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身益氣道理在此
從我國的第一部中藥學專書《神農本草經》中記載了薏仁“久服輕身益氣”開始,之后歷代的藥學經書無一不提及薏仁對各種病癥的療效。而近年所有論及生機飲食或中藥學之書籍也大都對于薏仁能夠鎮(zhèn)痛、治療風濕痛、肩痛等各種疼痛,以及對于肝病、腎臟病、皮膚病、婦科疾病等的療效多所著墨,可以說幾乎對于所有的病癥都有幫助。近代關于薏仁的研究,又進一步證實它能夠治療扁平疣及具抗癌功效。
經過科學的成分分析比較,薏仁所含的蛋白質為禾科植物種子中最高,并且其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維生素B1、B2、E等亦均有普通白米的數倍之多,所以能夠有效地促進新陳代謝、治療維生素、礦物質不足所引起的疾病,以及提供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這種能量也就是中醫(yī)所稱的“氣”,故《神農本草經》所述的“輕身益氣”道理即在此。
薏仁的性質微寒偏涼,因此,嚴重的脾胃虛寒患者、虛冷癥、孕婦、體質虛弱,身體水分不足,常出現(xiàn)嘴唇干裂、口渴的人,都不適宜長期服食薏仁粥或單純的薏仁食品,得依據中醫(yī)學的“去性取用”原則來選擇適當的藥材搭配。例如:吃薏仁粥的時候,拌上些許胡椒粉,取胡椒的熱性來抵制薏仁的寒性;或是與滋陰的麥冬、生地一同熬煮等流傳甚廣的作法,均有此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