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次
她把小巷走了三遍
有人喜歡豆豉,有人喜歡花環(huán)黃昏時(shí)分
她爬上一家客棧的閣樓
院子里,主人在喝茶,澆花
她想成為他
看木椅子安靜??达L(fēng)吹,樹動白影子搖晃
2
第二次
她跟在一個老奶奶后面
把沿街的河走到盡頭
路上,她遇見嬉戲的孩童
吃草的牛,以及
曬橘子的啞巴少年
黃昏時(shí)分
她走進(jìn)一個庭院
院子里有水井,有古老的縫紉機(jī)
但沒有主人
她想要一件剛剛被縫出來的新衣
但沒有主人
3
第三次
她在黃姚郵局門前停下來
讓綠色的風(fēng)吹
河邊那棵古樹還像以前一樣
任由她攀爬
卻不讓她夠著木葉
“偶然間”三個字還像以前一樣長在墻上,有些悵惘
有些錯愕
黃昏慢慢變深時(shí)
燈籠亮起了
一步一盞地照著街巷
——世間美過
某個搖晃的白影子
來過
一大早
黃色紙錢在漓江大橋一路散落
隨風(fēng)翻飛
又一個人,正被送往殯儀館
他的一生漫長嗎
是否有那么一瞬間
他被上帝舉過頭頂,無所不能?
這身后的路,他留戀嗎
也許,在某個街口
我們曾擦肩而過
在某個拐角,因?yàn)橥蝗坏南嘧?/p>
我們曾吵過架
——在這千絲萬縷的塵世
我們也許有著至死不明的瓜葛
今天他走了
留下一路的黃紙錢
車輪碾過,腳板踩過
風(fēng)吹過
每周禮拜一
她從醫(yī)院出來便徑直走進(jìn)烏里公園
烏里公園人跡稀少
懸鈴木下那張長椅
似乎一直等著她,等著她
從上午坐到黃昏
偶爾,會遇見一個遛狗的中年婦女
斜對面另一張長椅上
有時(shí)會坐著一個戴著寬檐禮帽的老人
三年了
她在這里就著四季冷暖
服下阿米替林、郁洛復(fù)、瑞美隆……
那天,太陽西沉?xí)r
寒氣迅速聚集
她不由得打了個冷戰(zhàn):草木黃落
露結(jié)為霜
——作為一名抑郁癥患者
她對二十四節(jié)氣甚至比對藥物更敏感
斜對面的老人披起外套
正了正寬檐禮帽:
“姑娘,回吧,天涼了。”
年輕時(shí)他就在這里
瘦,矮,被人叫作小不點(diǎn)
他認(rèn)得這個住宅區(qū)里的所有花草
記得每一個進(jìn)出的人
在午后陽光里伸懶腰的貓和狗
在晨光里鳴叫的云雀
換了一撥又一撥
他見證了它們一生的時(shí)光
如今,他頭發(fā)花白
被人們稱為小老頭兒
他腦袋里長滿了花草,像一片
肥沃的土地
只是他再也認(rèn)不出一個人
認(rèn)不出阿貓阿狗
【敘事性詩歌詩論】
有詩人曾說過,敘事或敘無事,都是敘事性寫作。我深以為然。詩人以詩的形式去記錄生活事件,同時(shí)也記錄非生活事件——雨天那場葬禮是詩,半夜與上帝對話也是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