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橋上,聽有人在歌唱
實際是在歌頌他顛沛流離的生活
他沙啞的嗓音,訴說著
這些年他一路走來的艱辛與無奈
他無人問津的孤苦與無助猶如天籟,在寒風(fēng)中
只能吸引個別路人的熱淚
無法用金錢來衡量,他的夢想
就深深扎在這片土地上
他愛著,也恨著
灰色的燈光照著他灰色的臉
他如雕塑地唱著,直唱到
橋下再無車輛
直到把這一天的奔波與勞頓都唱盡
他才走出他的世界
牛角灣上沒有牛角
只有一座電站從山里抽下的水
而河水是靜止的
沿著靜止的河走上那道灣,山就矮了下來
矮了下來的云,在春天淡得那么暗
一只老鴉忽然叫了一聲——下午
當(dāng)我正緩緩走上灣去
從身后撲來的,不是風(fēng)
也不是那些在密叢中生長的東西
一切都太靜了
除了我,再無一人
我確信,那只老鴉是被我驚擾到了
但我還是要執(zhí)意往上走
如果,它再叫一聲
如果我的腳步
能再輕些,再輕一些
它再叫一聲,對我也是
由衷的感嘆——
而此刻,我正站在灣頂上看著
一道光從云縫里
直瀉而下
河水渾黃,是在一場雨后
河水上漲也是
在一場雨后
一場雨后的雨再也找不回童年的痕跡
只有迷霧橫生
傍晚,春天變得那么薄
一不小心
就有可能墜入深淵
所以,我只有盡量地
慎之又慎
每踩下一步,怕踩死螞蟻一樣
踩到河堤上的碎石,踩到
清灣河的軟肋
【敘事性詩歌詩論】
我以為,敘事詩應(yīng)當(dāng)從生活出發(fā),抓住生活及環(huán)境的細(xì)節(jié)來抒發(fā)自身的感想或感悟,這些要緣于一個人對生活環(huán)境的聽覺、觸覺、味覺等。其次才是詩歌語言的掌控。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了,同時也是檢驗一個詩人水平能力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