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共自行車租賃路在何方
G20峰會召開,使杭州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從8月28日開始,西湖景區(qū)周邊沿線100個公共自行車服務點將正式推出“掃碼租車”功能,不管是市民還是游客,都可以直接使用APP或微信平臺租借杭州公共自行車(俗稱“小紅車”)。其實上海公共自行車租賃的需求量更大,但現(xiàn)狀卻差強人意。“摩拜單車”(Mobike)火爆白領圈,租賃尚算便捷,騎行體驗卻難以“膜拜”,各區(qū)建設了永久自行車租賃點,以期提供市民舒適出行,但運營模式卻不能“永久”。
近日發(fā)布的上海2040年規(guī)劃草案中提出,將圍繞軌道交通站點,做好“最后1 km”慢行接駁通道的建設,提供更多可供租賃的自行車,建設更多的“B+R”(自行車加停車)設施,縮短居民的出行時間。
那么,上海的公共自行車租賃究竟路在何方?
2008年5月1日,杭州在國內城市中率先推出公共自行車出行系統(tǒng),旨在解決公交出行的“最后1 km”問題。有關資料顯示,從試運行初的61個服務點、2 800輛公共自行車,發(fā)展到2016年6月底的3 574個服務點、8.41萬輛公共自行車,日最高租用量44.86萬人次,累計租用達到6.75億人次,公共自行車已成為中外游客和杭州市民出行必不可少的城市交通工具。
從2015年的情況來看,杭州公共自行車的累計租用量達到1.5億次,平均日利用率是每輛車3.75次。一輛公共自行車一天的使用量,最高能達到37次。在前期設備建設上,杭州公交集團依靠政府補貼;后期運營則依靠廣告資源和模式輸出,基本能做到自負盈虧。
從8月28日開始的“掃碼租車”服務,對于游客來說,只需要先下載APP注冊用戶,并在支付寶里扣除保證金500元,掃描“二維碼”租車。租車成功時,手機上會顯示免費倒計時1 h,超過1 h之后,則按照階梯式收費。車鎖上也會有語音提示租車成功。如果不需要租車,在退還車輛后,保證金余額將于1~7個工作日返回原賬戶。
分析“杭州模式”的成功經驗,布點是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有關資料顯示,目前在杭州主城區(qū)已經基本實現(xiàn)300 m范圍內有公共自行車服務點。為了讓公共自行車與地鐵等交通工具更好地交互,主城區(qū)公共自行車的租車時間已經從22 h延長至24 h,公共自行車租還的服務時間統(tǒng)一為每天6 時~24時。至于其他一些人性化措施,也是根據(jù)用戶日常運用中出現(xiàn)的問題而不斷加以改進的。同時,杭州的公共自行車租賃已經進入了標準化時代,服務點調運、維修,甚至輪胎的胎壓等都有標準。
幾乎是一夜之間,“摩拜單車”就讓許多人“膜拜”:想用就用、想停就停。打開手機APP,你就能看到周圍單車的分布,掃一掃車身上的二維碼,自動開鎖,騎行完成關鎖后自動結賬。車費只需要1元/0.5 h,押金299元,可以通過微信、支付寶以及其他網絡支付手段支付。
“摩拜單車”還有“預約”功能,你可以預約一輛附近的單車,預約完成后,這輛車就會鎖定15 min。這期間,你可以把這輛車騎走,超過15 min,則會再次對外開放。
“摩拜單車”的自行車是特別定制的,實心胎替代了充氣胎,車輛采用軸傳動技術,用戶騎行時不用擔心車胎沒氣、掉鏈子或鏈條絞住褲腿等情況出現(xiàn),而且車架都是采用一次壓鑄成型,降低了車輛成本。
但是在用戶叫好的同時,“摩拜單車”也遇到了煩惱,少數(shù)用戶的惡意破壞、隨意停放等行為,不僅大大增加了運營成本,也影響了城市景觀。因而,今年7月底,“摩拜單車”出臺了一項重大決定,加大了對不規(guī)范用車的懲罰力度:違停將一次扣除20分。信用分低于80分時,用車單價將提高到100元/半小時。
我們可以看到上海用戶對于自行車租賃的需求還是非常大的,因而尋求一條適合上海城市特點的公共自行車租賃模式確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其實,除了“摩拜單車”之外,上海的公共自行車租賃已經有了“永久模式”。永久城市租賃自行車在閔行區(qū)、浦東新區(qū)、寶山區(qū)、閘北區(qū)、楊浦區(qū)、松江區(qū)、奉賢區(qū)、徐匯區(qū)等處已設有多個租賃點。只是合作方各不相同,因而在押金的支付和歸還上,存在不同方式。
以徐匯區(qū)為例,雖然自行車停放點包括了襄陽北路東淮海中路、北汾陽路西淮海中路等10多個停放點,但是自行車辦卡點是在武康路旅游咨詢中心 (武康路393號甲),退卡也需在這個點,這也是遭到許多用戶的詬病之處。此外,車輛受損情況也很嚴重。徐匯區(qū)有不少永久城市租賃自行車已經出現(xiàn)了生銹的情況,甚至有些自行車上的座椅都沒了蹤影。
在今年的上海“兩會”上,上海市政協(xié)委員安翊青提交了 《關于在全市范圍內協(xié)同推進公共自行車租賃項目建設等措施,共建生態(tài)環(huán)保城市的建議》 的提案。其中特別提到,要在每個區(qū)增設公共自行車租賃網點,并實現(xiàn)在本市范圍內統(tǒng)借統(tǒng)還的功能,方便租車人還車。從職能部門的回應來看,自2008年以來,上海共有浦東、楊浦等9個區(qū)實行了公共自行車租賃項目,已建立公共租賃自行車網點1 021個,投放公共租賃自行車27 812輛,累計辦卡數(shù)205 689張。
從這些數(shù)據(jù)中,我們可以看到上海用戶對于自行車租賃的需求還是非常大的,因而尋求一條適合上海城市特點的公共自行車租賃模式確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目前,杭州公共自行車模式已在山西太原、湖北武漢、甘肅蘭州、內蒙古呼和浩特、新疆塔城、福建廈門、廣州佛山、貴州貴陽等30個省市177個城市成功推廣。但要簡單地將“杭州模式”引入上海,實際上還有不少難點。
首先,從城市規(guī)模來看,上海遠遠大于杭州,因而上海對于自行車的需求肯定會超過杭州,這也意味著投入會大大增加。公共租賃自行車建設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因而要在運營中尋找到盈虧平衡點會更加復雜。同時,杭州的自行車運營,特別是在為游客服務上相對比較簡單,只要在環(huán)西湖設點就可以基本上滿足人們的需要,所以在此次推出的“掃碼租車”形式,基本上都是在西湖景區(qū)周邊沿線推出。而從上海的景觀來看,景點比較分散,在設置歸還點的方面,難度肯定會遠遠超過杭州。
但如果僅僅依靠“摩拜單車”的商業(yè)模式,也很難滿足不同人的需求。對于許多使用過“摩拜單車”的人來說,只要騎行時間一長,屁股和膝蓋肯定會感到非常酸痛,而且遇到上坡或崎嶇道路時,只能手推通過,用戶的體驗肯定不如專業(yè)的自行車。加上歸還的隨意性,也會造成自行車在不同城區(qū)的不平衡性,并對城市管理產生一定的影響。在“摩拜單車”的官方微信上就曾出現(xiàn)過某單位因不滿過多自行車停放在門口,而將自行車隨意堆積的照片。
對于上海的有關部門來說,不妨發(fā)揮“摩拜單車”的市場配置功能,同時參考“杭州模式”的管理手段,在上海的公共自行車租賃發(fā)展中,充分發(fā)揮“看得見的手”的作用,來解決目前各大模式中存在的問題,讓公共租賃自行車成為上海城市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
來源:新民晚報
Where is the Future of Public Bicycle Rental Service in Sha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