研究與實踐》、黑河市教育科研規(guī)劃項目課題《小學生意志品行的培養(yǎng)》、《小學生語文綜合素質測評方法的研究》在經(jīng)歷了實驗后,已通過專家組全面考核,正式結題。在開展實驗過程中,因其對課題進行了認真、細致地研究與總結,并根據(jù)實驗撰(zhuàn)寫了多篇論文而獲得了“黑河市實驗區(qū)先進個人”的稱號。
四、心系社會
在做好教育這項本職工作的同時,王立群也沒有忘記自己教師“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使命。平時對待自己的學生,她就像春風一般,用自己溫潤的語言,和藹的態(tài)度,真心的交流與孩子們建立起一種亦師亦友的日常關系。在她眼里,只有學生喜歡一位老師,不排斥(chì)老師的言行,才能從心底里接受這位老師所傳授的知識。所以面對學生們,王立群從來都是拿出自己百分百的投入,去積極融入到孩子們的世界中去。在學生們眼中,這位老師也與眾不同,她的課堂是所有人每天都期盼著快點到來的。
與此同時,作為一名教師,積極投身社會公益也是她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所具有的高尚覺悟。在學校共青團的引導下,王立群將公益事業(yè)時刻記掛在心上,多次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她用自己的身體力行,為學生們詮釋了什么叫做“有責任感”的優(yōu)秀公民。她用自己的言傳身教,在課堂內(nèi)外,都對自己的學生產(chǎn)生著積極的影響。因為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也是德行的傳承,更是知禮、為人的塑(sù)造。教育的偉大和復雜,決定了成為教師的人,必須擁有心系全社會大局的意識和眼光,更要有一種心系天下的擔當,這才是一名優(yōu)秀教師所應具備的素質。
回顧這20年來,王立群從一名普通教師成長為教育戰(zhàn)線的排頭兵,她有一種特別充實的感覺。同時,她也為自己寫下了這樣一句話:“不積跬(kuǐ)步,無以至千里?!背晒儆谶^去,智者選擇將來。在未來的路上,她依然會執(zhí)著地奮斗在教育之路上,心無旁騖地將教育事業(yè)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