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婷婷
我花了一生去原諒父親郁達夫
伍婷婷
郁黎民曾反復(fù)問過自己,作為郁達夫之女是幸抑或是不幸?每每提及父親,91歲的她說一句話又抬頭看看窗外,停頓很久,好似自己也找不到答案。
郁黎民:1925年出生于浙江富陽,曾用名郁潔民,郁達夫跟原配孫荃所生,為其長女,1950年隨丈夫到湖南桂陽第一中學(xué)任教,曾任湖南省第五、六屆省政協(xié)委員。郁黎民曾反復(fù)問過自己,作為郁達夫之女是幸抑或是不幸?每每提及父親,91歲的她說一句話又抬頭看看窗外,停頓很久,好似自己也找不到答案。
這個讓她情感如此復(fù)雜的父親,曾一度被她稱為“無所謂的人”。但在她80歲以后,她又開始反觀自己,寫成“我的一生”。郁達夫于她似乎不再是陌生人,她試著去理解、接受、原諒、同情……而他也成為她一生不可避之人。
天空下起毛毛雨,一場秋雨一場涼了。10月12日,桂陽縣財神洞58號小院,聽到有人來訪,郁黎民讓保姆幫她坐上輪椅,推至客廳。聽到“郁達夫”的名字,搓著手的她眼睛一亮,隨即又黯了下去,“雖然我是郁達夫的女兒,可我們見面的次數(shù)是極少的,父親于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那么幾件小事了?!蓖A嗽S久,她輕嘆一口氣。
在郁黎民的記憶中,父親給予她最初的父愛還是外婆和母親孫荃反復(fù)說給她聽的。郁黎民在浙江富陽出生時,孫荃得了瘧疾,缺奶,只得將她放在一個奶娘家撫養(yǎng)。1925年10月,郁達夫從外地回到富陽老家,得知郁黎民寄養(yǎng)在奶娘家,他立馬跑到奶娘家里看。這個奶娘家里好幾個孩子,根本無暇照顧好郁黎民,已經(jīng)10個月的她瘦得像只小貓?!翱赡芤驗槲沂桥⒌木壒?,我的境況家人也并未重視。”那天郁達夫看見郁黎民在樓上啼哭不止,而奶娘在樓下燒水煮飯,并沒理睬。見此情形,郁達夫解開皮袍子把女兒裹起來,在巷口喊了一頂轎子,一口氣將郁黎民送至離城30多里的岳母家,還囑咐岳母另請奶娘。就這樣,郁黎民在外婆家待到6歲,上學(xué)了才回富陽?!澳菓?yīng)該是我最初得到的父愛了。”她笑著,相較于弟妹天民和正民,她算跟父親接觸較多了。
再次見到父親,她說不清是什么時候,只知道自己高小畢業(yè),父親正好回家?!拔夷菚r候成績很好,高小畢業(yè)就想繼續(xù)讀書,我看到爸爸回來就跟他說了我的想法?!笨赡菚r候郁達夫愣了下,答道:“女孩子沒有必要讀那么多書,高小畢業(yè)已經(jīng)很不錯了,如果你還想讀書可以去女子學(xué)校學(xué)點女孩子應(yīng)該學(xué)的東西?!甭犃诉@話,郁黎民也沒敢再繼續(xù)爭取?!皼]想到他骨子里還是有重男輕女的思想哩?!焙髞?,郁黎民并沒有接受父親的建議,她在外婆的鼓勵下,考上了浙西一中。
她在浙西一中上學(xué)的時候,日軍全面侵華,學(xué)校搬至天目山,這時候郁達夫已經(jīng)投身抗戰(zhàn),隨后5年都沒有他的消息。到了1942年,郁黎民思父深切,又加上家人緊張得不行,她便寫了一篇《尋找父親郁達夫》的文章,在《東南日報》發(fā)表。她想著父親之前很多作品都發(fā)表在《東南日報》,看到了該消息的人應(yīng)該會給回復(fù)?!拔疫€記得那篇文章的結(jié)尾:歸來吧,爸爸,故鄉(xiāng)何嘗沒有明媚的湖山,故鄉(xiāng)也還有您的妻兒啊,富春江上往來的點點白帆,子女們正在等著您呢。”但這篇文章如同石沉大海,沒有人告訴她,父親在那個時候已經(jīng)出國,在新加坡一帶聯(lián)合華僑抗日。直到4年后,胡愈之寫了《郁達夫的失蹤和流亡》報告文章,他們一家人才知道,原來這些年郁達夫一直在新加坡,后來又轉(zhuǎn)戰(zhàn)印度尼西亞抗日,還化名為趙廉,不幸的是在抗戰(zhàn)即將勝利時,他在蘇門答臘島被日軍殺害?!拔业哪瞧恼?,可能父親都沒有見過。”
一開始,郁黎民以為父親是非常在乎他們的,父親將她的小名喚作“文兒”,還給她取了學(xué)名“郁潔民”。他還給夭折的哥哥“龍兒”寫了很多篇文章。但在她3歲那年,父親跟王映霞同居,之后就更少回來。
“父親的事大約因我們年紀(jì)小,母親從未跟我們提起,我們在母子相依為命的情況下也不覺得失去父親的可悲。”她坦言,父親好像對于她有點“無所謂”。只有在看到別人的父親牽著女兒的手歡樂談笑時,她和弟弟妹妹才會眼紅。說到這里,郁黎民不再繼續(xù)說,而是讓保姆推著她離開了一會兒。
再次回到客廳之后,她恢復(fù)了平靜,談起母親的“癡心”?!澳赣H內(nèi)心是痛苦的,即便她不說我們都知道,她是個遵循‘三從四德’的傳統(tǒng)女性,父親即便如此,她從沒在我們面前抱怨過半句,而是轉(zhuǎn)為禮佛,每次看到她孤獨的背影,心里很不是滋味?!痹诟赣H不回家的很多日子,能夠偶然想起父親時,大抵就是過年吃年夜飯的時候。郁黎民記得母親總是非常執(zhí)著地在年夜飯桌上多放一副碗筷,象征著父親也跟他們一起過年,他們誰都不敢說話,只是默默扒飯,既不敢去安慰母親也不知道如何安慰?!澳赣H不言不語默默流淚成了我們那時候最怕的一件事,每當(dāng)這時候,我們?nèi)齻€孩子就圍著她一起淌眼淚?!?/p>
孫荃一直珍藏著郁達夫?qū)懡o她的信件和一些文章,她最幸福的6年都跟這些“藏品”有關(guān),那是他們剛結(jié)婚不久,孫荃跟著郁達夫去北京、安慶等地,一起生活的6年?!澳赣H時?;貞浧鹉嵌紊?,總是津津樂道,好像要我們分享她的喜悅似的?!庇衾杳裨谀赣H的介紹下試著讀父親的文章,如《沉淪》《日記九種》等,她才知道母親被棄的原因是第三者的介入。她在自己的回憶錄里寫道:在喧囂的《日記九種》的背后,有誰會想到我們這被棄的母子四人的痛苦,真是“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從此,我怕人提起父親的名字,我也不想提起他。因為一個被父親拋棄的孩子的自尊心已深深地被刺傷了,我感到了“難堪”和“不幸”!歷經(jīng)這些情感波折后,到了1937年,抗戰(zhàn)爆發(fā),父親這時候送王映霞和云、飛兩個弟弟回家避難,就住在她家前面的春江賓館。有一天放學(xué)回家,郁黎民碰著父親從對面走來,“那時候我多想喊‘爸爸’,可是我不敢,他也似乎認(rèn)出了我,只深深看了一眼,也沒有喊我?!蹦谴我娒娉闪擞衾杳裥闹械挠忠粋€傷痛,她覺得父親是完全陌生的,心情壞到了極點,回到家后,她寫了一首詩自嘲。
2000年,郁黎民老伴去世,她開始提筆寫自己的一生,試圖以長女的身份來理解父親。
在孫荃的回憶中,郁達夫出國前曾回到富陽老家,孫荃做了很多他愛吃的菜,但到了晚上,郁達夫在門口掛上“閑人止步”的牌子。在得知郁達夫遇害時,孫荃捶胸頓足,難受得無以復(fù)加,她那時候已經(jīng)原諒了他,還下決心要將郁達夫的作品集結(jié)出版。后來郁達夫和王映霞的二兒子由侄女靜民從福建帶回家,她去看他,要把他帶回來當(dāng)自己的兒子養(yǎng)。當(dāng)時郁達夫的二哥體諒她一個婦人帶著三個兒女實在艱難,沒答應(yīng)這個請求。郁黎民也從那時候開始原諒、同情父親,在知道父親的事跡后,把父親當(dāng)成自己的驕傲。
郁達夫逝世20周年時,郁黎民第一次以詩歌形式來悼念父親,后來“郁達夫誕辰100周年紀(jì)念大會”上,郁黎民作為家屬代表發(fā)言,她第一次試著用自己的觀點來解讀父親。她說:“先父殉難51年了,全國人民沒有忘記他,故鄉(xiāng)人民懷念他,因為烈士一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深入人心。我常常想,紀(jì)念烈士最好的辦法是學(xué)習(xí)繼承烈士的愛國主義精神……為了怕泄露自己的身份和同志們的秘密,為了與敵人斗智斗勇,他戒掉了幾十年嗜酒的習(xí)慣,每年歲首,例作遺言,隨時準(zhǔn)備迎接意外不幸而為國捐軀,他的生活是何等嚴(yán)肅,又何等清苦,最后,終于把自己的生命奉獻給了祖國?!?/p>
郁達夫留下8個子女,其中孫荃為他生了3個孩子,王映霞生了3個孩子,印尼的何麗又生了2個孩子。1985年“紀(jì)念現(xiàn)代著名作家郁達夫烈士遇難40周年”的大會上,兄弟姐妹8人第一次見面。郁黎民感慨萬千,“那時候我最小的妹妹,就是大家知道的那個遺腹子都已經(jīng)40歲了?!?/p>
現(xiàn)在郁黎民書房的柜子裝滿了書籍,很多是父親的,她喜歡父親寫的《遲桂花》《故都的秋》,她對《蔦蘿行》里的小腳婦人印象深刻,很多人說這是以她母親孫荃為原型的創(chuàng)作,她淡淡地回答:“母親是中國封建傳統(tǒng)女性,在婚姻和家庭里她是犧牲者?!痹谒髢鹤余u誠的書房,三個柜子里也幾乎放滿了郁達夫的書,他跟母親有點不同,他喜歡外公的《沉淪》《春風(fēng)沉醉的夜晚》等。
此刻,已是秋天,郁黎民也感慨,兄弟姐妹現(xiàn)在健在的還有4個,這一晃,父親已經(jīng)離開71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