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平(1.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設計學院,湖北武漢 430070;2.鄭州師范學院美術學院,河南鄭州 450044)
從《熊出沒之雪嶺熊風》看動畫電影的美學思想
李平平1,2
(1.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設計學院,湖北武漢 430070;2.鄭州師范學院美術學院,河南鄭州 450044)
本文致力于國產動畫電影的藝術特色和美學思想探究,從2015年成功的國產動畫電影《熊出沒之雪嶺熊風》入手,分析設定人物的鮮明特點和對軟件發(fā)展的運用,探討當代國產動畫電影的美學分析和文化研究,扼要概括出科技對當前電影市場的影響力,學習國外動畫電影成功的原因,總結《熊出沒》系列電影品牌營銷成功的原因,從多元化的發(fā)展思路打造國產動畫品牌。
數字化 國產動畫 熊出沒
動畫電影之所以成為藝術,究其原因在于除了能愉悅身心,還蘊含著美學思想,這一點,《熊出沒之雪嶺熊風》在意境美、人文美、生態(tài)美方面都做得很好,這些美學思想讓動畫電影區(qū)別于電視動畫,成為獨特的藝術內涵。
意境美是主觀感受與客觀感受的融合和滲透,通過劇情、色彩、音樂的設計搭配不僅僅超越了客觀情感,而且還將人們的情感提升到人生感悟的藝術境界。國產動畫擅長將情與景的抒情方式結合,比如水墨國畫電影《山水情》、《小蝌蚪找媽媽》、《牧笛》等,這些作品不僅讓人們看到了水墨畫,而且聽到了水墨畫,藝術家們的思維境界超越了動畫電影的審美境界,《熊出沒之雪嶺熊風》同樣為了達到逼真的效果,設計人員先后到長白山進行實地考察,打造唯美的“天池”效果。在細節(jié)刻畫方面,《熊出沒之雪嶺熊風》也是制作的非常到位,比如熊二和雪熊初次相遇時萬千魚群簇擁戲水的唯美場景,畫面色彩絢麗、音樂節(jié)奏歡快,帶給觀眾的是身心的愉悅和放松;而雪熊化為憤怒的山神準備懲罰貪婪的村民的場景則是運用了低明度的暗色調、急促沉重的音樂節(jié)奏,讓觀眾緊張的同時也不禁為村民的命運捏了一把汗。
經濟的發(fā)展,對利益的追求越來越被人們追捧,隨著人們之間關系的復雜,人與自然的矛盾變得越來越突出,由此,對生命的思考,對自然的關懷成為國產動畫電影中重要的人文思想。在這一領域的代表大師宮崎駿的電影一直閃爍著人性美的光輝,故事情節(jié)透過簡單平實的生活語言,參閱現實生活的暗示,從生命價值這一角度揭示出人們內心真實堅定天真的可貴?!缎艹鰶]之雪嶺熊風》也是以人與自然的矛盾為切入點,敘事角度與情節(jié)的開展比較貼近社會主流思想,處處閃耀著對大自然的人性關懷。但相比宮崎駿細致入微的刻畫手法,還是略顯直白了一點。
當國產動畫向國外動漫學習的過程中,除了把動畫電影本身當作是一件商品外,更要把動畫產業(yè)當成一個文化產業(yè)來對待,這源于動畫電影集商品、文化、審美于一身。《熊出沒之雪嶺熊風》為代表的國產動畫將傳統故事情節(jié)和現代的價值觀融合在一起,這是一個質的突破,所以說,國產動畫要想取得更大的進步,還要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不斷地探索和學習。
《熊出沒》系列電影從名字上一看就是一個生態(tài)的標簽,因為有熊的地方就會有森林,大自然里的一切動物、植物本身,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由此構成了一個平衡的生態(tài)系統。在《熊出沒之雪嶺熊風》中,把維持生態(tài)平衡的關鍵放在了“雪熊”這一精靈身上,保護好雪熊就是保護了自然,一旦激怒了雪熊就會引發(fā)大火萬劫不復。其實雪熊本身既代表了大自然的溫和與包容,又代表了它面臨人類過度索取而導致的破壞而產生的憤慨,它是有著雙面性的,人類能夠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它便能夠給人類帶來富足、安逸的生活;相反,如果人類過度的索取,只能招來大自然憤怒的報復。整個場景從美麗的冬天入手,兩個捍衛(wèi)森林的熊大熊二兄弟也代表著自然的原生態(tài),它們生于森林,長于森林,是森林給了它們食物和家,堅決與破壞森林的行為作斗爭,電影讓人們從欣賞影片的審美感官中體驗自然的內在價值。
赫爾德林說“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拯救。”[5]《熊出沒》不管是電視劇還是電影都是以宣傳生態(tài)環(huán)保為主題,在《熊出沒之雪嶺熊風》中“天、地、人、神”這四種生態(tài)介質代表自然、環(huán)境、光頭強和熊大熊二、雪熊,在窮兇極惡的追獵人面前,大家齊心協力保護家園的完整。整個電影的中心告訴人們過度的貪婪會讓人的心態(tài)發(fā)生改變,容易迷失自我,被極大的物質所迷惑;拋開一切的貪念,重新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貼近本我,熱愛自然。這一部影片除了闡述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之外,結局還略有些治愈系電影的效果。
在資金和技術投入不斷加大的背景下,國產電影應擺脫“多嚴肅、少娛樂”的特征,將動畫自身的喜劇性和夸張性運用到表現中,用動畫正反角色的差異性來打動觀眾,引發(fā)受眾平等的、情感的對話,這是我們的國產動畫電影亟待發(fā)展的重要條件。所以,真正提升國產動畫的藝術特色需要電影人提高創(chuàng)作基礎,堅實的為動畫產業(yè)打下基礎,讓我們的國產動畫電影走的更遠。
[1]李銀斌,從技術和藝術商業(yè)角度略述中國動畫電影的美學追求[J],電影文學,2011(10):39-40.
[2]井維泉,對產動畫電影《熊出沒之奪寶熊兵》票房“熱”的“冷”思考[J],西部廣播電視,2014(6):61-63.
[3]彭驕雪,動畫電影的藝術特征及其對當前中國動畫電影創(chuàng)作的啟示[J],上海戲劇學院學報,2006(6):94-100.
[4]馬丹丹,從《熊出沒》看國產動畫原創(chuàng)力[J],傳播與版權,2014 (9):61-62.
[5]田曉,動畫片《熊出沒》的生態(tài)美學精神[J],電影文學,2014(2): 53-54.
李平平(1981—),女,河南鄭州人,2005年6月畢業(yè)于華中師范大學裝潢設計與工藝教育專業(yè),2009年12月畢業(yè)于河南大學教育學原理專業(yè),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在讀博士,講師,現就職于鄭州師范學院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