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超級小青年
媽媽看不見的朋友圈
文/超級小青年
“咱這住宿,七星級!抬頭就能見著星星,哈哈哈!”
到達維和駐地的第一天,小龍發(fā)了個朋友圈,配上自己住的帳篷照片。發(fā)送之前,他猶豫了一下,把這條設置為媽媽看不到。
姐姐馬上留了言:“那邊條件這么差?”
“剛到嘛,過兩天就換地方了?!毙↓埢貜屯辏胂氩环判?,又加上一句,“別告訴咱媽啊?!?/p>
小龍被選派到赴非洲的維和警隊,時間是一年。為了方便聯(lián)絡,離家之前,他特意教會了媽媽用微信。但不是每條朋友圈,都敢讓媽媽看見。屏蔽這招,是跟同事學的。警察本來就是個高危職業(yè),家里人難免多份牽掛。別人關注你干得好不好,而媽媽只會關心你累不累。加班到凌晨,老人家會心疼,讓早點睡別太辛苦。曬個工作餐,媽媽又留言,要按時吃飯,吃好一點。工作中磕磕碰碰受了傷,就更不用說了。于是,報喜不報憂,成了一種職業(yè)習慣。
晚上,小龍打電話回家報平安?!皼]什么不適應,吃的住的都挺好,你們放心吧?!?/p>
國際長途電話信號不好,他一邊嚼著干糧,一邊趕著成群的蚊子,斷斷續(xù)續(xù)聽媽媽念叨著注意安全,連聲答應下來。
搬了住處,小龍第一時間拍了照,給媽媽發(fā)語音:“大床!睡著舒服!”
發(fā)了物資,他馬上告訴媽媽:“看!該有的都有!”
維和,當然不是去度假的。外出執(zhí)勤、警務活動、處置突發(fā)事件,工作任務可不輕。穿著警服巡邏,和同事合影,動手種菜,還有當?shù)鼐用褙Q起大拇指的八顆牙笑容,小龍時常拍照發(fā)到朋友圈,讓媽媽看看,自己一切都挺好。他知道,兒子在外頭的一舉一動,媽媽隨時關注著。
危險,當然也隨處可見。這地方條件艱苦,局勢動蕩,戰(zhàn)亂常有,走在路上都可能被人用槍指著。哪里又空襲了,遇上沙塵暴了,曬成“非洲人”了,感染瘧疾成功“減肥”了,他也會發(fā)發(fā)朋友圈,讓親朋好友了解維和生活真實的樣子。只是,這些都不敢讓媽媽看到。當然,他沒忘了叮囑姐姐,可別說漏嘴,讓媽擔心。
這一年過得很快。媽媽的生日又快到了,小龍算算日子,笑著跟家里報喜,說正好能趕上賀壽。
人還沒回,消息先傳回了國內——維和警隊的營地附近突發(fā)爆炸。姐姐瘋了似的撥打小龍的電話,不通。又反復在微信里留言:“在嗎?在不在,回個話?!”沒有回答。
全家人沒敢告訴媽媽,只能一個勁地上網(wǎng)刷新消息,盼著小龍平安。姐姐紅腫著眼睛,時刻盯著微信,希望收到回復??墒?,弟弟那邊,卻一點動靜都沒有……
一個月后,小龍的朋友圈終于更新了。只有一張圖,一句話。
照片是在機場拍的,一只打著繃帶的手,做出勝利的手勢。
“媽媽,我回來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