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打擊恐怖主義,紐約用上了人臉識別技術
最近,紐約宣布將在全州范圍內使用人臉識別技術,用以抓捕各類嫌疑犯及恐怖分子。在這項名為“紐約十字路口計劃”的計劃中,政府將在全州主要機場、橋梁、隧道和交通樞紐地帶部署先進的面部識別和車牌讀取設備,包括高級攝像頭和傳感器系統(tǒng)等。這不是紐約第一次大規(guī)模使用面部識別技術。去年,機動車管理局就在其證件掃瞄系統(tǒng)中加入了人臉識別技術,該技術通過提取面部 128 個特征向量,與數據庫的照片進行比對,從而識別出竊賊。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這套系統(tǒng)已經幫助警方抓到了 100 人并解決了 900 個公開案件。
微軟裸眼式全息投影技術曝光
近日,微軟首席構想官戴夫·科普林透露,微軟已經在實驗室中用原型設備投射出了三維的全息影像,你可以不用戴任何設備就看到它,這個過程很復雜,成本很高,而且解決方案并不太合理,不過這是我們邁出的第一步。微軟表示,目前這種全息影像技術暫時沒有消費者版本。由于市場處于起步階段,因此許多開發(fā)人員和公司都在嘗試使用各種新方法讓全息影像更容易實現(xiàn)。例如,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已經實現(xiàn)了足不出辦公室的火星行走,而以色列則使用全息影像技術訓練士兵。
AR 技術把乘客帶回1953年的聯(lián)合車站
近日,品牌營銷公司PTALA在華盛頓的地標建筑 Union Station(聯(lián)合車站)舉辦一場 AR 體驗,用 AR 技術向乘客們講述這座著名車站的前世今生。此次體驗持續(xù)一個月,從10月14日起開始向公眾開放。PTALA 采用了芬蘭公司Arilyn的云AR平臺自定義開發(fā)應用程序,聯(lián)手洛杉磯編劇Jesse Lumen,創(chuàng)造出最接近歷史事實的腳本。創(chuàng)意人員表示,PTALA 應用記錄了Union Station的重要時刻,并利用照片和視覺效果再現(xiàn)那些歷史畫面,如1953年Union Station的火車相撞事故。此外,PTALA 還負責 Union Station 主禮堂和火車候車廳的 38 塊電子屏幕,這些屏幕將一起為乘客們提供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交互環(huán)境。
日本虛擬歌手“初音”將在北京舉行演唱會
日本音樂軟件制作公司Crypton Future Media將于12月10、11日首次在北京舉辦虛擬歌手“初音未來”演唱會及企劃展。北京演唱會將與在日本、美國、臺灣舉行過的演唱會一樣,以初音未來的全息投影打造現(xiàn)場演出。計劃2天舉辦4場。初音未來是一種用于音樂制作的電腦軟件。作為其包裝封面的少女形象逐步走紅,在多個國家軟件本身的用戶也不斷增加。
這款軟件雖然沒有中文版,但據說甚至有粉絲特意從英文版和日文版軟件中搜集接近中文的音源,創(chuàng)作中文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