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爸媽給我取的名字真煩人!看,星期五又因這個煩人的名字而“出丑”了。
星期五下午,四年級的同學參加誦讀比賽。來我們班監(jiān)考的老師是四年級的黃祖祺。我們是輪著誦讀的,不一會兒,只聽黃老師喊:“請何鎏(luɑn)同學上來準備?!蔽視灒“萃?,我的名字叫何鎏(liu),不是何鎏(luɑn)。結(jié)果,班上的同學一陣哄笑,紛紛喊叫著,去“荷蘭”了,出國了。我糾正著黃老師說:“是何鎏(liu),不是何鎏(luɑn),老師,請您重新念一遍我的名字,好嗎?”黃老師倒是爽快,他準確又清晰地大喊了一聲。當然,如果他這次再喊錯,我也準備插科打諢,故意喊他“煮雞老師”(“祖祺”的諧音)。
還有一次,我去醫(yī)院看病。等了半天,還是沒聽到廣播里面叫我去打點滴。但廣播里頭一直在喊:“請‘何流金聽到廣播后迅速到前臺來打針……”聽了許久,我忽然覺得廣播里叫的“何流金”可能是我!因此走過去詢問個究竟。原來真是護士姐姐念錯了我的名字,本來是“何鎏”,但她念成了“何流金”,不知道是醫(yī)生的筆走龍蛇,還是護士的“眼花繚亂”,郁悶!
爸媽給我取的這個名字里的“鎏”,意思是希望我像一塊成色好的金子,是洗滌過的金子。但是,這個名字雖好,卻經(jīng)常會念錯??晌艺娌幌朐俪龀罅耍职∶?,我該怎么辦呢?
張老師評作文:
文章開門見山告訴讀者,名字常令自己“出丑”。小作者圍繞這個中心,描寫了兩個精彩片段——“課堂點名”與“醫(yī)院叫號”。語言幽默,心理描寫真實生動,篇末點題,文章結(jié)構(gòu)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