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春雷
《圍爐夜話》有句:“人得一知己,須對知己而無慚?!蔽液芟矚g這句話,將之簡化為“無慚知己”。
魯迅曾手書一聯(lián)“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dāng)以同懷視之”,贈給好友瞿秋白。魯迅對瞿秋白真可謂“無慚知己”。1934年1月初,瞿秋白準(zhǔn)備離開上海,于是到魯迅住所去告別。那一夜,魯迅為了惜別之意,將床讓給瞿秋白,自己和妻子睡地板。瞿秋白犧牲后,魯迅拖著病軀,夜以繼日編寫瞿秋白遺著《海上述林》,親自負(fù)責(zé)設(shè)計封面,編排校對,使《海上述林》上卷終于得以出版。
能夠設(shè)身處地為知己排憂解難,這是“無慚知己”的首要方面。歷史上的“管鮑之交”,鮑叔牙認(rèn)管仲為知己,于是向齊桓公推薦管仲,使之身居相位。三國時期,劉備于白帝城托孤,對諸葛亮說:“我的孩子,可輔則輔之,不可輔就取而代之?!钡T葛亮感于劉備當(dāng)年識賢之恩,盡心竭力輔佐后主劉禪,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都是“無慚知己”。
有包容,這是“無慚知己”的第二要點(diǎn)。魏晉時期,有所謂“竹林七賢”,本來是朋友,志趣相投,一起在竹林中飲酒賦詩。但是后來,山濤的官做大了,于是推薦嵇康出來做官。嵇康很孤傲,就寫了篇《與山巨源絕交書》,與山濤斷交了。但是,在山濤心中,始終還是認(rèn)嵇康為知己的。嵇康被誅后,山濤推舉嵇康的兒子嵇紹為秘書丞。嵇紹對自己該不該任此職猶豫不決,于是向山濤咨詢,山濤回答:“為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時,猶有消息,而況人乎?”言外之意,你爸爸是你爸爸,你是你,大膽上任吧。山濤不計前嫌,是對知己的一種“以德報怨”吧,可以說是“無慚知己”的最高境界了。
但是,我們也發(fā)現(xiàn),在現(xiàn)實(shí)生活中,有一個詞叫“謬托知己”。清人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五十二回:“有班謬托知己的朋友,天天在一塊兒打牌吃酒。”這其實(shí)是口頭上的知己,也許一臨利害,就作鳥獸散了。交友中有一類叫“世道交”,指的就是這類?!爸囃兄骸钡牧硪环N說法,就是“當(dāng)年輸心背后笑”。民間有一個說法,口里喊哥哥,背后捅刀子。這是典型的“有慚知己”。當(dāng)然,這種知己,只是假知己。我們在與人交往中,一定不要被對方的甜言蜜語所迷惑,一些口蜜腹劍的小人,我們一定要分辨清楚。一旦認(rèn)定他是假知己,就要決然與之?dāng)嘟?,不然,被這種假知己禍害的日子,還在后頭呢。
“無慚知己”的前提是找到真知己。要識別知己是真是假,其實(shí),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他能否與自己共患難。俗話說:“患難之中見真情?!薄妒勒f新語》中記載荀巨伯看友人疾,結(jié)果正碰上胡賊攻郡,友人勸荀快走,說我是快死的人了,不要連累你。荀卻說:“我不能敗義求生?!苯Y(jié)果胡賊攻陷城池,闖入友人家,問荀:“全城都空了,你是誰,敢獨(dú)自留下?”荀說:“友人重病,不忍拋棄,寧愿讓我代替友人去死?!焙\被深深感動,竟然撤退了,全郡因此得以保全。
像荀巨伯,可謂患難之中的真朋友。這樣的朋友,才叫知己。而這樣的生死之交,就是“無慚知己”,善始善終。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