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百議
我們的考古是不是也可以研究人類怎樣的活動才是最合理、最科學的,足以保持生態(tài)環(huán)境良性演化的活動?
——王炳華
對于考古學中的民族主義,一方面要積極地評價它、贊賞它。考古學家都是自身文化的產物,在考古學中要做到完全客觀是不可能的,這跟計算機、化學這類學科很不一樣。另一方面,這種心態(tài)也可能是非常危險的。比如,當政府推動考古學家去創(chuàng)造支持他們的信息時,這就非常危險了。納粹德國是一個例子,他們用考古學來支持納粹主義的思想。在這些情況下,考古學家就要非常小心地去應對了。
——【加拿大】加里·克勞福德
考古學是一門材料學科,是一個特別依賴運氣的學科。雖然從事這門學科的人不少,但是能夠有機會獲得重大發(fā)現的人并不多。
——陳勝前
在公共領域和服務業(yè)的財政限制日益加強的情形下,隔離已經不再是一種選擇,因為如果考古僅僅是為了探究一些少數東西,那么我們并不比那些把考古當做一種嗜好的古董家們更好。我們必須去嘗試一些其他的東西,利用公眾的錢去做這些:我們不得不問我們能給公眾回饋什么?
——【英】法耶德·辛普森,曾寶棟譯
如今的考古學視野,已經早不是當初“古不考三代以下”時的認識,歷史時期的考古同樣是我們研究的領域。中國的編年史有一個不成文的規(guī)矩,也是二十四史的編撰者們遵循的法則,那就是“常事不書”,由于這個傳統的存在,于是史書只記載“國家大事”,而我們想知道的很多事情他們都不寫。這就給做考古的(人)留下了很多值得研究的內容,還得靠我們去考古。
——魏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