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興人
朝中有人難做官
◆ 吳興人
俗話說:“朝中有人好做官。”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委員長萬里的兒子萬伯翱,卻感嘆他家里人是“朝中有人難做官”,自己則是“朝中有人難回京”。
這兩句話,并非是說說笑話而已。萬里對家人的嚴苛是出了名的。他堅決不同意妹妹萬云被分配到團中央工作,說:“你應該到基層去?!庇谑牵俺杏腥恕钡娜f云被調入北京國棉二廠工作,在基層干了28年。1962年,18歲的萬伯翱高中畢業(yè),未考取大學,萬里決意送身為長子的他到農村去。從1962年到1972年,萬伯翱在河南西華縣黃泛區(qū)農場耕耘10年,想調回北京也非常困難。
“朝中有人難做官”,當高級領導干部子女吃虧了嗎?表面上看,似乎有一點。其實不然。因為,既然當了黨的高級領導干部,就應嚴以律己,嚴苛對待自己的親屬子女,嚴是愛。高級領導干部子女“難做官”,無論是從端正黨風或對子女本人而言,都是一大幸事;另一方面,對親屬和子女而言,他們經過了這樣一番家庭里的磨難,事實表明:不僅沒有吃虧,反而對他們的成長大有裨益。萬伯翱下鄉(xiāng)10年的事跡,成為當時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的先進典型。后來他從大學畢業(yè)、從部隊轉業(yè)到國家體委,先后任對外宣傳出版處處長、中國體育雜志社社長兼總編輯,成為一位著名作家,有散文集《三十春秋》《四十春秋》《五十春秋》《六十春秋》《紅墻內外》等問世,可見不當大官同樣有大出息。
在中國古今官場上,許多人將“朝中有人好做官”奉為金科玉律,但反其道而行之者,則十分鮮見。“朝中有人”,是官場上許多想往上爬的官員所追求的大目標。有些在任官員也會有意無意地透露出自己的后臺,攀比關系在許多地方已成為“明規(guī)則”,成為一種異化的官場生態(tài),一種唯上、媚權的官場文化。那些“秘書幫”“石油幫”“山西幫”等腐敗團伙,無不都是“朝中有人好做官”的集體合影。但是,到頭來,利用“朝中有人好做官”而占到便宜的人,最終還是吃了大虧。君不見:令計劃的家人和部下利用他的職權謀取私利,最后不是一一翻船了嗎?
“朝中有人好做官”的下聯(lián)是“朝中無人莫做官”,甚至做了官還保不住官。山西省原副省長杜善學曾當面斥責一名呂梁本地的官員說,你有什么關系,我知道;我有什么關系,你不知道。我想讓你滾蛋,能三點,不四點。言下之意,不言而喻。
這些人信奉“進了圈子才算進了班子”,或則謀求圈子庇護的安全感,或則尋求團體謀私的超能力,為此不惜突破政治規(guī)矩、紀律,失底線、踩紅線,結果一一陷落成為老虎或蒼蠅,至今在“里面”懊悔不已。
“干部都是黨的干部,不是哪個人的家臣?!绷暯娇倳浀母嬲],廣大黨員干部應當銘記。如今,枝枝蔓蔓的關系網(wǎng)不好用了,形形色色的靠山和掮客不靈通了,清清爽爽的政治生態(tài)開始形成。這是一種好現(xiàn)象。時至今日,我們再重溫萬里同志這種“朝中有人難做官”的家風,好好學習傳承,這也是一種“夏令進補”。
發(fā)稿編輯/浦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