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金子
(吉首大學 體育科學學院, 湖南 吉首 416000)
青少年生命質量與體育健康促進的互動關系
于金子
(吉首大學 體育科學學院, 湖南 吉首416000)
以青少年生命質量及其體育健康促進作為研究目標,深入探討體育健康促進的生命品質,以及生命質量的提高對體育健康發(fā)展的促進。從健康學、社會學、心理學的理論角度審視生命質量與體育健康促進的互動關系,建立以“生命為本”的體育健康促進體系,形成以體育健康教育理念為基礎,生命質量提升并實現(xiàn)生命自然為本征的體育健康促進與生命質量的生態(tài)化、綠色化發(fā)展。提出健康與協(xié)同:青少年學生體育健身習慣的養(yǎng)成,社會性:青少年生活體驗中充滿樂趣,心理塑造:青少年的情感體驗等青少年生命質量與體育健康促進互動的路徑,為青少年生命質量研究提供現(xiàn)實支持和理論指導。
青少年;生命質量;體育健康促進;互動關系
青少年生命質量在新的時代賦予了新的意義,對于生命質量的評價或是影響因子的分析,關鍵在于人們生存的環(huán)境。體育作為促進人類健康的一種方式已得到各界的廣泛認同,體育健康促進已成為一個明確概念。當前學術界對青少年體育健康促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體育健康促進概念和實證研究上,那么究其根源,體育對青少年體質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會適應效果評價等方面,在中小學體育活動中實施體育健康促進方式方法的選擇還要依據(jù)青少年體質健康的發(fā)展思想為指導。通過梳理我國體育健康促進的相關研究成果,分析現(xiàn)有研究成果和環(huán)境的不足,為進一步推進青少年體育健康促進研究提供參考借鑒[1]。在中小學體育教學改革的背景下,青少年生命質量的變化及其體育健康促進的現(xiàn)狀引起了學者們的關注,本研究也是在深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之上,豐富了生命質量的研究理論,完善生命質量的體育健康促進體系,使兩者關系更為系統(tǒng)化、操作化,推進生命質量與體育健康促進的互動發(fā)展,實現(xiàn)中小學體育教學的生態(tài)化、綠色化發(fā)展。
1.1生命質量理論性概念的闡述
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在生命質量與體育健康促進的互動關系研究中,內容主要集中在體育活動與生命質量的關系研究之中,以闡明體育活動促進健康的作用和價值,其屬于一般性陳述。Robert等[2]認為體育運動能夠抵御現(xiàn)代文明病,緩解亞健康狀態(tài),提高運動人口的生命質量,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分析了體育鍛煉對慢性病人生命質量的影響。Luke, Jessical等[3]對112名老年健康受試者進行不同體育運動水平的測試后,得出經常參加體育活動其生理和精神領域比那些更少參與者得分高。這些研究極為豐富和深刻,也蘊涵了人們生命質量的體育健康促進內涵,為本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鑒,但在總體上始終集中在對慢性病人和老年人的研究中,只是為了揭示生命質量與體育活動的相關性,那么如何實現(xiàn)生命質量與體育健康促進的互動發(fā)展呢?又怎樣確立兩方面的可持續(xù)性、平衡性、動態(tài)性的關系發(fā)展規(guī)律呢?
生命質量(Quality of Life)一詞目前在國內的譯法多種多樣,包含有生存質量、生活質量。但是在醫(yī)學、健康等領域來考量其定義,相對來講,用生命質量這一說法較為恰當[4]。所以,可以把生命質量系統(tǒng)概括為以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生態(tài)文明環(huán)境為背景,人們對自己實際的身體發(fā)展狀態(tài)、心理、社會適應能力等的一種直觀的感覺與生活體驗,也是一種生存的價值取向。無論是從低層次的生存質量,中層次的生活質量,還是高層次的生命質量,它都與中小學體育教學改革理念是高度一致的。既然中小學體育教學發(fā)展的落腳點是青少年個體,那么青少年的發(fā)展核心是以人為本,而人的發(fā)展則以健康為本。
1.2體育健康促進相關概念的界定
健康促進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它強調要集中全社會的力量,包括社會結構中的各職能部門、社會組織和個人的力量,為人類的健康提供各種環(huán)境的支持和個人的努力[4]。對于體育活動中健康促進的理解范圍較為寬泛,因為通過體育活動人們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還可以豐腴人們的文化生活和健全身心,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同[5]。那么依據(jù)體育的功能,又要基于現(xiàn)代健康學的基本理念以及適應體育健康促進的基本要求,逐漸使體育活動成為人們日常健康生活的組成部分。另外,通過體育活動可以抵御疾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健康行為,進而為自身的生活質量提供基本保障。
對于青少年體育健康促進的理解主要針對不同年齡段的青少年群體,以改善其健康狀態(tài)為基本價值取向。對于體育健康促進是通過體育活動的相關干預為基本手段,以此來有效改善青少年學生的體育運動方式、健康生活方式等。在中小學校體育活動中要著力優(yōu)化體育教學環(huán)境,豐富體育健身育人理念,進而有效增強青少年學生的生活質量[6]。簡言之,體育健康促進就是以體育活動作為基本手段,促進人們的健康生活、健康生存、健全身心發(fā)展的一個過程。
1.3青少年生命質量與體育健康促進的關聯(lián)
青少年生命質量是為構建幸福為根本宗旨的,它是為了切實解決青少年最關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利益問題、生命質量問題,并以真正實現(xiàn)其“終生健康幸福”。青少年生命質量的落腳點是體質健康,則必須有新的生活發(fā)展方式來創(chuàng)新,其中思維方式、生活方式、消費方式、社會沖突控制機制等都應成為其建設所需要的社會方式創(chuàng)新的真諦,對青少年體質健康的提升與發(fā)展會產生巨大影響[7]。健康問題是體育界長期關注的焦點,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一直作為體育運動的主要目標之一。體育運動作為最積極的“一級預防”,也應充分實現(xiàn)其“預防醫(yī)學”的“促進健康”價值。隨著社會學與醫(yī)學的相互融合,尤其需要預防醫(yī)學和保健學的干預,著眼點已不僅在于對病人的關照,而更在于對正常人健康維持。因此,建立在“綜合健康”概念基礎上的“生命質量”應將體育健康促進納入其研究體系,從而促進了人們生命質量的有效提升。
中小學體育教學是以青少年的幸福為宗旨的。它是為了切實解決青少年最關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利益問題、生命質量問題,使中小學生和諧幸福的生活,以真正實現(xiàn)其“育人宗旨”。青少年健康問題是體育界長期關注的焦點,提高青少年的健康水平一直作為體育運動的主要目標之一。建立在“綜合健康”概念基礎上的“生命質量”應將體育健康促進納入其研究體系,可以有效提升青少年的生命質量[8]。生命質量涵蓋了生命現(xiàn)狀的維持、身心的健全,重點體現(xiàn)出生命的多彩、生活的多樣與社會文化的和諧共生,展示出生命自身的價值和對社會的功用。體育健康促進是實現(xiàn)生命質量的一個重要的途徑,兩者的結合和實現(xiàn)是遵循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要求的。
2.1生理方面的作用
青少年生命質量的最基本組成要素是體質健康,因此加強體育鍛煉對青少年的體質健康至關重要。適當?shù)捏w育鍛煉有助于延緩神經系統(tǒng)的老化,增強記憶力;有規(guī)律的體育鍛煉能使青少年在繁重的學習壓力下緩解心臟的負荷,減輕心臟壓力,促進新陳代謝,減少疾病的發(fā)生[9];同時經常進行體育鍛煉還能提高肺活量,增強呼吸功能,增進體質健康[10]。在運動的過程增進青少年身心健康以及改善生活質量是提高青少年生命質量的關鍵,也是青少年體育健康促進主流思想的根本價值取向。青少年在學校體育活動中不僅要增強體質還應該預防疾病,特別是對于生活不良習性的青少年群體尤為重要[11-13]。對于體質較弱的青少年群體,他們通過堅持體育鍛煉,心肺功能,大腦功能有效提升[14-16], 體育健康促進是實現(xiàn)生命質量的一個重要的途徑,兩者的結合和實現(xiàn)是遵循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要求的根本。
2.2心理方面的作用
青少年生命質量主要體現(xiàn)于心理健康,在體質健康的基礎下保證心理健康,通過體育健康促進青少年的生命質量才有保障。體育鍛煉則是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經常進行體育鍛煉有助于青少年智力的開發(fā),增強自信心。在體育鍛煉過程中,對運動員的體力、腦力的應用以及運動員相互之間的配合,有助于調節(jié)青少年的情緒,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質,培養(yǎng)其良好的意志品質,使其更好地全面發(fā)展,健康成長,保證生命質量。
2.3社會發(fā)展方面的作用
青少年生命質量及其體育健康促進是對個人生命、自由和幸福的追求而貢獻這一天賦權利的活動,是人們“真正的存在”,也是現(xiàn)代文明社會順乎“自然的意志”。常言道“動者不衰”,“生命在于運動”,“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等等。那么從古至今,在中國傳統(tǒng)養(yǎng)生方法上都是積極發(fā)揚運動的價值理念[17]。合適的體育鍛煉有助于增加青少年的學習興趣,調動其積極性,通過體育鍛煉提高青少年自信心,使青少年能夠全方位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提高自己生命質量的同時帶動了社會的生命質量提高。生命質量與體育健康促進是實現(xiàn)中小學體育教學生態(tài)化、綠色化發(fā)展的必然途徑,為社會高質量發(fā)展走出了一條新型之路。
體育健康促進涉及到人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從生產到生活、從集體到個體、從空間到時間等等一系列的轉變,以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充實著青少年群體的生活方式和內容,有效改善和提高青少年的生命質量。在積極倡導生命質量價值體系中,尊重體育健康促進的自主性、娛樂性、觀賞性、靈活性和實際功能性,重視“生命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使得兩者在體育健康學、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等領域自由平衡發(fā)展,互動共融。使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積極參與體育活動,提升體育健康促進的水平,提高生命質量,體現(xiàn)出人的生命在體育活動過程中最真實的自然本性,達到和諧、自由、積極的互動關系。
3.1健康與協(xié)同:青少年學生體育健身習慣的養(yǎng)成
從健康學的角度出發(fā),包含有健康與疾病、生命的基本結構與特征、功能系統(tǒng)、不同年齡段的生理特點。健康作為生命質量的直觀體現(xiàn),其中涵蓋了身體的健康、心理的健康、社會適應能力以及道德人格的完善。相對而言,體育健康促進則是通過體育鍛煉、科學系統(tǒng)性的體育活動、業(yè)余體育比賽等多種形式來增進健康、增進交流、發(fā)展友誼、豐富業(yè)余生活等多方面因素來改善身體健康、促進心理健康發(fā)展、愉悅身心以及提升社會生活的實踐。依據(jù)健康學的理論關系特征,中小學生的生理疾病調查發(fā)現(xiàn)疾病的發(fā)展過程涉及:正常人、高危人群即亞臨床狀態(tài)、疾病(不同程度)、并發(fā)癥、死亡。通過這一發(fā)展階段,體育健康促進可從其中任一階段進行運動健康干預,研究發(fā)現(xiàn),實施干預越早,其效果越明顯[18]。體育健康促進引導青少年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使之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是生命健康發(fā)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是提高生命質量的基本保證。
3.2社會性:青少年生活體驗中充滿樂趣
社會學 (英文sociology)是一門涉及人與社會關系的具有獨立學科內容體系的科學,包含了社會中的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主體是人,是對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的關系進行的綜合性研究。在“兩型社會”試驗區(qū)城市群中包含有公共衛(wèi)生、安全環(huán)境、娛樂休閑活動環(huán)境、社團交流活動等等,這都屬于社會學的關系范疇。那么從社會學角度來研究體育健康促進和生命質量的關系便有了積極的意義和價值。對于生命質量體現(xiàn)在青少年的生活交流、擁有健康行為的權利、使居民能夠健康長壽、少患疾病。社會學層面的生命質量著重是要圍繞著居民的身心健康,達到一種生態(tài)、綠色、和諧的健康城市群統(tǒng)一體。那么要實現(xiàn)這一目的就要通過積極開展體育健康促進的相關活動,擴大居民參與的廣度、增加中小學生活環(huán)境的活力,使體育健康促進活動滲透到學校的每一個角落。通過社會公眾廣泛宣傳,顯現(xiàn)出了“同學情”、“朋友情”、親情等,體育健康促進調動了青少年積極向上的熱情,社區(qū)更具有凝聚力[17],學校、社會更趨和諧小康,真實體現(xiàn)了青少年生命質量的提高與完善。
3.3心理塑造:青少年的情感體驗
依據(jù)心理學關系特征,第一,在中小學教學活動方面,教學活動中的體育健康可以使學生緩解來自學習、生活、社交等方面焦慮,通過體育活動或比賽進行渲泄、釋放,緩解不良情緒,進而能夠增強生活自信、生命活力自信、幸福自信;第二,中小學課余活動方面,體育健康促進可有效阻止多方面的家庭矛盾,增進親情、享受愛情、鞏固家庭團結,減少家庭成員的焦慮、煩躁與不安,進而提升了家庭幸福的滿意度,提高家庭成員的生命質量。第三,在中小學的教育生活方面,體育健康促進可直觀反映青少年的健康水平、生活水平、有效預防慢性疾病的發(fā)生、延長平均壽命等,來教育引導青少年積極參與體育鍛煉,挑戰(zhàn)生命健康的極限,直接映射出青少年的生命質量所處的層次。心理學(英文psychology)側重于人的心理現(xiàn)象、規(guī)律、行為等諸多方面的理論性較強的學科研究,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涉及到了人們生活行為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根據(jù)心理學的概念可知,心理學關系架起了生命質量與體育健康促進之間的“橋梁”,因為心理學包括理論心理學與應用心理學兩個領域。在“兩型社會”試驗區(qū)城市群為背景,居民為研究主體,心理學關系更為直觀明了。其中還涉及到的心理學內容有居民的知覺、認知、情緒、人格、行為以及人際交往關系等諸多方面,同時還聯(lián)系了日常生活中的社區(qū)、家庭、教育、健康、生活等方面。那么,從心理學的視角來研究“兩型社會”試驗區(qū)城市群居民生命質量與體育健康促進的互動關系是切合實際的需要,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生命質量是人類社會發(fā)展到高級階段的必然追求,青少年生命質量及其體育健康促進是對個人生命、自由和幸福的追求而貢獻這一天賦權利的活動,是人們“真正的存在”,也是現(xiàn)代文明社會順乎“自然的意志”。生命質量與體育健康促進存在內在的、本質關聯(lián)。生命質量問題是多方面的,其根本上是制度抑制的積累與體育健康意識的薄弱。青少年生命質量發(fā)展,關鍵在于不能脫離宏觀制度安排(如體育權利、體育社會福利等),但又必須以學校體育發(fā)展理念為基礎,具有該地區(qū)獨立運動的社會、經濟、文化等創(chuàng)新理念,實現(xiàn)生命質量與體育健康促進的互動發(fā)展。從健康與協(xié)同關系、青少年的社會性、生存體驗、心理塑造過程中的情感體驗來審視生命質量與體育健康促進之間的互動關系。青少年生命質量處于不同境況,需從制度、觀念、行為干預、環(huán)境支持等方面加以改變,開展體育健康促進的適宜社會的和健康的決策。在陽光體育發(fā)展的背景下,積極開展青少年體育活動可以有效促進青少年生命質量與體育健康促進之間協(xié)同互動關系,有助于這些典型地區(qū)青少年生命質量獲得不同層次與程度的發(fā)展,產生示范效應。
[1] 呂東旭.體育健康促進在建設健康城市中的作用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9, 32 (7):20–22.
[2] 田金華.體育運動與健康促進[J].中國體育科技,2003,39(1):38–39.
[3] 羅鳴春,蘇丹.國外健康促進政策對我國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建設的啟示[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2008,34 (5):48–53.
[4] 楊勇.社區(qū)健康促進中體育促進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08.
[5] 葉鳴,焦敬偉.上海市大學生體質健康現(xiàn)狀測試與分析[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9,33(2):94– 97.
[6] 劉仁盛.“健康促進”新理念與體育健康教育關系淺析[[J].體育與科學,2004,25(2):78–80.
[7] 趙學森.我國毛南族聚居區(qū)傳統(tǒng)體育與健康相關生命質量的實證研究[D]. 上海:上海體育學院,2010.
[8] 萬崇華.生命質量測定與評價方法[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1999.
[9] 魏亞茹,徐金慶.我國冰雪項目青年運動員運動損傷流行病特點及致因[J].冰雪運動,2015,37(2):23–28.
[10] 李興幗,張偉.陸地訓練對青少年速滑運動員競技能力的促進[J].冰雪運動,2013,35(5):1–4.
[11] 黃起東.北方高校學生體質下降歸因及干預措施[J].冰雪運動,2014,36(6):36–38,54.
[12] 馬冬秋,甄子會.普通高校冬季冰上課運動損傷調查與研究[J].冰雪運動,2014,36(4):87–92.
[13] 楊繼君.體育教師在學校體育傷害事故風險控制中的責任[J].冰雪運動,2014,36(4):84–86.
[14] 楊翠敏,陳國光.青少年運動員靈敏素質的培養(yǎng)[J].冰雪運動,2015,37(4):73–75,79.
[15] 劉繼波.青少年速滑運動員心率控制訓練負荷的探索[J].冰雪運動,2013,35(3):14–18.
[16] 許艷芹.青少年短道速滑運動員基本技術訓練的原則[J].冰雪運動,2013,35(3):22–25.
[17] Sabrina T,Anne V,Sandrine B, 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leisure–time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changes over time[J].Preventive Medicine,2006(41):562–569.
[18] 孫平.冬季長跑與體質健康[J].冰雪運動,2015,37(1):94–96.
[19] 鄭延峰,林然.冬季體育教學中德育的滲透[J].冰雪運動,2013,35(6):51–53.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Juvenile Life Quality and Sports Health Promotion
YU Jin-zi
(Sports Science School of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416000, China)
With the research object of juvenile life quality and sports health promotion, the paper further discusses the life quality of sports health promotion, and the promotion of life quality improvement in the sports health development. From the theoretical viewpoints of health science,sociology and psychology, after surveying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fe quality and sports health promotion, it establishes a life-centered system of sports health promotion, and forms an ecological and green development of sports health promotion and life quality with the basic of sports health education ideas and with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improving the life quality into the nature. For providing the practical support and theoretical guidance of juvenile life quality research, it put forward the coordination for the juvenile students' cultivation of physical exercise habit, the sociality for their life experience being full of fun, the mental shaping for their emotional experience.
juvenile; life quality; sports health promotion; interaction
G806
A
1002–3488(2016)01–0093–04
2015–11–11;
2015–12–09
于金子(1984–),女,山東萊蕪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