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傳彬
清光緒二十八年(一九零二),朝廷設立商部,當年,該部上奏陳述中國商務之弊,特別指出:『計近數(shù)十年間,辟商埠三十余處,各國群趨爭利,而華商勢渙力微,相形見絀。坐使利權旁落,浸成絕大漏卮』。奏勸準辦商會。奏中提出:『商會者,所以通商情、保商利、有聯(lián)絡而無傾軋,有信義而無詐虞。各國之能孜孜講求者,其商務之興,如操左券』。并隨奏報呈《商會簡明章程》計二十六條,經光緒帝準奏,諭旨在全國施行。一九零四年八月九日,重慶商務分局總辦周靜庵邀請川東道臺和巴縣知事及各商業(yè)幫首,共商設立重慶總商會事宜,議定將會所暫設三忠祠。經呈報川督轉商部立案,于一九零五年十月十七日,宣告重慶總商會成立。
重慶總商會的創(chuàng)立,給重慶的工商界帶來了發(fā)展實業(yè)、振興工商的希望,鼓舞了他們團結起來與外國列強抗爭的斗志。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一九零六年,重慶總商會開始籌款購置土地,建造總商會會所。是年冬,會所屋宇落成,內外廳宇宏敞靜潔。志喜之日,會內大門及各廳等處皆懸掛楹聯(lián),以言其志。
大門楹聯(lián):
啟宇對涂山,與當時萬國衣冠一般高會;
卜鄰依圣域,問門下千秋貨殖幾個傳人。
大廳外楹聯(lián):
合五洲為大舞臺,看梯航畢集,中外交通,二十紀際會風云,幾輩英雄造時勢;
仗群材創(chuàng)新世局,踞巴蜀上游,輪流灌注,四百兆富強基礎,中原元氣在商情。
正廳外楹聯(lián):
商戰(zhàn)有何奇哉,唯期補塞漏卮,共謀公益;
會心不在遠也,要識挽回大局,各保利權。
正廳內楹聯(lián)一:
商量二十紀權宜,與歐美人爭一點雄心,思將地寶運輸,路線西來通蜀道;
會際數(shù)千年創(chuàng)局,倘梁益部增幾分特色,竊愿星球移動,日光東轉照龍旗。
正廳內楹聯(lián)二:
登高一呼,直召喚四百兆同胞共興商戰(zhàn);
縱目環(huán)顧,好憑借數(shù)千年創(chuàng)局力挽利權。
外廳楹聯(lián):
古人忠憤,異代略同,借熱誠規(guī)劃商情,要與前賢分一席;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望大家保全時局,莫教美利讓諸邦。
以上各聯(lián)的內容,因受時局所限,難免帶有舊思想,但積極的一面是明確表示『興商戰(zhàn)、挽利權』、『與歐美人爭一點雄心』,其愛國熱忱和反對帝國主義經濟掠奪的宗旨實為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