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勝利
讓“神奇材料”溫暖全中國一個花甲老人和新型建材的故事
馬勝利
上海金山新城,臨杭州灣畔,傍滬杭鐵路。2013年,國務院頒布《綠色建筑行動方案》給這里帶來福祉。2014年,為落實《綠色建筑行動方案》,上海開展“節(jié)能暖房”行動,將金山新城11號樓作為試點,使用納諾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新型保溫材料——二氧化硅納米超級絕熱保溫材料(以下簡稱二氧化硅納米保溫材料),為墻體、屋面進行保溫,為在全市推廣積累經(jīng)驗,提供依據(jù)。兩年過去,效果顯著。2015年,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科技推廣中心進行評估,認為該產品和生產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可以在全國推廣。近期,二氧化硅納米保溫材料開始在上海住宅產業(yè)化中規(guī)模應用,將從這里走向全國,溫暖世界。
二氧化硅納米保溫材料為何如此神奇?是因為它含有“改變世界的神奇材料”—氣凝膠。在它背后,有一個花甲老人演繹了12年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故事。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報道:66歲的鮑勃·斯托克成為第一個為房屋加上氣凝膠保溫層的英國人。他說:房屋的保溫效果好多了,暖氣都調低了5攝氏度。這太有效了。
氣凝膠密度只有玻璃的千分之一,幾乎能在空氣中漂浮,被稱為“世界上最輕的固體”。18毫米厚的氣凝膠襯里能幫助宇航員抵御零下130攝氏度的低溫,被用來制作太空服的隔熱保溫襯里,為2018年人類登上火星大陸做準備。因此,科學家把氣凝膠稱為“改變世界的神奇材料”。
為了捕捉彗星的微粒,美國“星塵”項目設計者華裔副首席科學家鄒哲博士,潛心25年,終于用氣凝膠組成的塵埃采集器達到目的。所以,當鄒博士收到來自紹興市納諾高科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納諾公司)的邀請,請他前往考察該公司生產的氣凝膠時,他付之一笑,認為中國企業(yè)絕對生產不出氣凝膠。不久,固執(zhí)的納諾公司又越洋寄來氣凝膠樣品,二請諸葛,盛情難卻,鄒博士帶著疑惑來到了該廠。于是,他見到了本文的主人公——董事長周水林。
周水林,身材高大,眼神炯炯,當兵5年,一身正氣,時為2006年,他61歲。
內行看門道。通過考察,邵博士最終認定納諾的氣凝膠產品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他拿出一塊燒餅大的氣凝膠產品,敬佩地送給周水林作為禮物。這塊“燒餅”在美國價值幾萬美元,可納諾公司一立方米的的氣凝膠保溫材料,成本不到2萬元人民幣。這讓鄒哲大為吃驚。機場臨別,鄒哲考慮再三,提出希望留在科諾公司工作,卻被周水林婉言謝絕。
這么牛的周水林是誰?他當時還是浙江中聯(lián)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在他的領導下,公司成為一家具有房屋建筑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的大型集團企業(yè),涉及建筑、房產、文化等多個產業(yè)領域,市場覆蓋全國,雄踞全國民營500強企業(yè)、中國建筑業(yè)500強企業(yè)、浙江省百強民營企業(yè)、進滬施工30強企業(yè)行列。
在許多人看來,周水林功成名就,年近花甲,還有什么不滿足呢?但周水林卻想得更多。
2004年,周水林59歲。一次與朋友聚會,他終于透露心聲:我們建筑企業(yè)一定要轉型升級,要么不轉,要轉一定要向高科技企業(yè)轉;要做,一定要做國內沒有、世界領先的產品!當時有多少人相信呢?
可巧的是,這位朋友的親戚在清華大學化工系一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工作,剛好研究出一種新材料,那就是用二氧化硅制造氣凝膠。真是“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周水林馬上邀請紹興市副市長徐文成一道趕往清華大學。
“喏,就是這東西。”清華大學教授黃濤舉著一根實驗用的小試管,里面密封裝著極細的白色粉末,擺動試管,細粉來回流動,輕盈如水流。
看著這些僅僅是實驗室產品的粉末,陪同的朋友有點退縮了,他給周水林潑冷水:“這只是個‘試管嬰兒’啊,養(yǎng)不養(yǎng)得大還不一定,行嗎?”該“產品”未經(jīng)過中試,產業(yè)化成功率只有30%,也就是說,七成可能失敗。而中試,至少需要投入500萬。
市里有關領導說:“東西是好,風險很大,效益驚人?!?/p>
都看著周水林。是退縮還是拼一拼?經(jīng)過再三斟酌,周水林毅然拍板:做!美國人能做出來,中國人也能做出來!關鍵時刻,彰顯企業(yè)家的遠見與風骨。周水林讓筆者想起了奧地利著名經(jīng)濟學家熊彼特的一段論述:企業(yè)家不是投機商,也不是只知道賺錢、存錢的守財奴,而應該是一個大膽創(chuàng)新、敢于冒險、善于開拓的創(chuàng)造型人才。
飯桌上的一番豪言壯語,立刻變成征用土地、建設廠房、購買設備的行動。2004年4月,紹興市納諾高科有限公司成立。8年后,該企業(yè)的影響越來越大,經(jīng)國家工商局批準,該公司更名為國家級“納諾科技有限公司”,猶如“聯(lián)想集團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盡管不可同日而語,也看出各方面的重視和期盼。這是后話。
生產沒人生產過的新產品,必定會碰上想象不到的困難。
中試所需超臨界的中試裝置,無處購買,只有四川一家大型企業(yè)能夠制作。當周水林風塵仆仆趕到時,心涼了半截。廠方告訴他:這種非標準化的專用設備制作非常麻煩,而且體量太小,不愿承接?;字?、數(shù)億身家的企業(yè)家,低下頭來再三地哀求,再三說明產品對國家的意義,終于感動了這位負責人,廠方想方設法為他們解決了難題。
設備有了,人才呢?茫茫中國,懂氣凝膠生產的人才在哪里?周水林尋問每一個可能知道的人,到處收集有關資料和相關線索。那位美國休斯敦市約翰遜航天中心的鄒哲博士,就是周水林在看《參考消息》時,發(fā)現(xiàn)上面刊登了一則介紹“星塵”項目取得成功的報道,其中提到氣凝膠和鄒哲。他馬上決定要請鄒哲來指導。別人說:周總,您異想天開吧?世界聞名的“星塵”項目的設計者,您一個“包工頭”也能請來?人家美國同意嗎?令人大跌眼鏡的是,鄒博士真來了。誰知道其中周水林費了多少周折?周水林就是用這種精神,從全國誠邀人才,組織了一支精干的科研團隊。
氣凝膠怎么生產?氣凝膠是把有機硅里的水分抽去,然后注入二氧化碳氣體,形成無數(shù)個納米級的空洞,如果把一立方厘米的氣凝膠全部鋪開,它能覆蓋一個足球場,輕得被稱為“凍結的煙霧”。自1931年由美國化學家發(fā)明以來,氣凝膠因成本高昂、性能脆弱,一直被鎖在實驗室。十多年前,美國的阿斯彭公司為這一材料賦予更多實際用途,開始壟斷全球氣凝膠產品生產,目前產能約為4萬立方米。
如何抽去有機硅的水分?如何讓氣體進入固體?如何形成均勻的納米級空洞?溫度、壓力是多少?一個個不眠之夜,一次次試驗,一次次失敗,一次次流淚,一次次從頭開始。當失敗的記錄達到上千次的時候,終于看到了成功的曙光。
這使我們想起了肯德基。他經(jīng)歷了1009次失敗,終于在66歲時成功,以獨特配方的炸雞首創(chuàng)“特許經(jīng)營模式”。全世界都知道他的名字——哈蘭·山德士上校,肯德基的創(chuàng)始人。
他們擁有一種共同的精神。
2006年1月6日,艷陽高照。浙江省科技廳在紹興組織氣凝膠成果鑒定會。3位兩院院士從全國趕來,7位專家涉及的學科覆蓋化學工程、核物理、航天動力、精細化工、無機化工等領域。最終專家組一致認定,這種新材料和技術“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其工藝技術處國際先進水平”。
正當大家喜氣洋洋,摩拳擦掌準備投入到工業(yè)化生產之中時,一場滅頂之災突然襲來。由于紹興市城市規(guī)劃變更,有關部門要求納諾公司盡快搬遷。剛剛通過鑒定的氣凝膠不能生產了,望著新建的廠房、新安裝的設備和剛剛整修好的廠區(qū),不少員工流下了眼淚。幾次交涉沒有成果,有關人員甚至叫囂要抓人!在有些人眼里,氣凝膠與他們一毛錢的關系也沒有。企業(yè)毅然拿起法律的武器,幾經(jīng)周折,企業(yè)獲得了賠償和新廠用地,但時間和精力無謂地白白浪費了。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飛速發(fā)展的今天,時間就是市場,時間就是企業(yè)和國家的效益啊。
那時,投入已近億元,企業(yè)停產,前景渺茫。員工在眼巴巴地看著周水林,好容易凝聚的人才開始流失。公司董事會一些同事婉轉地勸說周水林放棄這個項目。周水林夜不成眠,何去何從?最終,軍人的血性和企業(yè)家精神讓他一躍而起,中國不能沒有氣凝膠,中國一定要有氣凝膠!他對董事會的同事說:這樣放棄,對不起那些從開始就跟我們一起創(chuàng)業(yè)的科研人員,對不起我們已經(jīng)取得的15項專利,對不起那些幫助過我們,對我們充滿期望的領導和朋友!我們不但要做氣凝膠,而且要比外國的成本更低、更環(huán)保!我來負責任!他的態(tài)度終于感動了董事會,氣凝膠項目終于繼續(xù)進行下去。
現(xiàn)任綜合管理部部長沈立青,從創(chuàng)業(yè)開始就來到企業(yè),至今已12年。筆者問她為什么能堅守企業(yè)不動搖?她說:就在生產被迫停頓,廠里最困難的時候,周總推動董事會給我們長工資。這不但感動了我們,也說明周總對企業(yè)有信心,我們對周總有信心!科研中心主任博士畢業(yè),業(yè)績突出。有人勸他跳槽,他的回答是把愛人、兒子,甚至老父親都拉到廠里工作,“身家性命都交給企業(yè)了”。人心齊泰山移,公司上下同心協(xié)力,攻堅破難,終于取得了突破?,F(xiàn)在,周水林又與董事會商議,準備推行管理層持股,與公司員工共享發(fā)展紅利。
日本著名企業(yè)家稻盛和夫說:“所謂領導者,就是能夠對自己的任務描繪出宏偉前景的人,擁有千方百計去實現(xiàn)的信念,就算是下刀子也要把自己的信念堅持到底,有丟掉性命也在所不惜的堅強意志。如果沒有人格上的問題,員工肯定會追隨這樣的領導者?!敝芩志褪沁@樣的領導者。
氣凝膠終于可以工業(yè)化生產了!員工歡騰,董事會興奮。但周水林知道:近億元投進去,擺在他面前的仍然只是一堆粉末,一堆一陣大風就會吹得無影無蹤的粉末。氣凝膠怎么變成商品?商品應用到哪個行業(yè)?到哪里找買家?這些像一座座大山,等他繼續(xù)攀登。正如馬克思所說:從商品到貨幣,是驚險地一躍,如果這一躍不能成功,摔碎的將是商品的所有者。
周水林開始了新的長征。他不是在飛機上,就是在趕往飛機場的路上。他和他的團隊拜訪了眾多科研院所、高等學府、機關企業(yè),辦公室柜櫥里,擺滿了他所有能收集到的有關資料。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于在上海同濟大學玻爾固體物理研究院找到了希望。院長沈軍來到紹興,考察過納諾公司后,建議用常壓干燥裝置和技術工業(yè)化,生產氣凝膠保溫材料。在沈軍的指導下,周水林組織科研人員投入研發(fā),又是經(jīng)過了上千次失敗,終于在2008年成功生產出二氧化硅納米納米孔絕熱保溫材料(簡稱氣凝膠保溫氈)。
周水林趕到遼河油田和克拉瑪依油田,請他們進行氣凝膠保溫氈包裹輸油管道的試驗。在苦苦期盼中喜訊終于傳來,油田方面反饋的意見是:“使用氣凝膠保溫新材料,不僅節(jié)能38%,油田的出油率也大大提高,而且環(huán)保無毒、防水抗裂、耐腐蝕、好施工,能夠延長管道包裹材料的使用年限?!庇吞镉谑浅闪怂麄兊谝慌蛻?,市場向他們露出了笑容。
納諾公司成為中國中車集團的合格供應商,產品應用在高鐵列車上,增強了保溫效果,節(jié)省了車廂空間。納諾產品隨著中國高鐵奔馳在國內外。
當年,外軍參觀我軍艦艇,嘲笑內部防火材料等級太低。2011年12月,海軍裝備部在上海召開了由34家科研所、大專院校、各大船廠代表參加的鑒定會。經(jīng)過激烈的討論和新、舊材料的對比,最終確定氣凝膠材料可以應用于船舶設備上。這為納諾公司開拓了又一個市場。
在北京奧運工程、在國家大劇院、在國家檔案館、在中國美術館、在上海金山石化、在天津力神鋰電池項目、在寧波熱電項目、在三亞房地產工程、在紹興市立醫(yī)院、在我軍某新型護衛(wèi)艦、在新能源汽車和光伏發(fā)電企業(yè),納諾公司的二氧化硅納米保溫材料產生了巨大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各方檢驗證明,他們的產品,能抵御300至800攝氏度的低高溫,幾乎完全憎水,實現(xiàn)了保溫節(jié)能、防火、防水三合一的完美結合。原二炮院士康西生興奮地說:這種材料對我們戰(zhàn)略武器的保護非常有用!
如今,納諾公司已建起了4條生產線,第5條正加緊建設;建成了國內第一臺氣凝膠高溫涂層機,大大提高了產品質量;與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聯(lián)合成立研發(fā)中心;成立了“同濟大學-納諾氣凝膠聯(lián)合研究所”,各種研究正如火如荼;納諾公司的產品被列入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組織實施;國家有關部門委托納諾公司,以他們內部生產標準規(guī)范為基礎,起草中國氣凝膠保溫氈國家標準;他們的產品已經(jīng)出口到俄羅斯、意大利等國家,公司正緊張準備在德國、美國設立代理處。院士袁維康回訪納諾公司時,十分興奮,連連贊賞,對納諾公司信心滿滿。
可周水林依然不滿足。他說:這些年來,世界發(fā)達國家競相研究氣凝膠,發(fā)展很快。而氣凝膠的用途非常之廣,亟待我們去開發(fā),這也是一場市場競爭。這使我有一種迫切感,恨不得一個早上中國就能推廣這種改變世界的神奇材料。如果我們不加倍努力,如果我們不能盡快擴大市場份額,減低成本,我們就會被人追上。
他呼吁:中國氣凝膠事業(yè)需要國家和政府更多重視、宣傳推廣、扶持幫助。需要許多行業(yè)修訂標準規(guī)范,需要打破一個個利益鏈條。這一切,都需要快、快、快,讓氣凝膠更快地為實現(xiàn)中國夢出力。
他決定投資5億元,建成國內規(guī)模最大、實力最強的二氧化硅納米孔洞超級絕熱材料研發(fā)與制造基地。他的夢想是用納諾公司的保溫材料,溫暖中國城鄉(xiāng)千家萬戶,還要走出國門,溫暖世界。
2016年,周水林71歲,但說起氣凝膠就神采飛揚、充滿希望??吹贸鰵饽z這個朝陽產業(yè),給周水林帶來了青春和活力。當年,他17歲背著行李到工地當石工學徒的時候,他十分努力,充滿對未來的憧憬;當他參軍來到部隊,同樣懷著對未來的設想,放棄一切業(yè)余時間狠補文化知識,才有了出口成章、下筆成文的今天。轉業(yè)回來,他在建筑公司大顯身手,屢建優(yōu)質工程,獲得了中國建設工程最高獎項“魯班獎”。如今,他從59歲開始,奔向新的夢想,用了整整12年的時間,終于實現(xiàn)了幾乎不可能實現(xiàn)的目標——“要做就做國內沒有、世界領先的產品!”
回首氣凝膠保溫材料誕生的艱難過程,是什么力量支撐周水林堅韌不拔,攻關破難?周水林指著公司大廳懸掛的十個金光閃閃的大字說:我常在這里停一停、看一看,覺得這就是總書記給我提的要求。
這十個大字是:“敢為天下先,愛拼才會贏”。2014年7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給福建省30位企業(yè)家回信,希望廣大企業(yè)家繼續(xù)發(fā)揚“敢為天下先,愛拼才會贏”的闖勁,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chuàng)新,敢于擔當,勇于作為,為國家社會經(jīng)濟健康持續(xù)發(fā)展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壯哉,敢為天下先,愛拼才會贏!這正是周水林精神的寫照。萬眾創(chuàng)業(yè),大眾創(chuàng)新,需要這種精神;改革發(fā)展,民族復興,永遠需要這種精神!我們用氣凝膠保溫材料溫暖我們的家園,用這種精神,鼓舞我們振興中華的斗志!
周水林,讓我們和很多很多的中國人一起,為你的氣凝膠保溫材料點“贊”,更為你的精神點無數(shù)個大大的“贊”!
D
1671-3362(2016)11-004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