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墨
魯迅與郁達夫的關(guān)系,不同于一般的朋友關(guān)系,而是近乎親人。郁達夫說魯迅是偉大的,在文品和人品上都可算是“中國作家中的第一人”,對他崇敬之至;而魯迅對郁達夫的小說,也很推崇。
魯迅與郁達夫有很多相似的人生經(jīng)歷。他們都是異常敏感的人,這種性格來源于早年的經(jīng)歷,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家道中落這一條。魯迅少年喪父,郁達夫從小失怙,家道中落,寡母撫孤,在兩人的心靈上都留下深刻的影響。魯迅說過:“有誰從小康墜入困頓的嗎?我以為在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面目。”魯迅終身難忘為給父親治病而在當鋪前所受的白眼。郁達夫有過母親為了滿足他穿一雙皮鞋的愿望,“老了面皮”,“上大街上的洋文貨店去賒去”的感受。
魯迅與郁達夫第一次見面,是在北平西城的磚塔胡同一間坐南朝北的小四合院里。那時候,魯迅在教育部里當僉事,同時也在北京大學教小說史略。當時魯迅的臉色很青,胡子已經(jīng)有了;衣服穿得很單薄,身體矮小。郁達夫印象中,魯迅的紹興口音,比一般紹興人所發(fā)的來得柔和,笑聲非常清脆,而笑時眼角上的幾條小皺紋,卻很可愛。
魯迅與郁達夫的脾氣性格和文章風格截然不同,但他們卻有交情,有合作,惺惺相惜。1932年上?!耙弧ざ恕笔伦兒?,郁達夫念及魯迅身陷戰(zhàn)區(qū),急于想找到他。當探尋魯迅不遇時,竟焦急得在報上登尋人啟事,患難友情可見一斑。
魯迅對郁達夫也是關(guān)懷備至,特別當郁達夫遭人誤解時,魯迅總忘不了說幾句公道話。如1927年10月,魯迅在《扣絲雜感》《夜記》里就有維護郁達夫的文字。
1927年,魯迅和郁達夫共同在上海生活,兩人也從朋友升級到了摯友。對魯迅來說,郁達夫是他所有朋友中,最為知心的一位,也是最為了解自己的一位。
魯迅與郁達夫友誼深厚,一則因系同鄉(xiāng),二則因所處的時代、所看的書,和所與交游的友人。由于他們是同一類屬的緣故,兩人始終沒有發(fā)生過沖突。
自從郁達夫搬到杭州后,和魯迅見面的機會就少了很多,但每次當郁達夫去上海時,無論多忙,總要抽出時間去和魯迅談談,或者是一起吃頓飯。而上海的各大雜志、報館,要想約魯迅稿子的時候,也總是要郁達夫去交涉的次數(shù)多。當魯迅對編輯們發(fā)脾氣的時候,郁達夫往往要擔任調(diào)停和解的角色。
魯迅與郁達夫的交往,也是美食與美酒的精彩碰撞。從1923年相識到1936年魯迅逝世,13年中,一起喝了多少酒,吃了多少菜,恐怕很難說清?!斑_夫招飲”的記述每每見于魯迅日記中。郁達夫日記中也有細致的記錄:“午后打了四圈牌,想睡睡不著,就找魯迅聊天,他送我一瓶紹酒,金黃色,有八九年光景。改天找一個好日子,弄幾盤好菜來喝。”
魯迅與郁達夫不僅有共同的文學追求,并且兩人還是革命戰(zhàn)友,他們始終不忘用手中的筆不懈地戰(zhàn)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