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寧遠
“我朋友圈那個Daisy,在家做個面膜也要九連拍,這也就算了,不就買了瓶神仙水嘛,恨不得每張圖都讓那瓶子出鏡?!?/p>
“我的初中老同學Amy更煩人好嗎!休年假去了一趟泰國而已,一天猛刷幾百張風景,濾鏡濃得跟老家村口貼的年畫似的?!?/p>
“那也沒有我朋友圈的張春梅極品,和劉大橋分了手,也沒聽說她有新男友,情人節(jié)收了一朵花而已,還發(fā)小視頻呢。”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談起朋友圈的時候,我們似乎越來越不高興了。不高興老同學開始做微商賣東西了,不高興天天見面的同事自拍磨皮磨太嚴重,不高興曾經(jīng)很要好的閨蜜曬高級下午茶,不高興情侶雙雙對對地秀戒指和燭光晚餐……
是嫉妒心在作怪?答案是,并不是。
我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都過得還不錯,算不得事事如愿,但總不至于因為一點曬吃曬喝曬玩的圖文,就不平衡成這個樣子。我們不過是放出了心里那條憤世疾俗的大黃狗,它嗓門嘹亮,眼里容不得沙子,見不得別人假裝美好。但是,你容不下他們在朋友圈裝美好,難道希望他們天天賣慘?
作為一個業(yè)余寫小說的角色,我的微博下面,每天都有這樣的評論:“你都不寫稿嗎?整天到處玩?”一直懶得回復,是因為道理太弱智:每晚坐在寫字臺邊裹著毯子打字,有什么好曬的呢?
好啊,不如就給你看看所謂的真實:Daisy其實沒什么錢,一瓶SKⅡ攢了半年才從代購那里買來,平時擦臉都用平價白菜,那些圖都是在光線很暗的出租屋里,好不容易才拍出來的。Amy去的那趟泰國,瞧著是舒服隨性的自由行,其實報的是好不容易秒殺到的2500塊跟團游。明明被壞脾氣的導游催趕著拼命走景點,坐空調(diào)壞掉的舊大巴,在高溫中一路熱到想哭,但在發(fā)朋友圈前,還百度了幾句雞湯文字配上。至于張春梅收到的香檳玫瑰,其實是她在又冷又餓的下班路上,嫌空窗期的自己太可憐,在地鐵站外偷偷買的。更慘的是,情人節(jié)那晚,所有小販都哄抬花價,她花了整整25塊錢才買到一枝。
如果有一臺隱形的攝影機,高高懸掛在上帝視角上,把這些真相讓你一眼看透,你會比現(xiàn)在更快樂嗎?不見得吧。我們中的大多數(shù)都是普通人,不至于很窮,也沒富到天天在馬爾代夫曬太陽;談不上丑,也不是顛倒眾生的美人,這就是太陽底下,你我的漫長人生啊。
既然如此,在朋友圈這一塊兒小小的地方,每天都有人曬出一點兒比真實生活更好看,更閃閃發(fā)光的東西,何必這么憤怒呢?磨了皮的臉,瞧著確實舒服一點。調(diào)了色的炸雞夜宵,更有食欲嘛。情侶曬親額頭的合影,總比一朝分了手,在朋友圈隔空對撕要好。
說白了,朋友圈這玩意,是一個被縮小了放在手機里的真實人生模型,你可以把分組可見用得爐火純青,讓對的人看對的內(nèi)容,如此一來,太平盛世,你好我好大家好不是什么難事。但既然加了別人為好友,徹底屏蔽任何一個人,其實都是狡猾的避世行為。不喜歡某些人和事,你可以轉(zhuǎn)身虛掩一扇門,卻不能拿釘子釘死它。
從此刻開始,給自己多一點柔軟的可能性,放下我們心里那種時時刻刻像是舉著武器一般的較真,相信我,快樂總會自己找上門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