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寶,徐海博,陳太生
(1.青島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山東 青島 266000;2.巢湖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局,安徽 巢湖 238000)
巢湖市鳳凰山路二期工程方案簡介
李福寶1,徐海博1,陳太生2
(1.青島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山東 青島 266000;2.巢湖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局,安徽 巢湖 238000)
結合實際工程,分析道路設計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并給出了解決方法。建議設計近遠期結合、設計與運營相結合,有關經驗可供相關專業(yè)人員參考。
道路;設計;難點;道路平面;縱斷面
巢湖市鳳凰山路二期位于巢湖市市區(qū)北部,規(guī)劃為東西向城市主干路,規(guī)劃紅線寬度為40 m,連接長江西路、巢湖北路、半湯路、紫薇路、裕溪路等主干道,是城市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見圖1。本次實施范圍西起長江西路,往東終至巢湖北路,全長約1 040 m。該工程完成后可有效完善區(qū)域路網,緩解周邊道路尤其是龜山路交通壓力。道路規(guī)劃橫斷面布置為2.5 m人行道+3.5 m非機動車道+ 2.5 m綠化分隔帶+23 m車行道+2.5 m綠化分隔帶+3.5 m非機動車道+2.5 m人行道,見圖2。
圖1 工程位置示意圖
圖2 規(guī)劃橫斷面(單位:m)
鳳凰山路二期經過現狀皖維鐵路支線、規(guī)劃五路、規(guī)劃撇洪溝以及黎明路,其中撇洪溝、黎明路已完成施工圖設計,準備施工,見圖3。
圖3 規(guī)劃方案平面圖
根據規(guī)劃線形,道路平面與巢湖四中以及巢湖監(jiān)獄沖突,涉及拆遷構筑物較多,且協(xié)調難度大。為保證工程順利開展,需要對規(guī)劃線進行優(yōu)化。現狀長江西路交叉口、巢湖監(jiān)獄、鳳凰之家小區(qū)、巢湖四中以及巢湖北路交叉口為主要限制因素。巢湖監(jiān)獄與鑄造廠立交橋的最小距離為51.97 m,巢湖四中與鳳凰之家用地邊線之間的最小距離為40.24 m。
平面方案設計過程中,鳳凰之家與巢湖四中之間用地最為緊張,為主要控制點。經過多輪方案優(yōu)化,在巢湖北路位置與現狀鳳凰山路車行道中心線順接后,穿過鳳凰之家與巢湖四中之間的用地,線位整體向南偏移,避開巢湖監(jiān)獄以及鑄造廠立交橋,與現狀長江西路順接。方案共設三處平曲線,在圓曲線最小半徑為600 m,見圖4。
圖4 推薦方案平面圖
道路縱斷面設計中,控制因素有現狀長江西路(路面高程約16.8 m)、皖維鐵路(軌頂高程約17.86 m)、規(guī)劃撇洪溝(防洪水位13.58 m)、規(guī)劃黎明路(路面高程約18.4 m)以及巢湖北路(路面高程約27.3 m)。其中與皖維鐵路的相交方式為主要控制因素,同時考慮鳳凰山路二期下穿巢湖北路方案,見圖5。
圖5 縱斷面設計控制點示意圖
對皖維鐵路相交方式進行了上跨、平交以及下穿三種方式進行比較分析(見表1)。經過調查了解,其為皖維鑄造廠專用線,每天貨運約2~3趟,綜合考慮工程造價、施工難度、運營管理等因素后,最終推薦采用平交方案。運營過程中,道路在皖維鐵路專線兩側設道口板房及電控欄木,鐵路專線在道路兩側設置鐵路遮斷信號機及鳴笛提示標,通過雙重交通管理確保運營安全。黎明路交叉口與巢湖北路交叉口相距約485 m,高差約8.9 m。遠期考慮鳳凰山路下穿巢湖北路,凈空按照5.5 m控制,考慮道路鋪裝厚度0.3 m、橫坡0.4 m、箱涵厚度1.0 m等因素后,巢湖北路位置路面標高為20.1 m。設計中按照遠期下穿巢湖北路位置路面標高為19.86 m控制,其與黎明路高差為1.46 m,0.3%坡度坡向黎明路,與道路排水方向一致,可實現重力流,不設雨水泵站。
表1 皖維鐵路相交方案分析
綜合考慮工程與皖維鐵路平交以及下穿巢湖北路方案后,近期實施方案最大縱坡為4.66%,最小縱坡為0.3%。同時考慮現狀鑄造廠立交橋設有3%的縱坡,該位置進行了順接,見圖6。
工程總體方案確定后,解決了主要問題,但依舊存在一些局部的問題。為盡量避開用鳳凰之家以及巢湖四中用地,局部位置(工程K0+840,距離巢湖北路約170 m)道路寬度只有37.1 m。工程設計中保證人行道寬度及雙向六車道不變,延長巢湖北路右轉車道展寬段長度,取消側分帶,通過標線劃分,保證了非機動車道寬度為3.5m,從而解決了該問題,見圖7。
圖6 推薦方案縱斷面圖
圖7 標線劃分橫斷面圖(單位:m)
鑄造廠立交橋位置為一Y形交叉口,夾角約為20°。受現狀橋梁等構筑物限制,立交橋右轉鳳凰山路半徑很小,不能滿足規(guī)范要求。鑄造廠立交橋東向西車輛通過該交叉口為下橋行駛,車速較快,右轉安全隱患較大。所以,交通設計時限制了鑄造廠立交橋右轉鳳凰山路的交通。結合區(qū)域用地性質及路網,通過交通調查預測,鑄造廠立交橋右轉鳳凰山路交通需求較小,限制右轉的設計是合理的[3]。
綜上,城區(qū)道路在方案設計過程中往往受限制因素較多,完全按照規(guī)劃進行實施存在較大困難,或代價較大,這就需要充分分析存在的各種問題,準確把握主要矛盾,在滿足規(guī)劃、規(guī)范的前提下,合理設計,推進工程開展。同時要近遠期結合,設計與運營結合,降低施工難度,減小工程投資,完成一個合理的設計作品。
[1]吳???胡松,朱勝躍,等.城市道路設計思路與技術要點[J].城市交通,2011,9(6):5-7.
[2]湯振農,程建川.可持續(xù)城市道路設計探討[J].中外公路,2010,30(4): 318-321.
[3]邱美華.大型Y型交叉口二次停車關鍵技術研究[D].福州:福建農林大學,2013.
U412.3
B
1009-7716(2016)02-0066-02
10.16799/j.cnki.csdqyfh.2016.02.017
2015-10-29
李福寶(1981-),男,山東陽谷人,高級工程師,從事道路設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