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乃全
『廉而不為』之風當遏制
■ 李乃全
習總書記告誡我們:“黨的干部都是人民公仆,自當在其位謀其政,既廉又勤,既干凈又干事”。對黨員干部來說,廉和勤是謀事創(chuàng)業(yè)的追求,也是為官作為的境界。
當前,面對凈化政治生態(tài)、整風肅紀、反腐倡廉高壓態(tài)勢,有些黨員干部手不敢伸了,頭不敢冒了,話也不敢說了,但卻心存了“為官不易”的想法,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不做事”的心態(tài),認為只要不貪不腐,不違法亂紀,就與腐敗等風氣問題絕了緣、劃清了界限。于是,有的黨員干部甘愿庸碌無為混日子,當“縮頭龜”、做“太平官”,而不愿躬身靜心踏實于事;有的信奉“寧可不干事,也不能出事”,看見問題扭轉頭,遇見矛盾繞道走,在其位不謀其政,怕丟官位,當“守權奴”;有的生怕得罪人,當“老好人”,不愿唱“黑臉”。這樣就導致有些黨員干部胸中無韜略、手中無辦法,搞能拖就拖、能推就推,成了“不吃不喝也不干的公堂木偶”。
為官者“不作為”、“懶作為”或“慢作為”,說到底是因為患上了理想信念的“軟骨癥”、高壓從嚴的“恐懼癥”、傳統(tǒng)思維的“依賴癥”、能力本領的“恐慌癥”、權力尋租的“成癮癥”。因此,遏制“廉而不為”的風氣,就要立起“能干事、敢擔當、有作為”的鮮明價值導向,讓“勤而廉者”升遷受重用,讓“廉而無為”者惶惶不可終日,使今天的“為官不為”,成為明天的“為官不易”。唯此,才能激勵更多想作為、能作為、善作為的干部在干事創(chuàng)業(yè)中大顯身手,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過程中,成就自身輝煌的事業(yè)。
(責編:許樹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