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 瀾
采蟲草
思瀾
蟲草長在哪?我想去看看!高原掛職半年多了,這個愿望終于在2008年5月的那天實現(xiàn)了。
5月1日上午我順著大渡河驅車而下,一路山花爛漫,油菜遍野,一下子從凄苦荒寒的康定來到春意盎然的海螺溝,在磨西鎮(zhèn)的明珠花園住下。晚上到蔡陽村支部書記羅前華家吃晚飯,商量上雪山采蟲草的事。喝酒唱歌談天,自由自然,融融樂樂,回到明珠花園已是深夜。
因為第二天要上雪山采蟲草,心情激動,夜里睡得不踏實,似夢非夢,滿腦子都是神奇浪漫的期盼和遐想。不待司機小潘叫早,4點多就醒了。不到5點,天還是漆黑一片,我和小尹、小潘就驅車去蔡陽村老羅家。頭腦清爽爽的,純凈而真切。周圍的世界還在夢中,沉寂神秘,我們似乎是黑暗世界中行走的幽靈,仿佛能感受到一切生命的律動,而它們卻感受不到我們的存在和游動。只有一路掛在雪山頂上圓圓的月亮,不住地跟著我們、望著我們,打破了孤寂的行程。她古雅而又清新、生疏而又熟悉、親近而又遙遠,仿佛是逝去的心愛之物在可望而不可即的另一個世界虛幻地展現(xiàn)出來,又似乎是從沒見過面的祖輩在那深沉神秘的夜空浮現(xiàn)出慈祥的面容。
到了老羅家,還不到6點,月亮下去了,世界仍舊隱沒于灰黑迷蒙之中。老羅一聽到動靜,很快起來了,連聲呼喊他媳婦生火做飯。老羅80多歲的老父親也起來了,叼著長長的煙袋桿在院子里走來走去,吧嗒吧嗒抽個不停,煙火在灰黑的夜色中一閃一閃,忽明忽暗。抽煙的空檔,還不時用難懂的四川土話向我們談論上山采蟲草的事。問了一下老羅,大意是說今天天氣不太好,可能要下雨,路上要多加小心。不一會村長李猛來了,后面還跟著老羅的堂弟羅前里,他背著一口袋上山準備用的東西。小潘把昨天買的一些東西也從車上拿下來,和老羅他們一起收拾打包。天漸漸亮了,兩只小鳥跳到柵欄上清脆地鳴叫,近處的房舍和田野漸漸清晰起來,遠處的大山還籠罩在朦朧氤氳的薄霧中,只把一個個像是用水墨洇染出的輪廓呈現(xiàn)到我的眼簾,輕輕淺淺,簡簡淡淡,形態(tài)各異。我漫步出了老羅家的院落,一個人走到田野中,靜靜地欣賞著這黎明中的畫境,仿佛將自己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都融到里面了。這世界成了我無形情感的有形化身,世界因了我存在而靈動起來;我因了這世界的存在而偉大起來。我喜歡夕陽剛剛落山時的景色,喜歡凝視山巒的剪影,現(xiàn)在的景色比她們更多了些靈動和生氣,多了些亮麗和清新。
7點天已大亮,只是見不著太陽,淡淡地陰著。我們吃過老羅愛人做的菜泡飯后出發(fā),沿著磨子溝一直往里走。磨子溝早年有一條拉木材用的山區(qū)公路,可直達一個叫兩叉河的地方,有14.5公里,但因年久不用失修,早廢棄了,只有路基和輪廓還在。我們今天采蟲草、爬磨子溝雪山要走的大部分緩坡路就在這條道上,剩下的都是爬陡坡。今年,村里在溝里建了一個石板場,把外面的幾公里簡單地修了一下,勉強可以通車。路面狹窄不平,灌木雜草叢生,路兩邊伸出的一個個像胳膊一樣的枝條,不是在歡迎我這遠方的客人,倒像是努力阻攔我的行程。小潘開車異常謹慎,很多地方都是慢慢蹭過去的,我的心也一直提著,生怕出些差錯。
車走了約三公里,到了云母溝石板場。老羅說,開車走這一段可以節(jié)省我們一個小時的路程,后面的路程按照山里人的速度還要五六個小時,而且很難走。老羅他們把山中過夜所需的東西都放到三個塑料口袋中,每個有四五十斤。他們每人背一個,走起山路來輕松自如。小尹空著手,我只拿一個相機。老羅家海拔1580米,石板場的海拔1700多米,我們要去采蟲草的地方海拔在4500米雪線以下,中間的路程20多公里,大約需要爬高2500米到2800米。老羅說要用五六個小時,后來的事實證明,老羅是過高估計了我們的能力和天氣狀況,整個事情的難度要高于我想象的三四倍,因為我從未經(jīng)歷過這樣的事,我也只是按在家鄉(xiāng)低海拔爬幾百米的高度來估計這件事的難度。更為艱難的是,我到甘孜后血壓升高,一直在吃降壓藥,而且前些天在患感冒,今天才剛剛見好,體力嚴重不支。按照常理,不當有此舉。對此,身邊的人十分擔心,小尹說他也是不放心才跟我一起來的。
從石板場一出發(fā)就需要克服困難,這困難主要來自體力。連續(xù)十來天的感冒,不停地吃藥,已使我的體力十分虛弱。昨天在老羅家吃飯前到田野里散步,走一小段山路都大汗淋漓,氣喘吁吁。剛開始走的是廢棄的林場公路,雖然也是步步上坡,但還算是好走的。剛過丫丫棚,就感覺十分吃力了。我知道這不是爬山時那種正常的疲勞,腿酸氣短不說,主要是病后的那種渾身無力,頭暈目眩,頭重腳輕。眼前的世界不像平時那么清晰真切,我的精神世界也不那么真切,而且二者中間仿佛隔著一層東西。我想這怎么行?一開始就這樣,怎么走完20多公里崎嶇的山路,爬上4000多米的高山?有此意念作支撐,我的精神世界中體力痛苦不支的呼聲和訴求馬上被壓制下去了。不管怎樣,一直往前走,直達目的,這是鐵的任務。我心里暗暗地要求自己,全身仿佛立即被調動起一股內在的力量,兩腿機械地、不顧一切地跟著老羅他們往前走。老羅他們每人背著50多斤重的行李和炊具,走起路來一點也不吃力,談笑風生,灑脫自如,還不時停下來接引我和小尹。小尹見我走路吃力,主動把幾斤重的相機也接過去了。從一開始,大家就從各個方面照顧我,讓我過意不去。我不拿東西不說,就連休息時坐的最好位置,大家都主動讓給我。老羅還經(jīng)常把棕褡子解下來讓我坐。這東西用當?shù)匾环N野生植物葉子編成,背東西時墊在后背,防止磨傷;休息時坐在上面既柔軟又干爽,還可以防潮;在山上過夜,鋪在身下,還很暖和。老羅他們帶的這個東西,一路上給我?guī)砹瞬簧俸锰?。盡管如此,我和小尹還是遠遠跟不上他們的步伐和節(jié)奏。老羅100公斤的體重,1.8米的大個子,據(jù)說能喝二斤白酒,飯量也很大,性格豁達豪爽,激情浪漫。這樣大的塊頭,走起山路來一點也不吃力。李猛個子小些,面容謙和,性格隨和幽默,見人說話總是笑呵呵的,走路靈便快捷,一路總走在前面。羅前里個子敦厚結實,紅紅的臉膛上總溢滿了汗珠,眼睛里透著質樸憨直,走起路來數(shù)他最快,背的東西也數(shù)他最沉。他原先還是個獵手,經(jīng)常打盤羊和野牛。他說前些年他在磨子溝冰川下的一塊草地上見到了上百只盤羊。還有一次,他們三個獵手打一只野牛,共打了12槍,那家伙有1000多斤重。去年收槍,老羅和李猛代表上頭不知道做了多少工作,最后他是含著淚把雙筒獵槍交出去的。他說,交槍比要他命還難受,死的心思都有。一路上他一直在念叨,要是有一支槍,他一定讓我們吃上野味。我對小尹感嘆道,我們和普通農民之間的距離可以用多種指標來衡量,今天我覺得可以用爬山來衡量。我在城市人中論爬山可算是佼佼者,就是近來不生病,我的速度也不會快很多,只是不會一開始就靠毅力支撐前行而已。這樣我和他們的距離就是:背上50斤重的東西由1700米爬上4200多米米再乘上兩三倍的速度。這是和老羅他們比,半路遇上打獵和采蟲草高手嚴沖,使我感覺到,我和農民的距離比這還要大。
8點半時,我們遇到了一個70歲的采藥老人石宗權。他采的是蟲簍,其生物機理和蟲草差不多,只是價格便宜,濕的一斤賣7元,一般一天可采10來斤。小尹和他一起抽煙交談很融洽。我們都走了,他們還在說個不停。
9點40分來到一個山澗瀑布處。此地是山體滑坡地,幾塊偌大的山石仿佛剛剛從山崖上滾下一樣,斷裂處的痕跡都是新新的,生生的碎片散落四周,讓人感覺仿佛耳邊還回蕩著震天的轟鳴。老羅說他們上山從來不用帶水,到處都是山泉小溪,干凈得很,隨便喝。說著他便趴在溪邊一通牛飲。我也用礦泉水瓶子接了一瓶,喝了一半,只覺渾身清涼異常,人也精神了許多。不料沒走多遠,肚子便嘰里呱啦地響了起來,一個勁地從胃里往外返酸水,開始隱隱作痛。不一會兒就瀉了幾次,真是雪上加霜。體力越來越不支了,仍舊是靠毅力頑強地支撐著。
10點多到了總棚大坪。這是一塊難得的山間平地,有幾十畝。坪地北面是一座巍巍聳立著的壯麗山峰,山崖如斧劈刀削一般氣勢非凡。整個山峰直指蒼穹,與云霞相纏繞,如偉岸的大丈夫,磊磊落落,讓人聯(lián)想到峭拔挺立的華山。坪地南面是奔騰咆哮的磨子溝河。在磨子溝這個地質條件十分脆弱的峽谷中,到處都可能發(fā)生坍塌和滑坡,這個地方卻顯得十分結實安全。將來磨子溝要進行旅游開發(fā),此地一定可以派上用場。
11點到了銀廠巖洞。相傳北邊的山溝中有一個巖洞過去產(chǎn)銀子,蔡陽村只有一個人知道采銀地點,他每年只采一次,從不多采。銀廠巖洞下面的河里有一塊比一間房子還大的石頭,中間有一個很大的洞,當?shù)乩习傩战兴问?。也有人說,這塊大石頭像一扇磨,那個洞就是磨眼,磨子溝就是由此得名。
11點多,一直陰著的天開始下起雨來。老羅他們已經(jīng)爬上了一個陡坡不見了蹤影,我和小尹沒帶避雨工具,很著急,腳步不自覺地快了起來。剛剛上了幾十米的陡坡,就看見老羅笑呵呵地來接我了。他說,一下雨,我看你比什么時候爬得都快,哪來的力氣。我說,要是后面有一只雪豹追著,我一定比現(xiàn)在還快。
11點20分到了黃杉大坪,雨越下越大,老羅他們拿出塑料布攤開,五個人都鉆到里面去,一邊聊天,一邊吃餅干。我的胃還是不舒服,不怎么敢吃餅干,也不敢再喝山泉水。大家又說又笑,我卻心思沉沉的。因為雨一直這樣下下去,上雪山采蟲草的計劃肯定泡湯了。雨時大時小,溝里溝外白茫茫一片,山巒樹木籠罩其中。我的心情也隨著雨的大小而忽明忽暗、忽高忽低不斷變化起伏著。約過了半個小時,我聽見了幾聲鳥叫,看看溝里騰起了云霧,我高興了,因為憑經(jīng)驗我知道,這些征兆預示著雨要停了。果然,雖然天未晴,雨卻漸漸停了。我們收拾行囊,繼續(xù)前行。小尹找來一棵樹枝給我做拐杖,羅前里用砍刀三下兩下幫我把它收拾好。有了它的幫助,走起路來省了不少氣力。
12點多到了兩叉河,是磨子溝南叉和北叉的交匯處。我們要去的是南叉,磨子溝冰川在那里,也是磨子溝河的干流。北叉叫石龍溝,老羅說離這里幾公里的地方,有幾塊前后相接的大石頭,其形狀特別像龍。石龍溝因此而得名。我們在兩叉河過河朝南走。河水湍急,我們從河中間的大石頭上跳躍而過。我手腳無力,不聽使喚,根本沒有跳躍能力,是在老羅的攙扶下勉強邁過去的。小尹后來說,這時他已看出我體力實在支撐不住了。豈不知,我體力早已不支,早已經(jīng)是靠毅力支撐前行了。
過了河開始爬山。12點半,爬上幾十米陡坡,在一塊橫著幾根大樹干的平地上碰到了蔡陽村村民嚴沖。嚴沖坐在一根大木頭上,不言不語地抽自己的煙,眼睛漫無目的地朝斜下方的灌木叢中看著,見我們過來,友好地笑笑,算是打了個招呼。他瘦高個,臉黑黑的,鼻子大大的,倒戴著一個旅游帽,從不正視別人,說話也不多。但說出來的話都很堅定,很有把握,給人很自信的樣子,一看就是農村那種在生產(chǎn)生活上出類拔萃的能手。他祖輩以打獵為生,到他這一代仍然是打獵高手。前幾年國家不允許捕殺野生動物,去年又收了槍,他只好放棄了此種營生。他從小練就的爬山本領,在蔡陽村周圍無人能比。老羅說他爬山的速度比他們還要快一倍。他還是當?shù)刈钣忻牟上x草高手,他在山上有自己獨到的“藥堂子”,別人找不到,這幾年每年光采蟲草就能掙四五萬元。他的老婆也是前些年在山上采蟲草時談的。他今天早晨六點多上山,現(xiàn)在已經(jīng)采了十幾根蟲草下山了,每根50元,他今天已穩(wěn)穩(wěn)地收入五六百元了。這個時節(jié)蟲草剛剛長出來,很難找到。我們后來遇到的兩對小夫妻在山上住了三天,每人才采到一兩根,看看大雪蓋住了草坡,只好下山了。
嚴沖拿出他采的蟲草給我們觀看、拍照,蟲草那黑褐色、肉乎乎的小頭,像是一個個小蝌蚪黑尾巴,十分可愛。長在草地上的蟲草,只有這個小頭偷偷地露在外面,與枯草、干枝和黑色的泥土顏色一樣,很難分辨。李猛不小心把一根蟲草弄斷了一截,四五雙眼睛盯著不足一平方尺的地上找了十多分鐘也未找到。老羅說,前些年妻子給他準備了八天的口糧,還煮了一大塊臘肉,讓他上雪山采蟲草。他眼睛不太好,到了第三天才采了三根。最后一根竟然是摸到的,現(xiàn)在回想起來自己都想笑。當時,他累了,采不到蟲草也心灰意冷,躺在草地上看著藍天休息,手卻不由自主地在周圍的草叢中盲目地摸索著,突然一個小小的肉乎乎的東西蕩在了他的指間,他馬上把手停下了來,細細地感覺著,確證著,他不敢相信自己的感覺,也不敢用眼睛去打碎那可能的希望。旁邊一個人走過來,發(fā)現(xiàn)了老羅的異樣姿態(tài),便上下打量一番,當那個人順著老羅的指尖看去是,發(fā)現(xiàn)了一顆蟲草那黑黑、可愛的頭頭,心怦怦地跳個不停,但他也只能期望老羅的手快點移開,于是故意喊老羅起來一起去找蟲草。老羅看了那人一眼,從他那焦急不安的眼神中知道自己指間那肉乎乎的東西可能就是蟲草,于是老羅的手就堅定地停在那個地方不動了,一寸都不敢離開。老羅知道,只要他的手變換一下位置,那人就會迅速沖上去,大喊一聲,“老羅,我發(fā)現(xiàn)了一棵蟲草!”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著,那個人終于忍不住了,怯生生地說:“老羅,你的手指間好像是一棵蟲草耶!”老羅會意地笑笑說,“我早就感覺它是蟲草了!”老羅也是文學天才,講起這事來生動有趣,惟妙惟肖,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嚴沖說磨子溝冰川腳下已蓋上了二三尺厚的大雪,蟲草采不到,盤羊、野牛也看不到,天還會下雨,勸我們不如回去。李猛他們猶豫了,建議就地宿營。我的體力此時已消耗殆盡,但一想到停下來就意味著半途而廢,馬上堅定了繼續(xù)向前走的決心。老羅知道我的心意,堅定地支持我,于是我們便艱難地沿著磨子溝河繼續(xù)向溝里挺進。
雨又淅淅瀝瀝地下了起來,我一手舉著傘,一手拄著拐杖,艱難地向著心中的那個目標行走,行走,不顧一切地行走成了我行動的唯一目的,汗水和雨水交融在一起,浸透了我的頭發(fā),浸透了我的衣服,浸透我的心靈,濕濕的,涼涼的。我們先是在溝西坡的杜鵑林中穿行。杜鵑花東一簇、西一簇地開滿林間,白中染紅,紅中泛白,經(jīng)這輕柔、細密的小雨一滋潤,愈發(fā)顯得水靈鮮亮,英氣逼人。她們就像山里姑娘紅撲撲的笑臉,躲在密林深處偷偷地看著我,既像贊許、鼓勵我繼續(xù)前行,又像笑我疲憊無力、狼狽不堪的慘相。在杜鵑花中我發(fā)現(xiàn)了磨西臺地桃花林中那種愛吃花蕊的小鳥,見我到來,也不驚慌,從容自如地跳到離我稍遠的杜鵑花叢中,繼續(xù)專心致志地采它的花蕊。老羅說,這是當?shù)刈钚〉囊环N鳥,山里人都叫它蜂鳥,專吃各種花的花蕊。我跟老羅說,它們真是采花高手呀,竟然采到高山的杜鵑中來了。下午上到近4000米的高山上,我又見到了它。
在杜鵑林中穿行一公里后,我們就行走在冰川所形成的河谷中。老羅說,此地的海拔約在3000米左右。他們小時候冰川一直到兩叉河這地方,這幾十年氣候變暖,冰川已后退到幾公里遠的溝底。河谷亂石密布,碩大無比,一塊塊比房子還大的石頭隨處可見。每一塊石頭都保留著運動的姿態(tài),整條溝看上去就像奔騰咆哮的石流。真正的溪流就在大石塊間跳躍穿行,生動有力,活潑可愛,就像山里的孩子由溝里奔跑而出,能自由準確,恰當自在地找到自己每一個落腳點,急速而有序地奔自己的前程。滿溝的石頭大部分都呈灰白色,在它們的映襯下,清澈的溪水也成了灰白色。不時有幾塊紅色的石頭躍入眼簾,給我灰白的心情增添了亮麗的顏色,讓人興奮起來。有些靠近岸邊的大石頭上長滿了苔蘚,開滿了細碎的小花,多為紅色和白色,還有的身上長出了小杜鵑樹,煞是可愛。有的苔蘚在石頭上形成了奇妙的圖案,像是國畫大師的寫意畫,引人無限遐思。我拍了一些特寫,準備回去給人作繪畫素材。溝的西坡植被不錯,長滿了杉樹、杜鵑。溝的東坡明顯保留了冰川運動的痕跡,地質很脆弱,看來會經(jīng)常發(fā)生大面積的山體滑坡。整條溝就是一個活動著的地質公園,充分展示著大自然的變遷過程和巨大創(chuàng)造力、破壞力。我在大石塊上行走異常艱難。經(jīng)過四個小時的消耗,本已疲憊的身心,已是難穿魯縞之弩,行動的力度、準確性、協(xié)調性大大下降,每找到一個恰當?shù)穆淠_處都十分吃力。我每走幾十米就必須停下來,全身支在拐杖上大口大口地喘氣歇息,望著溝底耀眼的冰川和仿佛滾滾而下的石頭而發(fā)愁。我不知我的目標在哪里,難度到底有多大。問老羅他們,他們總不能給我一個清晰的圖景,而且事實總是大大出乎我的預料和想象,我也只能以舊有的知識來想象未來的一切。我每走一二百米就必須坐下來休息,有時索性躺在大石頭上一歇就是十多分鐘。那時真是不想起來呀!我躺在那里,看著身邊這一切非人性的純粹的自然,想到了汽車,想到了公路,想到了索道,想到安逸舒適的家園。我還想到了我的哲學信條:自由自然。我原來是把自由和自然作為兩個并列的價值作為人生最大的追求?,F(xiàn)在看來要適當?shù)馗淖円幌铝?,純粹的自然是非人性化的自然,那里是沒有人的自由的,人追求的價值目標不應該是這種自然。人追求的是自由的自然,是人性化的自然,是能夠滿足人的生存和超越需要的自然。
頭還在暈,肚子還在鬧,身體的酸痛已變成了酥軟麻木,四肢仿佛不是長在我的身上,一點也不聽使喚。一路上身體的痛苦無以復加,精神上的閑情逸致也蕩然無存了。小尹替我拿著相機,照片也很少照,腦子里空蕩蕩的,什么也懶得想,機械的行走成了唯一的目的。然而溪邊一塊溫潤活潑的石頭引起了我的興趣,我把它撿起來放在一塊大石頭上,囑咐老羅回來時想著幫我?guī)稀?/p>
在離溝底冰川還有兩三公里的地方,有幾根大木頭橫過溪流,算是過河橋,我們就在這里過河。木頭不穩(wěn),一下雨又濕又滑,看到下面湍急的溪流更是心生畏懼。老羅見我對自己的行動已不是很有把握,連忙伸出粗壯的大手,拉著我晃晃悠悠地過了河。李猛、小羅他們早已在前面無影無蹤了。老羅是有意放慢腳步來照顧我的。此時已是下午一點鐘了,我的體力、精力和毅力已經(jīng)煎熬了五個小時了。
后面的路是要爬垂直高度八九百米的大山,雨又下大了,我只好再次打傘前行。老羅說去年夏天,成都來拍專題片的那些人剛過兩叉河不遠就宿營了,你這樣大的干部,能徒步走到這已是很了不起了。他并不十分了解,我今天是克服了好幾種病痛前行的!
攔在前面的首先是一道亂石坡,有200多米高,100多米寬,約70度的角。這顯然也是冰川運動留下的遺跡,坡上亂石密布,從上面流下的溪流就在我們腳下的亂石間潺潺流過。這里根本沒有現(xiàn)成的路,我只能跟著老羅的腳步在亂石中穿行。雨越下越大,路也越來越滑,我不得不又打起了傘,小心翼翼地,異常吃力地向上,向著心中的高度奮力攀登著。手腳根本不聽使喚,只是機械地保持著前行的動作,我真擔心一不小心跌倒,滾到山下去。每爬一步都十分吃力,每走五六步就必須停下來把氣喘勻,再繼續(xù)前行。我經(jīng)受著平生未有的毅力和體力考驗。如果精神上有一絲一毫的懈怠,就肯定走不下去了。
上了亂石坡,是一片叢林,路也緩了下來。叢林中到處開滿了高山杜鵑,潔白秀雅,給我這疲憊煩悶的身心帶來了一絲愉悅。老羅說,從這里到山頂還有四五百米。我想,我每走幾步就吃掉幾米,勝利總會到來的。我們又沿著林中的小溪往上走了幾十米,小尹在幾棵高大濃密的杜鵑樹下發(fā)現(xiàn)了一個屋地大的草窩子,蹄印新鮮。老羅說是野豬窩,趕緊躲開,野豬聽到我們動靜剛走不遠,要是發(fā)現(xiàn)有人侵入它們的家,會沖回來拼命地攻擊人,那我們就慘了。心里正緊張著,忽然溝對岸傳來李猛的呼喊,著實嚇了一跳。原來他們已經(jīng)找到了宿營地,準備在那里安家過夜了。老羅說,李猛他們那邊有一個巖洞,早些年打獵人和采藥人經(jīng)常在那過夜,我們是不是就在那邊住下,明天再繼續(xù)爬山。我看看雨漸漸大了起來,根本沒有停的意思,我的身體也難以再支撐下去,而且李猛他倆已經(jīng)在那邊安營扎寨了,便答應了老羅的請求。我們聽見李猛他們似乎很近,想穿過溪流和叢林直接過去,卻發(fā)現(xiàn)中間隔著一條深深的峽谷,根本沒有路通過。老羅又呼喚李猛,問清了道路。我們沿著溪流和杜鵑林一直向上走,那里是峽谷的盡頭。我們就這樣又向上爬了幾十米,穿出叢林,眼前的圖景讓我的眼睛為之一亮:透過幾棵大松樹,是一個漂亮的瀑布,清冷的溪水從天而降,柔美而有力,像女人隨風飄動的長發(fā),溪水下來后形成了一個清澈見底的水潭,稍加盤旋逗留后便歡快跳躍著,在兩岸盛開的杜鵑的簇擁陪伴下,向峽谷延伸的遠方流去。溪流的對岸,瀑布的下面是一大坡冰雪,潔白無瑕,像用潔白的杜鵑花瓣攢成一樣。我跟小尹說,受了這么多苦,只要看到這幅圖景就不虛此行了。誰知更大的驚喜還在后頭呢!
下了陡坡,來到瀑布腳下,再小心翼翼地涉過小溪,是延伸到溪流里的冰雪之地。這地方似雪非雪,似冰非冰,比雪硬,比冰軟,老羅說他們叫“雪泡”。在這地方走路要異常小心,既容易掉進冰窟窿,又容易滑倒?jié)L下去。我一步一個腳印地踩著老羅的足跡走。過了一會,老羅我倆已爬上溪流的對岸,等了好長時間,還不見小尹的身影,我有點著急,唯恐發(fā)生不測,趕緊叫老羅去找。不一會,老羅領著小尹上來了。原來小尹落在我們后面,追我們心切,想走近路,果然一下子就掉到雪窟中,把腳崴了一下。所幸洞不深,只陷了半個身子,老羅用力把他拉了出來。
過了溝,沿著溝西岸的一個長形平臺是一大片開著白花的杜鵑林。樹有一人多高,大都開在險要之處,難以靠近,只能遠觀。此時,雨小了,絲絲如牛毛,又如織娘手中的透明絲線,細致認真地滋潤著杜鵑,編織著這超凡脫俗的美麗圖景。這杜鵑花有牡丹和芍藥那么大,卻不像她們那樣肥腴慵懶,而是清秀靈動,靜雅脫俗。如果說牡丹是衣食無憂的貴婦人,那杜鵑則是待字閨中,幽居閨樓的大家閨秀,或者干脆把她們想象成身居高山,超凡脫俗的仙子更為恰當??吹剿齻?,我想起了前幾年在蓮花峰看到的黃山白玉蘭那一幅潔白、燦爛、高雅的面容。白色的花開在簇擁在一起的墨綠色杜鵑葉子間,錯落有致,靈巧有序,仿佛是丹青高手畫出的一幅幅構圖的寫意畫。薄薄的霧起來了,一絲一縷地將她們籠罩起來,纏繞起來。就如仙女那皎潔的面容蓋上了一層透明的輕紗,在輕紗后面向你表露著燦爛可親的微笑;又如美人浴后走進白色帳中,那姣好的容貌和攝人魂魄的身姿迷離可現(xiàn);還如那一輪白白的圓月,被天邊飄來的一片淡淡薄薄的白云輕輕罩住一般,白云并沒有遮住她月兒的美麗,只是使她不再那么顯露無遺,而是增加了幾分神秘和朦朧。我雖已是身心疲憊無以復加,但看到這幅動人心魄的圖景,我仍不愿離開。走出一段距離,回過頭再看,這幅圖景又變了:遠遠看去,那潔白高雅的杜鵑隱約呈現(xiàn)在薄薄的云霧中,恰如晨曦或薄暮中耀眼的星星,一閃一閃地放射著誘人的光芒,又如用那星光般的話語,向你表露著圣潔靜雅的深情。
下午3點,我們又向東北方走了幾十米,爬上幾丈高的陡坡,便來到了的宿營地。李猛和小羅已在這里埋鍋造飯了,看著眼前炊煙升起,濕氣蒸騰,我又有一種回到家的感覺。這是一塊在一個小山谷中不到十平米的小平地,兩塊一丈多高的大石塊支撐出一個一人多高,上窄下寬,三角形的大山洞。山洞坐東朝西。山洞的背面一直透到山谷里,可以看到山谷一直向上蜿蜒延伸的樣子。洞的前面只有一米多的寬度,再往下就是我們剛剛爬過的那個幾丈高的陡坡,出了洞,不小心一步就會邁下去。洞的左面是和大石塊連在一起的山崖,右邊是一個緩坡,再過去就是密密的灌木叢。洞的下面還可以零星地看到冬日未化的冰雪。我猜想,這個洞,夏天一定有溪水從洞中潺潺流過。我們在洞口擋上了一塊大塑料布,這樣洞更像一個家樣了。我想先民們可沒有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條件,那時他們整天面對著這蒼茫久遠,亙古不變,默默無語的群山,心里在想什么呢?現(xiàn)在我們處身于他們生活過的環(huán)境中,真有一種想和他們對話的強烈愿望。獵人呢?獵人在這樣淫雨綿綿的晚上,在這與世隔絕的山洞中都想過什么呢?還有那些采藥人呢?老羅說,這個洞歷來就是打野牛、盤羊的獵人和采藥人住的地方。我此時是多么想念他們,多么想讓自己的精神和他們的精神聯(lián)結起來,融合起來呀!我覺得此時我的精神世界中保存著他們的精神記憶,綿延著他們的思緒。仿佛,他們千百年前早已彌散到這周圍崖谷、杉樹、杜鵑和冰川中的生活和精神,此時由于我的思念正慢慢地向我聚攏過來。
此時我的外衣和頭發(fā)已完全濕透。外面的雨下得又大了起來。我的精力和體力消耗殆盡,就連站起來欣賞周圍景色的力氣也沒有了。我一頭倒在洞口,躺在棕褡子上,靜靜地望著天空,突然發(fā)現(xiàn)洞頂峭壁上伸出來的杜鵑枝葉在灰蒙蒙、空蕩蕩的天空形成的剪影十分美麗,便躺在那里拍了幾張照片。老羅他們忙于收拾東西,準備晚飯,我想好好感受今天經(jīng)歷的一切,靜靜地坐在洞口,呆呆地凝望著遠處的雪山和近處的杜鵑花,卻連感受的能力也沒有了,腦子里空蕩蕩的。不一會,我們喝上了開水。4點多,飯也做好了。每人分了一塊煮好的臘肉,肉湯里煮了一大鍋面條,還放了青菜。飯吃得似乎不是很香,很多,原因在于我似乎累得缺乏吃飯的力氣,再加上胃還是不舒服,酸酸的,隱隱作痛。但吃飯的情趣和味道卻是別開生面,前所未有的,飯的豐盛程度也出乎我的想象,虧了老羅他們想得周到,連碗筷都一應俱全。老羅還拿了一塑料桶包谷燒酒,給我們這特殊的際遇增添了情趣,給這寒冷的夜增添了溫暖。
5點多,洞里跳躍的火光越來越明亮,這表明大山里的夜提前來臨了。雨下得大了起來,高山的冷風夾著冰冷的雨滴一陣陣向洞中襲來。天氣漸漸冷了,凍得我瑟瑟發(fā)抖。洞里的地陰濕濕的,上面布滿了大小不一的石塊,我們在上面鋪了一塊塑料布,墊了一塊棕褡子,蓋上了一條薄棉被,頭沖著北邊的洞壁,腳伸向南邊的篝火,睡下了。
雖然疲憊不堪,雖然老羅他們把最好的條件讓給我,但一開始還是睡不著。一是身下的石頭硌得難受,二是天氣冷得人發(fā)抖,三是伸不開腿,窩著難受,因為腳下就是火。洞里地方小,只能勉強躺下四個人。老羅和李猛沒睡覺,兩個人一邊喝酒,一邊圍著火塘熱乎乎地聊起了村里的事,我迷迷糊糊的,聽不真切。老羅還把他拿的兩條秋褲給我一條,套在外面,感覺比原先暖和多了。我每隔十來分鐘就要翻個身,調整一下姿勢,重新布置一下身下鋪的,身上蓋的,總想找到一個舒服的感覺,可沒過一會又變得不舒服了。就這樣,似睡非睡,翻來覆去,不斷地折騰著。有時實在難受,就坐起來,烤火聊天。
到了11點,李猛說土豆烤熟了,喊我起來吃,我也是實在躺不住了,就爬了起來。篝火旺,開水沸,雨滴滴,夜沉沉,精神也開始活躍起來。這時,我想到了屠格涅夫的《白凈草原》和蘇軾的《赤壁賦》,還想到了我前幾年在湖南八大公山原始森林夜宿小頂坪的難忘經(jīng)歷,想到了比人生,比社會,甚至比自然更久遠,更超越的東西。想到了被壓縮成一粒塵埃的渺小生命,被切割成瞬間存在的生命,如何與浩渺無邊的宇宙,與亙古綿延的宇宙相連接和相提并論呢?這種思索和上面那幾篇文章的主題是一致的。此時的情境也把小羅他們激發(fā)成一個個存在主義者了。小羅對我說,我們今天吃了這么多苦,爬到這個山洞里來,度過一個這樣的夜晚,真是難得呀!我和你們真是有緣呀!我是一個最下層的農民,你們回到北京,我去不了北京,你們也不會再來了,就是來也不會到這個山洞里來了。這可能是我們今生今世最后一次見面,真是難得呀,太難忘了。我提議唱歌吧,把歌聲,把只有在這大山的黑夜中才能發(fā)出的生命的歌聲、生命的呼喚唱出來吧,唱給那一直對我們默默無語、毫不在乎的永恒和廣漠。老羅本來就是一個激情浪漫的人,我這樣一說,他馬上來了勁,其余的人也都響應著。歌聲于是在這高高的山上,黑黑的夜里響起了,伴著跳動的火的光亮,傳得很遠很長。我相信,那一夜的歌聲一定激起了大山里有生命的、無生命的一切存在的注意。他們一定驚詫于這個山洞里這幾個生命的存在,一定會對我們的存在產(chǎn)生了一些好奇和敬畏。
凌晨一點多我們都唱累了,也困了。小尹主動要老羅睡覺,他來看火,火是不能滅的。我們燒的都是不發(fā)芽的杜鵑,被雨澆得很濕,洞中原有的一些干柴已燒得差不多了,火如果滅了,再生很難,這樣漫漫的寒夜是更難熬的?!半u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碧圃姷倪@個意境一直在我的腦海里徘徊,雖然風物殊異,味道卻有幾分相似。
雨還在下,我在為明天前程的擔心中迷迷糊糊地進入了夢鄉(xiāng)。
小尹看火不在行,但很努力,幾次醒來都見他在努力地用口袋煽火。有時實在不行了,就把李猛叫醒,幫他“救火”。他后來說,此行最大的成就就是“救火”,他是好幾次把火從快熄滅的邊緣救著的。
4點半老羅起來和他換了班。
清晨6點醒來。聽聽外面,雨似乎停了,隱隱約約,遠處還傳來鳥叫聲,我的心激動地一跳,天晴了!果然沒過半個小時,洞口對面的山峰雖然還包圍在云霧中,但我突然發(fā)現(xiàn)有幾縷陽光射了進來,陽光是金黃色的,這幾縷金色的陽光如在凄冷的山谷中投進了一些溫暖的火種,把整個群山擾動了,對面山峰那一團團被寒夜凍得凝滯的云霧,開始活躍起來,蒸騰起來。日照金山!我驀地想到了人們經(jīng)常說的,游客平時難以碰上的雪域奇觀。據(jù)說只有在晴天日出或日落,太陽和大地呈十五度角時才會出現(xiàn)這種景色。中央電視臺專門在海螺溝等了一周,也未能拍到這個景色。想到這里,我立即拿著相機沖出了山洞,來到一塊平坦的高地上,朝磨子溝冰川看去,眼前的景色讓我驚異萬分:云霧打開了,太陽出來了,我看不到她的面容,卻看到了她的光芒,看到了她的光芒照射下的圣潔的冰川!金黃色的磨子溝冰川清晰亮麗、真真切切地呈現(xiàn)在我的面前!我太激動了,太幸運了,大山太公正了,她給了極度辛勞的我一個最好的回報。然而太陽、大山和云霧太吝嗇了,幾分鐘后,就像商量好了似的,金色的雪山便隱沒到厚厚的云霧中了。又過了一會兒,待云霧再次打開時,日照金山已變成“日照銀山”了。老羅說,他們經(jīng)常上山,這種景色也是偶爾才能碰上,你到這里能看到這種景色,真是太難得了!太幸運了!
7點半,吃完飯,我們又出發(fā)了,目的是再爬上六七百米,到老百姓采蟲草的接近4500米的高山上去。橫在眼前的首先是一個四五百米高,六七十坡度的山峰。山峰的下面是近百米高,幾十米寬的大“雪泡”,上面是一片枯草和剛發(fā)芽的嫩草覆蓋著亂石的陡坡,有三四百米高。雖然經(jīng)過了一夜的休息,但體力并未恢復,從3500米向4200多米的高處爬山,每走一步都十分吃力。我?guī)缀跏敲孔呷迕拙鸵R煌?,每走十幾米就要坐下來休息一下。老羅一直在我周圍,細心照料著我,遇到艱險處還伸手拉我一下,坐下休息時,總是把棕褡子從背上解下來叫我坐。李猛和小羅走得比野牛還快,不一會就遠遠地把我們甩在后面了。這里離雪線幾百米,已是長蟲草的地方,他倆不時地到南邊的懸崖下搜尋。我也按老羅的描繪注意眼前的跡象,除了黑黑的泥土、黃黃的枯草、團團的白雪,什么也沒看到。
天晴了,對面山峰上升起了一絲絲、一片片、一團團漂亮的云霧,風吹云動,形態(tài)萬千,氣象萬千,不斷地給我疲憊的心靈注入欣喜和激動。每每累得實在走不動了,回過頭,或者干脆坐下來欣賞一下這美麗的風光,便喚起一些新的動力。越往上走,磨子溝冰川也越來越清晰了。磨子溝冰川不比別的冰川,純潔干凈,像雪一樣。冰川中間露出一塊空曠的褐色山崖,像一個踽踽獨行的老者,生動可愛。老羅說,當?shù)厝私小把┓馉敗薄?/p>
9點鐘突然聽見對面冰川方向傳來驚天動地的轟鳴聲,原來發(fā)生雪崩了。遠遠望去,一大塊冰川坍塌下來,向溝底沖去,勢不可擋,壯懷激烈。塌下的地方,映射出淡青色的光芒,森嚴可怖。旋即,冰川周圍蒸騰出團團雪霧,彌漫了整個峽谷,蔚為壯觀。
爬山途中,突然聽到山頂傳來李猛他們的吼叫聲,接著看見上面被他們踩下的一塊比臉盆還大的石頭飛滾而下,好在老羅我們都是在南邊走,石頭是從北邊滾下,呼嘯而過,虛驚一場。事后,大家議論想起來都十分后怕。
我們爬的這個陡坡南邊是陡峭的海拔5000多米的雪峰和陡崖,人站在下面,感覺高不可越,危不可攀,神氣逼人。北邊是大片大片還未開花的杜鵑林。這寬幾十米淺淺的山谷,原來也一定是被冰川覆蓋。老羅說,這里其實是一個大花果山。一到夏天,中間是一片大草坪,百草豐茂,深不見人,兩邊萬木披綠,千芳競秀。到了秋天,各種各樣的野果子掛滿枝頭,五顏六色,看都看不夠,別說吃了!這里有很多草藥,特別是貝母很多,貝母雞喜歡吃貝母,每年夏天都有成群的貝母雞棲息在這里。貝母雞長得花白色,比家雞還大,三五成群,咯咯亂叫,十分可愛。當?shù)厝苏f,吃貝母雞的肉比吃貝母更能治病。說話間,忽然聽到,南面山崖上傳來“嘰咯咯……嘰咯咯……”的叫聲,清脆明亮,婉轉悠揚。老羅說,這就是貝母雞,就在高處的崖頭上,順著他的大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隱約看到了矮樹下一直緩慢跳躍的貝母雞的剪影,的確比家雞修長碩大。
眼看離山頂還有100多米了,小尹已實在走不動了,我叫他原地休息,我和老羅繼續(xù)前行。最后的50米特別陡,感覺幾近垂直,而且覆蓋著沒膝的厚雪,我咬咬牙,憑著一種不登峰頂絕不罷休的信念,手腳并用,拼命地往上爬。我清醒地意識到,如果我像小尹一樣放棄,不登上峰頂,那就會悔憾終生,肯定比當年王荊公游華陽洞還要后悔。嘩啦啦,就在旁邊幾米遠的杜鵑樹下飛起了一只漂亮的貝母雞,讓我又驚又喜。
腿軟綿綿的,腳下踩的也是軟綿綿的,心跳加快,呼吸急促,頭腦又暈又脹,只有我的意志是清晰堅定的。
在老羅的扶持接引下,我終于爬上了海拔4200多米的峰頂牛場梁子。天又陰了起來,霧氣彌漫了四周的景色,只有周圍的杜鵑林,林下的白雪和老羅、李猛、小羅我們幾個人是清晰的。更清晰的是我的心靈和精神,我清晰真切地感受到我躍上了我的心靈高度,我的精神世界的最高峰。我靜靜地坐在杜鵑樹下的雪地上體驗到此時的感覺,雪從來沒有這樣白,杜鵑的葉子也從來沒有這樣的綠,葉子中間的花蕾也比開放的花朵還可愛,淡黃的底色中點染著紅褐色,世界上再也沒有什么東西比他們更象征著潛能和希望了。老羅說,再過半個月,這里就是杜鵑的花海,比下面的杜鵑花要漂亮百倍。我對老羅的話深信不疑,因為我已從這一個個碩大的花蕾中凝視出了這一切。
李猛全身躺在一棵伸向懸崖上空的杜鵑上,閑適自得地看著我微笑,好像已經(jīng)理解我此時的內心感受。小羅不停地用黃色的衣袖擦著紅通通的臉上的汗水,用明亮純樸的眼神看著我,與我無聲地交流著。他是一個農民式的存在主義者。我想到昨天夜里與他的對話,猜想他此時此刻一定又在思考什么質樸而深刻的哲學問題。老羅則在杜鵑樹下一尺多厚的雪地里,東走走,西看看,嘴里還不停地贊嘆著我的爬山毅力。其實在純真的自然面前,我和這幾個農民對生命的感悟,對事情的理解,是如此相近。我感覺我們是那么地平等親近,大家與那個最偉大的真理之間的距離是相等的,知識、學歷、財富、權位此時此刻真的一文不值了。
記住這一刻吧:這地方叫牛場梁子,海拔4200米,上來時是10點,下去時是10:20。為了這一刻,我真的花了20多個小時,在雨中走了20多公里,爬高了2500多米。4200米,這是我有生以來完全靠自己的體力從海拔1700多米爬上的最高的地方。我把自己的人生氣度、人生勇氣、人生底氣一下子提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這是一個心靈的高度,這是一個精神的高度,這是一個生命的高度。坐在厚厚的雪地上,看著周圍那一樹樹超凡脫俗、生機待發(fā)的杜鵑,想象著開放的情景,端詳凝視著頭頂觸手可及的天空,靜靜地過濾著我所經(jīng)歷的自然、人生和社會中的諸多事情,人生如初,一切仿佛回到了絕對的純凈和本真,無限的未來正在那里萌動生長。
此時天又下起雨來。老羅說,到老百姓聚集采蟲草的地方還要爬被雪覆蓋的200多米的山,而且那地方已完全被大雪覆蓋了,根本不可能看到蟲草,不主張再往上爬。我覺得他說得有道理。更為重要的是我認為我已登上了我心靈中的高度,我已找到了我要找的感覺。我決定下山,戀戀不舍朝我們原計劃要去的那個最終的目標方向拍了照片,那是一條杜鵑林下的雪野小徑。
下山的時候李猛又給我做了一個更好使的杜鵑拐杖。有了它的幫助,速度就快多了。
12點多下到山底,過磨子溝冰川河時李猛和小羅把一根木頭抬起來,給我當橋欄桿,老羅則護送我過河。過了河我們就在幾塊大石塊上休息,吃了點東西。我趕緊拿相機補拍了來時沒拍的風景。李猛和小羅說還要到另一個采蟲草的地方看看。他們總為沒采到一根蟲草而遺憾。豈不知,我此行爬山之意不在蟲草,而在雪山云霧之間也!
過了兩叉河,又走了一段,李猛他們追了上來,后面還跟著兩對從山上采蟲草下來的小兩口。他們說,山上下大雪,什么也看不到,三天只采了一二根蟲草。他們走起路來,一路小跑,像兔子一樣,一眨眼就沒影了。快到石板場時雨又下得大了,我打起傘。下一個大坡時跌了一跤,險些從坡上滑下去,把手心擦破了。
4點整來到石板場。小潘在那剛好容下越野車的山坡上居然把車掉過頭等我,秘書小武把我的保溫杯里放滿了開水,打開蓋子,還熱氣騰騰的,用力喝一口,頓時從心底涌起一股暖流。那一刻我感覺他們是世界上最可愛、最親近的人!小潘說,這是他當司機二十多年最艱險的一次掉頭,稍有閃失就會滾到冰川河里,世界上最難的事在就是“磨子溝掉頭”!上了車,我又回到文明的世界,回到了人化的自然之中了。小武要把我的杜鵑拐杖扔掉,被我制止,我要把這一段高山的杜鵑一直帶在身邊,有她,那隱沒在遠方和時光中的故事可時時被勾引出來。
小武上車趕緊給海螺溝管理局打電話報平安。他說,昨天山下下了一整天暴雨,大家很擔心發(fā)生泥石流,每隔二十分鐘就給我們打一個電話,卻怎么也打不通。
5點多把老羅他們送回家后,我到海管局食堂吃了一碗熱姜湯面,給又肖鋒局長打了個電話。他不放心,昨天本來想找?guī)灼ヱR,親自要陪我上山的,被我婉言拒絕了。
6點多,回到明珠花園。此時,又軟又暖的大床成了我生命的第一需要,倒頭攤在上面,一覺就到了第二天九點多。睜開眼睛,困意猶在,又閉上了,似睡非睡,我把這兩天的情景像放電影一樣,順著放一遍,倒著再放一遍,反反復復,細細品味,輕輕過濾,一次比一次美好,也一次比一次模糊,或許真的又睡著了,詩化地夢游著昨天的故事。
責任編輯劉永濤