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為為
(中國礦業(yè)大學徐海學院,江蘇徐州 221008)
英漢雙語的差異對口譯中再現(xiàn)原文內(nèi)容和情感的啟示
耿為為
(中國礦業(yè)大學徐海學院,江蘇徐州221008)
口譯的語言往往是說話人口頭表達,有著很強的口語特點??谧g中,衡量的標準也一般信奉“快準順”。雖然時間和速度占據(jù)重要地位,但是再現(xiàn)原文內(nèi)容和情感,兼顧傳情和達意也是口譯員不斷追求的最高境界??谧g員應有意識研究英漢雙語之間的語言差異和思維差異,從而更好地再現(xiàn)原文內(nèi)容和情感,使譯文更加準確、地道和易懂。
口譯雙語差異內(nèi)容情感
口譯是口語表達形式,具有很強的口頭特點。口譯的衡量標準一般是“快準順”。雖然速度和時間在口譯中占據(jù)重要地位,但是并不意味著對原文內(nèi)容和情感的再現(xiàn)就不重要。“既能傳情,又能達意”是口譯的最高境界,也是高??谧g課程訓練過程中應一直追求的目標。東西方人因為文化差異和不同的民族習慣,語言表達和思維習慣有明顯差異。作為語言工作者,口譯員需要把握兩種語言的不同文化背景和民族習慣,才能更好地應對語言間轉(zhuǎn)換,從而達到信息的有效傳遞,促進雙方順利溝通。通常,譯員需要注意兩種語言在以下方面的基本差異,并有效選擇應對策略。
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和價值觀念,這體現(xiàn)在語言的使用中也會有許多明顯的差異。比如,中國人會對遠道而來的外國客人表現(xiàn)出自己的熱情和關(guān)心,很自然地說出“一路辛苦了?!被蛘摺斑@一路折騰,您一定累壞了吧?!钡侨绻谧g員直接根據(jù)字面意義直譯為“A fter a long journey,you must be very exhausted.”會讓外國客人覺得非常尷尬或者不高興。因為外國人更多比較希望在被人眼里看起來狀態(tài)很好,不希望被認為疲憊沒精神。所以,此時如果口譯員譯為“You must have had a great journey.”會比較容易被接受。
再比如,外商說“Thank you so much for w hat you have done for me and I really appreciate your kindness.”時,中方回答“不客氣,這是我應該做的。”假如口譯員直譯為:“Y ou're w elcome.This is w hat I should do.”,中方的謙虛就被外方誤解為“他們?yōu)槲易鍪率遣坏靡讯鵀橹蚴浅鲇诠ぷ鞫⒎切母是樵笧槲易鍪隆?,往往會產(chǎn)生不快。在這種情況下,口譯人員應尊重對方民族習慣,改譯為:“My p leasure.I'm glad I could help.”
不同民族性格差異也非常明顯,西方人一般情況下比東方人相對開放些,在語言的表現(xiàn)和語體風格上相對也會比較隨意自由。然而中國人往往比較含蓄內(nèi)斂,很多情感不會輕易流露,更不會對陌生人輕易表達在語言中,因為這在中國人看來有失穩(wěn)重。
卡特總統(tǒng)卸任后常從事社會公益活,有一次考察居民生活情況時,他對居民協(xié)會主席,說“I am grateful for th is meeting.I love you.I'm proud of you.”。口譯員在翻譯時不能把“I love you.”直接譯為“我愛你”而應該譯為“我很敬重您”,從而避免不了解西方文化價值觀念的中國人產(chǎn)生誤解。因為在漢語文化中,“我愛你”很少會用來傳遞對領(lǐng)袖的“敬重”之意,不符合中國人的內(nèi)斂含蓄的性格。
同時,中西方不同的民族性格也源于不同的價值理念。漢語重視集體主義,英語重視個人主義;漢語謙虛中庸,英語直截了當。
比如外貿(mào)交流中,中方會說“我們將與廠商聯(lián)系,盡量把交貨時間提前?!币驗橹袊瞬幌矚g把什么事情說的太絕對,即使是很有把握的事情,也習慣性留有余地或者謙虛一些。但是如果口譯員直接翻譯為“W e'll get in touch w ith our manufacturers and do our best to advance the time of delivery.”會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誤會。因為這里漢語的“盡量”屬于模糊性語言,表達的是中方盡力合作的態(tài)度,但不代表一定會做到。但西方人會把“I w ill do m y best”理解成一種堅決的態(tài)度,看成是肯定的回答。這種差異可能會導致日后合作上的誤會。譯員應該按照目標語言受眾群的思維習慣,將“盡量”譯為“W e'll see w hat w e can do.”
中英兩種語言在詞匯使用上有著不同的習慣。兩種語言中都有著各自常用的習語、俚語、詞匯、專用表達甚至專有的詩詞歌賦等等。在口譯中,了解雙方不同的用詞習慣也可以幫助譯員處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比如中國人常常會說“木已成舟,生米已經(jīng)煮成熟飯了?!边@句話如果直接按字面翻譯,既比較麻煩啰嗦,也會讓西方人摸不著頭腦。所以按照西方詞匯直截了當?shù)谋磉_習慣,可以直接翻譯為“W hat's done is done and cannot be undone.”就非常簡潔明了。
再比如,比如英語中會說“This machine is the last w ord in technical sk ill.”這句話中的“l(fā)ast w ord”根據(jù)西方人用詞的習慣不能翻譯成“最后一個詞”,這樣就曲解了說話人的意思,產(chǎn)生了理解的誤區(qū)。此處的“l(fā)ast w ord”對于西方人來說,指的是某一個領(lǐng)域的最新的東西,所以該句應該翻譯為“這臺機器是技術(shù)方面的最新成就。”
在英漢兩種語言中,勢必都有一些自己文化獨有的詞匯,也就是包含文化背景和歷史典故等的詞匯,在口譯中也應該迅速理解,恰當翻譯。比如“Exporting to some countries is greatly comp licated by all of the red tape.”中的“Red tape”就是有文化背景的。以前英國的律師和政府官員慣用紅帶子(red tape)捆扎文件,后來“red tape”就引申為“公事手續(xù)”上的形式主義。如果直譯成“紅帶子”,不但沒有將文化意義傳遞出來,還有可能令漢語聽眾感到不解。因為,將這句話譯為“政府部門的繁文縟節(jié)使得向某些國家出口貿(mào)易困難重重”就顯得恰到好處。
西方人表達情感比較直接,中國人卻在情感上不會輕易流露,即使是不滿意的時候,表達方式也會比較委婉。有時說話人過于直接的表達,也許會造成不必要的誤會和不悅,譯員有時需要根據(jù)場合注意情感的妥善處理。
比如中國接待領(lǐng)導建議來訪客人看熊貓的時候順便看看本地的風景。結(jié)果英國客人說,“Well,I'm going there just to see the pandas,I just don't like bloody mountains.”如果譯員不考慮雙方背景,而直譯為“這個嘛,我只是去看熊貓,才不愛看什么鬼山?!币驗閎loody這個單詞比較冒犯,這就有辱中方的一片好意,既不融洽,也不禮貌??谧g中,應該把原話“去粗存精”,譯為“我這趟主要是去看看熊貓,大山恐怕沒時間看了?!保瑥亩苊饬穗p方的尷尬和沖突。
而有些時候在情感表達中,西方人的詼諧幽默在中國人的眼中又偶爾有些有失莊重。比如句子“Assem b ling do-it-yourself furniture is child's p lay—as long as you correctly read the instructions.”中的“child play”在英文中,聽著會很自然理解為“孩子們都可以做的事情,很簡單”的意思,可是對應的中文單詞“如同兒戲”在中文中就不合適了,往往指“對重要的工作或事情不負責、不認真”。所以,口譯中應該處理為:“安裝DIY家具非常容易,只要正確看清圖樣就可以了?!?/p>
美國總統(tǒng)George W.Bush在2002年“9·11”恐怖襲擊一周年時發(fā)表的演說中說道:“W e have no intention of ignoring or appeasing history's latest gang of fanatics trying to murder their w ay to pow er.”考慮到發(fā)言者的身份及演講發(fā)生的場合,如果將“have no intention”翻譯為“不打算,不準備”就極為不妥,而譯為“決不會”就顯得語氣堅定,符合當時的氣氛。所以譯員將該句翻譯為“對最近發(fā)生的一群狂熱分子企圖以謀殺來奪權(quán)的事,我們決不會姑息容忍?!?/p>
英漢兩種語言因為有著不同的思維習慣和文化背景,在表達習慣和句法結(jié)構(gòu)上有著明顯的不同。在口譯中,只有更好地理解這些差異,并適當處理才能更好地再現(xiàn)說話人語境和語體,并符合目標受眾群的理解習慣,做出地道的翻譯。
①英語中習慣先表態(tài)再敘述,漢語則相反。比如:
原文:今天,我們相聚在風景秀麗的旅游城市大連,共商經(jīng)濟合作大計。老朋友見面,十分高興。
譯文:W hat a great joy it is to be reunited today w ith our old friends at picturesque tourist city Dalian to discuss important p lans of econom ic cooperation.
原文:求穩(wěn)定、謀發(fā)展、促合作,是當今各國人民的共同愿望。
譯文:It is the common aspiration of all the people in the w orld to maintain stability,seek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cooperation.
②英語往往先短后長,漢語先長后短。比如:
原文:打擊恐怖主義、保持地區(qū)穩(wěn)定、促進共同發(fā)展(先長)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譯文:It is the shared aspiration of people th roughout the w orld to com bat terrorism,maintain regional stability and promote common developm ent(后長).
③英語中,單詞定語常在名詞之前,短語、從句一般在名詞之后、修飾語較分散;漢語中,單詞、詞組和小句定語都在名詞之前,沒有定語從句,修飾語較集中。
原文:在美麗的金秋時節(jié),我很高興能在既古老神秘又充滿現(xiàn)代活力的古都(修飾語集中)西安,迎來參加“2001中國西部論壇”的各位嘉賓。
In the autumn,I am very happy to w elcome the distinguished guests to the2001China W est Forum in the ancient capital Xi'an,an age-old and m ysterious city full of modern-day dynam ism(修飾語分散).
④英語中,狀語位置靈活,較長的常在句末;漢語中,狀語常在動詞之前,狀語分句常在主句之前。英語往往先果后因,先結(jié)論后分析,先假設(shè)后前提;漢語相反。
例26:大家知道,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shù)的發(fā)展(狀語分句常在主句之前),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體力勞動被機器所代替。
As is know n to all,the living standard of human beings has risen to a high level and much hum an labor has been rep laced by m ach ines,thanks to the advances in m 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狀語句子較長,置于句尾。也可置于句首。).
⑤英語中,較長的同位語往往在名詞之后,較短的在名詞之前;漢語中同位語一般都在名詞之前。
例28:沒有人懷疑中國已經(jīng)成為世界經(jīng)濟增長引擎(同位語無論長短都在名詞之前)這一事實。
No one denies the fact that China has been the econom ic grow th engine for the w orld(較長的同位語在名詞之后).
⑥英漢雙語中,句子成分所在位置也有不同的習慣。在中文中往往把結(jié)論性的點題性的內(nèi)容放在最后作賓語,而英文中會放在句首,開門見山,直截了當。比如:
原文:The bilateral trade betw een China and the US(主語)w ill be further strengthened by the talks held this w eek in Beijing.
本周,中美將在北京舉行會談—這一會談旨在進一步促進中美雙邊貿(mào)易的發(fā)展(賓)。
⑦英語中多用被動語態(tài),而漢語中多習慣使用主動語態(tài)。在口譯中,應快速調(diào)整兩種表達習慣。比如:
原文:It must be dealt w ith at the appropriate time.譯文:這必須在適當?shù)臅r候予以處理。
原文:這個計劃將在政府專門會議上加以討論。
譯文:The p lan w ill be discussed in a special government meeting.
因為中西方不同的價值觀念,英漢雙語在語言使用上會有明顯的不同。如果交談雙方缺乏對對方文化習俗和價值觀念的了解和尊重,在語言表達和措辭上可能不符合對方習慣或觸犯禁忌,都會導致溝通的失敗。口譯員應該具有較強的跨文化意識,微妙處理價值觀念的差異,促進溝通順利進行。
比如中國領(lǐng)導會在正式會議的場合說一些祝福語和客套話,比如“祝大會圓滿成功!祝與會代表身體健康,家庭幸福?!敝惖恼Z言,來表達我們的熱情好客和美好的祝福。但是這一價值觀念西方人未必理解,會認為有些學術(shù)會議本該是嚴肅的,此類語言稍顯不莊重。此時,口譯員不能直譯為“I w ish the con ference great success and may you enjoy good health and have a happy fam ily.”,而應該譯為“I w ish the con ference a great success and w ish you a happy stay here.Thank you.”則顯得更為恰當。
中西方不同的價值觀念還明顯地體現(xiàn)在對個人隱私的不同態(tài)
············度,個人觀點、個人收入、黨派立場、婚姻狀況等方面的問題在西方是不可以直接問及的,但是在中國,人們有時會公開問及此類話題以表示對對方的關(guān)心或者表示和對方之間的關(guān)系的親近。
比如,如果中方領(lǐng)導突然問美方專家類似“這次大選,你是支持布什總統(tǒng),還是支持克里?”這樣的問題,就顯得不太得體??谧g員如果直接告訴中方領(lǐng)導,也許會讓中方領(lǐng)導尷尬,同時會讓外方專家疑惑。此時需要口譯員有很強的跨文化意識,如果改譯為“What do you think w ill w in the current presidential election,Bush or Kerry?”,既避免了雙方的尷尬,也把直接提問委婉地變?yōu)橥茰y,一舉兩得。
綜上分析,英漢雙語間有很多明顯的差異,這對于口譯員來說既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也是值得深入分析和研究的。明確把握這些方面的差異,可以使得譯員有針對性地準備應對策略。只有掌握了兩種語言之間的基本差異,并塑造較強的跨文化交流意識,口譯中才能更快更好地再現(xiàn)原文的內(nèi)容和情感,從而達到傳情與達意的最高境界。
[1]盧信朝.英漢口譯技能教程.旅游教育出版社,2009.
[2]劉和平.翻譯的動態(tài)研究與口譯訓練.中國翻譯,1994.
[3]栗景超,牛曉莉.論即席發(fā)言的特點與口譯策略.學術(shù)研究,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