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呂夢君
姑蘇橋之韻
文呂夢君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這是蘇州所有的小孩都會唱的民謠,橋在蘇州人的心中是意義非凡的。攸攸千載的蘇州,在那久長的歷史歲月,到底建下了多少座橋?這確實難以探究。
青山橋
小橋,它繁榮了經(jīng)濟、孕育了文化。每一座橋,都是一段歷史??梢赃@么說,蘇州的每一座橋,都有著它獨自的風姿與神韻。
在古老的蘇州城在一片煙雨云藹之中,蒙蒙攏攏、迷迷茫茫的景色里,如果沒有橋,那定是難以想象的。大概說起蘇州的橋,脫口而出的就是楓橋,不是因為別的,實在是那首《楓橋夜泊》過于深入人心。鵲橋屹立在蘇州城兩千多年,像一位老者一樣歷經(jīng)滄桑。高聳峙立的吳門橋,氣勢壯闊的寶帶橋,倒映水中,虛實交映,為江南水鄉(xiāng)增添了旖旎景色。若是在春天,站在橋邊,這時候一陣春風拂過,這情景怎能不叫人陶醉?
蘇州的橋,不僅成了今日歷史的佐證,還往往與民間風俗,神話傳說等等密切地關聯(lián)著。胥門萬年橋是橋中最為典型的代表,說它典型,是因為萬年橋的來歷、身世之爭撲朔迷離,如同蘇州的園林、蘇州的水、蘇州的評彈和昆曲那樣,風情萬端。
蘇州素來以園林而聞名遐邇。蘇州園林,移山水之勝于咫尺,融詩畫之景于一體。其中的座座玲瓏小橋,或躍于碧流之上,或橫臥清波之間,或飛跨澗泉之側。成為銜接山水,牽手亭廊的紐帶。其中拙政園的“小飛虹”尤其著名,是蘇州園林中唯一的廊橋,體現(xiàn)出傳統(tǒng)廊橋古典美。而座落在的網(wǎng)師園內(nèi)小巧靈瓏的引靜橋,好似一個小家碧玉的蘇州姑娘。由于布局緊湊,以小見大,使那一池春水更加開闊;由于水池的東南和西北隅各有一條曲折延伸的水灣,便又覺水池有波光艷艷、源頭綿綿不盡之意。
胡廂使橋
通貴橋
福民橋
廊橋
新塘橋
驛亭橋
說到橋,又怎能少了新時代的杰出,新塘橋。橋整體呈黃色,與周邊居民樓色調(diào)一致,形如“玉蠶”橫臥于運河之上。在夜晚,與不遠處的東吳電視塔,形成了蘇州夜景中不可或缺的一種精彩。
蘇州的橋無論是古橋淡雅還是新橋時尚,都給人以溫柔舒適的感受。就一如蘇州這個城市,集古典與現(xiàn)代于一體,美的淡雅,卻又那么驚艷。在無數(shù)時光的回眸中,總是令人沉醉其中。
荷塘月色之木橋
吳門橋
老萬年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