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詩彤
(江西三和金業(yè)有限公司)
?
某電積金泥煉金工藝技術改造及實踐
胡詩彤
(江西三和金業(yè)有限公司)
江西三和金業(yè)公司原采用鹽酸除雜—王水分金—貴液還原工藝處理電積金泥,獲得合質金產品,但生產過程存在金以氣相形式損失的問題。通過工業(yè)生產試驗比較了鹽酸除雜—硝酸分銀工藝、硝酸直接分銀工藝和鹽酸除雜—除雜金泥熔煉潑珠—硝酸分銀工藝。結果表明,硝酸直接分銀工藝煉金作業(yè)時間短、工序簡單、操作方便,金泥綜合生產成本低至71.73元/kg,可獲得金品位95%以上、銀品位1.5%以下的合質金,提高了電積金泥金選冶回收率,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可進行工業(yè)應用。
電積金泥 硝酸分銀 潑珠分銀
江西三和金業(yè)有限公司采用國內先進的生物氧化—炭漿氰化—解吸電積工藝處理高砷高硫低銀選冶金精礦,金回收率較高。解吸電積后的電積金泥成分比較復雜,除含有金、銀及載金鋼毛中的鐵外,還含有少量銅、鉛、鋅及炭泥等雜質,其中貴金屬金、銀含量分別為32.78%、4.21%,鐵、銅、鉛含量分別為48.46%、0.15%、0.008%。
最初采用王水提金濕法冶煉工藝從電積金泥中回收金,通過鹽酸除雜—王水分金—貴液還原工序,獲得產品合質金。生產實踐發(fā)現,金主要以液態(tài)形式存在,在加熱操作過程中部分金會以氣態(tài)形式流失,無法有效回收。因此比較多種電積金泥冶煉工藝,以選擇合適的冶煉提金工藝綜合回收金、銀,減少貴金屬流失,使公司經濟效益最大化。
1.1 鹽酸除雜—硝酸分銀工藝
該電積金泥采用30%左右的工業(yè)稀鹽酸預先除去鐵等雜質,再通過硝酸分銀工藝,生成可溶的硝酸鹽進入溶液,而金不與鹽酸、硝酸反應,從而避免液相金產生而使金富集于固相中[1]。鹽酸除雜作業(yè)于1.5 L陶瓷反應釜中進行,溫度控制在80 ℃左右,固液比1∶3,根據反應情況一般浸洗2次,除雜后為避免后續(xù)硝酸分銀作業(yè)中引入氯離子造成除雜金泥中金溶解,對其進行充分洗滌至濾液加入飽和食鹽水無白色沉淀產生。金泥經二次除雜后繼續(xù)進行硝酸分銀,盡管該工藝有效避免了氣相金的損失,但鹽酸除雜加大了銀被銅等其它金屬的包裹程度,造成后續(xù)硝酸分銀中金、銀分離不徹底,獲得的金粉熔煉鑄錠成的合質金平均品位只有90%左右,銀品位高達5%,不但造成銷售時取樣誤差較大,而且由于銀不計價而減少經濟效益。另外,鹽酸除雜后金泥洗滌困難,耗時較長,大大延長了煉金作業(yè)時間,資金積壓嚴重,得不償失[2]。
1.2 硝酸直接分銀工藝
分析表明,鹽酸除雜—硝酸分銀工藝中,用較低濃度的稀硝酸代替鹽酸也能達到除去鐵、銅、銀等雜質的目的。
根據反應情況,分批次加入硝酸,濃度隨反應的進行由稀變濃。在反應起始階段,添加硝酸與水體積比1∶8的稀硝酸,保證鐵反應徹底且不產生Fe3+;反應后期,加大硝酸濃度,添加硝酸與水體積比1∶2的濃硝酸,反應溫度控制在90 ℃左右[3]。硝酸浸洗5~6次后,硝酸分銀產品金粉中銀品位可降低至1.5%以下,未浸出的銀主要為金包裹。反應結束后,用熱水洗滌、過濾沉積金泥,洗至濾液中加入飽和食鹽水不再出現白色沉淀,并確保最終洗滌液為中性。
工業(yè)生產改造試驗減少鹽酸除雜和除雜金泥洗滌工序,直接進行硝酸分銀,徹底解決了除雜金泥洗滌難的問題,大大縮短了作業(yè)時間;工藝改造后獲得的合質金品位可達95%以上,銀品位降至1.5%以下,大大減少了取樣過程中的分析誤差且整個煉金作業(yè)時間明顯縮短,勞動強度大大降低。
1.3 鹽酸除雜—除雜金泥熔煉潑珠—硝酸分銀工藝
為進一步提高該電積金泥硝酸分銀產品純度,降低合質金中銀的品位,探索采用鹽酸除雜—除雜金泥熔煉潑珠—硝酸分銀工藝(簡稱潑珠分銀工藝)的可行性,其中鹽酸除雜和硝酸分銀工藝流程基本和上述一致。電積金泥鹽酸除雜后金泥含銀20%左右,金品位60%左右;為硝酸分銀工序能最大限度地除去銀,熔煉潑珠工序必須在熔煉過程兌入大量成品銀,以確保金:銀質量比1∶3,合質金水淬后壓制成薄片狀,不僅大大增加了后續(xù)回收銀的作業(yè)成本,而且提高了勞動強度,延長了煉金作業(yè)時間,資金積壓嚴重[4]。
本著簡潔、高效、先進、金屬流失少、經濟效益最大化的原則,對該電積金泥分別采用不同煉金工藝進行工業(yè)生產試驗。煉金合質金產品全部銷售給精煉廠,金品位大于95%時,精煉廠精煉加工費用不變;金品位小于95%時,加工費用提高??疾鞚娭榉帚y工藝和硝酸直接分銀工藝的成本和產品合質金的品位,結果分別見表1、表2。
表1 不同煉金工藝成本分析
表2 不同工藝產品合質金質量指標 %
表1、表2表明,硝酸直接分銀工藝相比潑珠分銀工藝,合質金品位較低,但仍高于95%,不增加銷售加工費用,成品銀銷售損失高14.94元/(kg·金泥),處理相同金泥綜合成本可降低96.22元/kg,硝酸直接分銀工藝較潑珠分銀工藝每年可節(jié)約綜合成本79.65萬元,經濟效益良好。
自2015年11月采用硝酸直接分銀工藝對該電積金泥進行技術改造以來,避免了金以氣相形式流失情況,使金金屬量基本趨于平衡;冶煉作業(yè)時間縮短到3 d,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提高了資金周轉率;生產作業(yè)成本降低了70元/(kg·金泥),同時可獲得金品位大于95%、銀品位小于1.5%的合質金產品,各項生產指標和經濟效益較好。
鹽酸除雜—硝酸分銀工藝煉金作業(yè)時間長,合質金產品質量較差,銷售加工成本高;鹽酸除雜—除雜金泥熔煉潑珠—硝酸分銀工藝雖然能獲得較高質量的合質金,但煉金作業(yè)時間長,工人勞動強度高,回收銀作業(yè)成本高;硝酸直接分銀工藝具有煉金作業(yè)時間短、工藝操作簡單、勞動強度低的優(yōu)點,且能獲得較高質量的合質金產品。硝酸直接分銀工藝應用后,徹底解決了氣相金的流失問題,提高了解吸電積金泥金的選冶回收率,對于小型黃金企業(yè)的間斷性冶煉有著極強的適應性和可操作性,可進行工業(yè)應用。
[1] 安紅武.電積金泥中金銀回收[J].新疆有色金屬,2011(2):53-54.
[2] 秦曉鵬,胡春融,董德喜,等.淺談我國黃金精煉技術與工藝[J].黃金,2003(8):34-37.
[3] 魏 莉,汪 丹,郭 平.黃金精煉提純工藝研究與生產實踐[J].黃金,2000(3):37-39.
[4] 賓萬達,盧宜源.貴金屬冶金學[M].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11.
2016-08-03)
胡詩彤(1990—),男,助理工程師,334213 江西省德興市花橋鎮(zhè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